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物哀之美

2020-07-10 15:00李飞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伊豆舞女雪国

李飞

摘要:川端康成,日本文学的“泰山北斗”,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受日本古典文学、禅宗思想以及日本美学的精粹—物哀之美的深刻影响,川端康成的《雪国》、《伊豆的舞女》、《古都》、《山音》等作品优美、风雅、侘寂、幽玄而虚幻,对唯美主义倾向和“日本的美”有执着追求。

关键词:物哀;侘寂;风雅;美;悲;自然;女性;死亡

中图分类号:I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3-0034-03

川端康成的文字似林中雾霭,优美、风雅、侘寂、幽玄而虚幻。是伊豆舞女情窦初开一低头的娇羞,是凌晨四点醒来海棠花的未眠;是徘徊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晨昏梦,是雪国清冽夜空中的摇曳星河;是岛国艺伎锦衣华服端坐,柔荑般的玉指轻拨三味线,弹挑间诉不尽的淡淡哀愁。

1968年,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是因为表现了日本文学传统吧。”面对采访镜头,他笑得自豪又谦逊。川端康成受日本古典文学和禅宗思想影响很重,其审美理念植根于日本文学的传统:‘物哀。

1 日本文学的物哀传统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本居宣长读《源氏物语》时心有所感阐发的文学理念。‘物是人事感知的对象,‘哀是认识感知的主体,感情的主体。二者互相吻合一致时产生和谐的美感,这美感优美、沉寂而温婉。物哀是日本人对时间万物的感叹、感动。日出日落,潮涨潮落,乃至一片樱花的凋谢,都是日本人感叹的对象。川端康成认为:“美是邂逅所得,是相遇。即使一朵花也可以成为美的启迪。”①人有人言,花有花语。凌晨四点,川端康成与一朵未眠海棠花相遇,从而心生美的感悟,正是‘物哀理念的典范。川端康成的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大多数人心目中日本物哀之美的巅峰。

2 川端康成的美与悲

‘物哀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触景生情,心随物动,而哀情是人心中最为深切的触动。川端康成说:“在日语里,‘悲哀一词是与‘美相通的”。在他看来,美与悲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川端康成幼失怙恃,体弱多病,历尽人世沧桑和炎凉世态。他养成了一种孤独沉默的性格,对于世事采取漠然悲观的态度,失落感构成了他的文学底色。然而川端康成的‘悲不是撕心裂肺伤心欲绝,而是欲说还休,营造出一种氛围、情绪,是一种山中冷雾般的忧伤。在你没有细细品味过来的时候,它淡淡地散去了。《伊豆的舞女》结尾,少年与舞女分别,乘船踏上返回东京的旅途:“海上什么时候暗下来我也不知道,网代和热海的灯光已经亮起来。……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了。船舱的灯光熄灭了。船上载运的生鱼和潮水的气味越来越浓。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暖着我,我听任泪水向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②没有肝肠寸断痛彻心扉,懵懂之间,少年回味自己失去的爱情,听任泪水缓缓流淌,这感觉美好而空虚。“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少男少女,朦胧情事,由于现实原因,相爱却不能相守,转身既天涯。他们之间的情愫如一缕香,飘散在伊豆乡间,清澈又纯净,甜蜜却苦涩。

再如《雪国》开头岛村坐在开往雪国的列车上,暗中仔细观察一位长相美丽清纯的少女,然而这少女因长期独自照顾病人看起来贫苦辛劳,鲜少笑容。“黄昏的景色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在晃动。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灯火就这样从她的脸上闪过,但并没有把她的脸照亮。这是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③川端康成营造出一个超尘脱凡、光影斑驳、如梦似幻的意境,让人产生虚无迷醉之感。暮景随着火车行驶而流转,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光阴流逝,从而产生唏嘘感叹。看似暖色调的画面,夢幻美丽却透着淡淡的绝望情绪。这是一种残酷虚幻的美丽,远方投来的光照不亮少女艰难黑暗的人生。

《雪国》的结尾,“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倾泻下来。”④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主人公面对着骚乱的人群以及已经发生的悲剧怆然若失,心里仿佛有什么地方缺了一块。抬头望着雪国的夜空,银河是那样美丽璀璨,流淌的钻石一般,人间又是这样世事无常,造化弄人。我们不由跟着作者一起心生感慨,这种感觉复杂深邃,难以言说,只好合上书本,站在原地,念念不忘,默默回想。

3 川端康成的美与自然

川端康成清丽婉约的文字给人带来纯净脱俗的审美享受。“山头上罩满了月色,这是原野尽头惟一的景色,月色虽已淡淡消去,但余韵无穷,不禁使人产生冬夜寥峭的感觉。”“月儿皎洁得如同一把放在晶莹的冰块上的刀。”⑤这与我国南宋时期词坛巨擘姜夔《踏莎行》的那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中的清冷意境暗合。无华美藻饰,以景结情,利用艺术的通感将幽隐难鸣的复杂情绪逐步渗透出来,侧面着笔,虚处传神。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感叹:“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觉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①此番话真正道出了人与自然与美的关系的真谛。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人力有限,自然之美无限。以有限之人力体悟无限之至美, 靠的是可贵的机缘。人与美好事物有缘相遇,心随物动,情缘物发。自然是美的,不过有些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万物有灵,人与美丽事物产生交感,生出美的感受,这也是物哀之美的精髓。

4 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之美

川端康成的女性描写方面在文学界独领风骚。他认为自己能细腻准确地刻画出生动丰满的女性形象全因自己生性懒惰:“男性从事某种职业,需要对于职业一直调查,描写起来麻烦,也不够纯粹。”或许这是大师出于谦逊而自嘲,但毋庸置疑的是,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或清纯洁净,或优美温婉,或灵动可爱,总之无不有血有肉,可谓重彩纷呈。

《伊豆的舞女》中对于薰子的容貌描写:“那舞女看去大约十七岁。她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发髻,那发式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这使她严肃的鹅蛋脸上显得非常小,可是又美又调和。她就像头发画得特别丰盛的历史小说上姑娘的画像。”⑥

“这就是那舞女。我眺望着她雪白的身子,它像一棵小桐树似的,伸长了双腿,我感到有一股清泉洗净了身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嗤嗤笑出声来。她还是个孩子呢。是那么幼稚的孩子,当她发觉了我们,一阵高兴,就赤身裸体地跑到日光下来了,踮起脚尖,伸长了身子。……这双黑眼珠的大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辉,是舞女身上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有说不出来的漂亮。其次,她笑得像花一样,笑得像花一样这句话用来形容她是逼真的。”⑦一个豆蔻年华的婷婷少女,天真无邪,情致毕现。多么灵动美好的少女,她是花,是春日清泉,是这世间最美丽的生灵。薰子的美是年轻而生动的,不掺杂太多的苦难与悲哀,她美,美的自然而纯粹。

此外,《雪国》中对于艺伎驹子有这样一段容貌的细致刻画:“玲珑而悬直的鼻梁虽显单薄些,在下方搭配着的小巧的闭上的柔唇却宛如美极了的水蛭环节,光滑而伸缩自如,在默默无言的时候也有一种动的感觉。如果嘴唇起了皱纹,或者色泽不好,就会显得不洁净。她的嘴唇却不是这样,而是滋润光泽的。两只眼睛,眼梢不翘起也不垂下,简直像有意描直了似的,虽有些逗人发笑,却恰到好处地镶嵌在两道微微下弯的短而密的眉毛下。颧骨稍耸的圆脸, 轮廓一般,但肤色恰似在白陶瓷上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脖颈底下的肌肉尚未丰满。她虽算不上是个美人,但她比谁都要显得洁净。”⑧川端康成的描写仿佛一副绝美工笔美人图,对于驹子的五官、轮廓、皮肤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这是一个温婉清纯的女子,俨然一个日本瓷娃娃。尽管聊得投缘,岛村与驹子初次相见讶于她的洁净于是不敢亵渎,还请驹子另请艺伎供自己玩乐。然而命运弄人,第二次岛村来到雪国,驹子已经成为一名艺伎。驹子的身体依旧洗得很很洁净,可是她不再是那个纯洁无瑕的小姑娘了。

“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⑨川端康成没有像他勉励自己那样努力活下去,1972年4月16日,他口含煤气管自杀而死。许是受到得意弟子三岛由纪夫自杀这一噩耗的刺激,许是川端康成深刻意识到“花无百日红,红到深处便成灰”,自己早晚江郎才尽的道理,关于这位日本一代文豪的自杀动机,众说纷纭。然而川端康成早在1962年说过:“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笔者更愿意相信,他是为了追求某种永恒,追求生命的无限从而采取这种在世人眼里看来略显极端的方式。川端康成笔下不乏死亡与凋零,他一向擅长细腻冷静地注视着美好事物的消逝,然后把事物消亡的过程用文字一点一点展现在读者面前,带给读者震撼而崇高的审美感受,从而引发读者深思生命的意义。最后的时刻,想必川端康成也如此这般细致地感受自己生命逐渐消亡的过程,找寻着自己内心深处对于生命的理解与感悟。某种意义上来说,川端康成将自己的生命真真正正掌握在了自己手里,生而无畏,死又何惧。美到尽头是物哀,川端康成一生追求日本文学中的至美境界,就连离开人间,也仿佛阐释着物哀之美的极致。对川端康成来说,或许这就是他心中的善终。

5 結语

通过对于《雪国》、《伊豆的舞女》、《花未眠》选取片段中景物描写、自然描写、女性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品味出川端康成的物哀之美是如何具体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的。川端康成的作品不是胜在小说情节构思有多精巧,真正引人注目的是他营造出来的优美风雅意境,以及烟雾般若有似无的情绪。物哀之美贯穿于川端康成的所有作品中。作者触景生情,情随物涌。情绪潮水般来去,在心头留下潮湿的淡淡哀愁,在笔下形成文字,牵动读者的心灵。此外,川端康成在继承日本文学传统的同时,还大力弘扬日本文化。二战后,日本文学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与川端康成致力于日本文化传播,大力推广日本文学、日式传统审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注释

①川端康成.花未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

②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叶渭渠,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28.

③川端康成.雪国[M].叶渭渠,唐月梅,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6-7.

④川端康成.雪国[M].叶渭渠,唐月梅,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16.

⑤川端康成.雪国[M].叶渭渠,唐月梅,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50.

⑥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叶渭渠,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4.

⑦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叶渭渠,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12.

⑧川端康成.雪国[M].叶渭渠,唐月梅,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20-21.

⑨川端康成.花未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编辑:王锦)

猜你喜欢
伊豆舞女雪国
我的伊豆
冬牧
雪国的炊事班
也谈﹃舞女大班﹄
《伊豆的舞女》与川端康成的“恋母情结”
我的伊豆
“腐文大佬”竟是纯情女生:孟浪淘金致青春
繁华如梦总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