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丽娟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纵观几年来的高考政治试题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出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借助知识又超越知识。面对高考题如何搞好高考复习,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增强备考的有效性,不少老师感到迷雾重重,无从下手,其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我们把握好高考复习的节奏和阶段性特点,就会云开雾散,豁然开朗。
一、明确高考改革的精神和方向。
“一点四面”和“一体四层四翼”是高考改革和评价的主要精神和总体方向,也是我们备考的重点和中心。201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明确提出“一点四面”的这个主题,并在2016年、2017年、2018、2019年得到贯彻落实。2020年高考备考除了强化“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能力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外,还要加强依法治国、一带一路等时政热点的研究。围绕着“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构建典型的生活情景,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水平。
二、统筹规划,把握阶段复习特点。
高考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作为高三的学生要固本强基,活化知识,把握在不同时期的复习特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一轮复习的侧重点在于夯实基础知识,一是要突出一个“实”字.要求立足学科基础,注重学科能力,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加强知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二是要突出一个“准”字.要求作答时要对题目和设问认真分析,反复琢磨抓住中心和要求,教会学生准确结合材料并透彻地说明道理.三是要落实一个“全”字.教会学生答题时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使答案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要防只见一个个孤立的观点,不见观点与材料、观点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四是要体现一个“活”字.教会学生知识运用不生搬硬套,联系实际不生拉硬扯,能正确地进行知识迁移并用恰当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释各种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2、二轮复习的侧重点在于提高,二轮是整个高考备考链条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也是学生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阶段,是形成政治学科思维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体现新课标思想,抓住主干,突出重点,达到以能力带基础。二轮复习要做好小专题复习,打破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每一单元的知识体系,从新构建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广度和深度,总的原则要做到以知识带热点,以能力带基础,以专题串系统,以综合突重点,以训练促规范,以规范提分数。
3、三轮复习是最后一个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回顾,从而实现系统知识再强化,同时要进一步总结体系,总结规律,提升做题方法技巧,提升应试水平,达到提质增效的理想的效果。
三、“抓本质,理关系”,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认知。
构建知识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知识整体性、全貌性的、结构性的认识,便于我们快速记忆所学知识。
1.基于单元构建知识体系。在抓住单元标题的基础上,找出本单元的关键词或主干知识然后每个关键词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将单元知识进一步熟练、系统、例如:《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围绕的关键词是:传播(其前提是文化多样性)、继承、发展、创新,第三课第一框讲文化多样性(围绕着多样性的表现即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以及怎样尊重。第二框讲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围绕着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来讲)第四课立足传统文化来讲,从“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怎么对待传统文化”三个角度来分析。第五课主题是文化创新:为什么要创新、怎样创新?
2.基于主线构建模块体系。基于主线构建模块体系,这种体系既要有横向宽度,也要有纵向深度,比如:《政治生活》关于政府的学习就可以围绕着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和第四单元“主权国家和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进行知识上的串联。
3.基于考点的内在联系构建体系。每一个知识点特别是重要考点不仅要放在单元内掌握,更要放在整个模块知识的相互联系中来把握。比如:對《文化生活》民族精神的理解结合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第二单元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第三单元中华文化的力量、第四单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延伸对知识广度上的推展。通过构建这种体系,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分析问题,从而形成综合的思维方式。
四、用好高考真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高考真题的含金量其它任何模拟题都高,它们思路正、不偏不怪、入门易、得高分不易、区分度好,代表了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的方向。可以说,高考真题是复习必不可少的复习利器。只要能有效地利用高考真题,就能使复习思路清晰,让复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1.分考点进行分析,了解高频考点
在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就要研究真题,并从题中提取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分考点进行真题训练,每一个考点对应多道真题,把出现次数较多的考点标示出来,这样就能把握高考命题的重点,对高频考点做到心中有数,把每一道高考真题吃透,实际上便是对考纲中的相关内容过了一遍,同时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高考如何考?和怎样考?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使我们能够及时地查漏补缺,达到即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2.建立错体集,理解易错考点
每一次考练结束后我们总会有一大堆的遗憾,许多题目讲过了甚至考过了,最终还是错了。究其原因,除了因为学习基础欠缺,还有就是我们对错题的价值认识不够,对真题中出现的错误往往只是简单的纠正,没有深入分析原因,更没有错题记录,为错误的再次出现提供了可能。研究连续几年的真题,我们会发现:真题中典型的易错易混点具有延续性,比如,在高考选择题中曾经出现过的干扰选项,在后几年的高考题中也会出现类似的干扰选项。所以对高考题的分析应该带着理性研究的思维去答题,不但要关注高频考点,还要关注试题设计的干扰因素,重视自己在答题中出现的错误,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在错题中淘金,从而避免再犯。
在新的选考制度下,如何把握未来考试的发展方向,优化课堂教学,调整复习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