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广外南里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杨志红、刘淑清
每天晚上7点到8点,杨志红已穿上 “绿猫”志愿者背心,套上一次性手套, “蹲守”在垃圾桶旁,开始了当天的工作,和她一起值班的还有她的 “好姐妹”刘淑清。 “过期的药品不是其他垃圾,麻烦您扔进橙色的有害垃圾桶里面,谢谢配合!”她们就像安检员一样, “扫描”着居民手里一包一包的垃圾,确认垃圾分类正确后才允许投放进桶。
今年5月,东城区广外南里社区在党员微信群中发布了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的通知。 “当时我们就是想做点事情,没多想别的。”作为垃圾分类指导员,她们主要负责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常识、监督居民垃圾分类情况、指导居民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等内容,必要的时候还要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
一副手套、一把长杆儿夹子,就是杨志红和刘淑清的全部工作 “设备”。她们走到垃圾桶旁,掀开桶盖儿,逐个解开桶里的垃圾袋,仔细翻找投放错误的垃圾, “今儿还行,就一个垃圾袋扔错了,其他的都挺好。”刘淑清边说边把找出的垃圾投入正确的垃圾桶。“怕脏怕味儿可干不了这活儿。”夏天来了,随着温度的升高,垃圾很容易产生异味。为此,她们每天都随身携带已经稀释好的药水,每到一个垃圾桶旁边,就用喷壶喷几下,把异味中和掉。
“垃圾分类这事,其实没那么难。”刘淑清说,北京的垃圾实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四分法”,小区的垃圾桶也根据这四类垃圾分成4个颜色,可回收物是蓝色桶,厨余垃圾是绿色桶,其他垃圾是灰色桶,有害垃圾是红色桶。 “哪怕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眼睛看不清桶上的字,通过颜色,也能辨别出是哪一类垃圾。”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垃圾分类指导员这项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厨房产生的垃圾是厨余垃圾,但仅包括剩饭剩菜、菜叶菜帮等,包菜的保鲜膜、外卖的包装盒、吃剩的大骨头就不属于厨余垃圾,应该挑出来投放到 “其他垃圾”的桶内。但很多居民图省事,一股脑扔进了厨余垃圾的桶内,还得杨志红她们从垃圾桶分拣出来,再进行二次分类。正说着,一位姑娘拎着垃圾袋出了门,随手一扔,转身离开。 “这位姑娘您稍等。”杨志红叫住对方,笑脸相迎, “我对您有印象,您平常垃圾分得都特别好,今天估摸着急上班吧,这垃圾有点儿分乱了。”杨志红说着,打开姑娘扔的垃圾袋,掏出里面的快餐盒、一次性筷子,重新分拣, “这快餐盒不能跟厨余垃圾放一块儿,您得单扔到其他垃圾里。”年轻姑娘脸儿有点儿红, “真不好意思,我一时图省事儿,下次一定注意!”可分类指导过程中,有态度好的,也有脾气冲的。有位住户垃圾没分类,杨志红叫住他,刚想叮嘱几句,对方就吼起来,吼完扭头就走。杨志红没再言语,而是一点儿一点儿把垃圾重新分好。
在杨志红和刘淑清看来,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不是街坊邻居之间 “串个门、聊两句”就能解决的。小区里的年轻人忙着工作,早出晚归,不容易碰到面;小区里上了岁数的人倒是愿意听她们 “唠两句”,也口口声声地保证 “从我做起”,但是执行力又比较弱一些。 “事实上,很多人对哪类垃圾扔进哪个桶里都门儿清”,即使有不清楚的地方,她们这些垃圾分类指导员反复说一个月,居民们也能熟记于心了。能真正践行垃圾分类的关键,就在于居民们能不能形成习惯,并且长久地坚持下来。杨志红和刘淑清说,当垃圾分类成为一种常态时,有没有她们这些垃圾分类指导员都一样能做到位,这才是她们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