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贤梅
摘 要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作业规模以及质量要求在不断提升,施工环节的必要性辅助工作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在此情况之下,本文聚焦于水利工程的河道底泥清理问题,分析了开展河道底泥清理工作的必要性,并且对水利工程中河道底泥的清理技术以及处置途径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 水利工程;河道底泥;处理技术
前言
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多,让河道治理工作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这一环节河底淤泥处理十分关键。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必须对河道底泥进行科学处理。所以,在作业环节加强对河道底泥清理技术和处置途径的研究十分必要,是提升水利工程作业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
1河道底泥处理的必要性
河道底泥的含水量大且组成成分十分复杂,在大量淤积的情况下将严重威胁河道安全和周边环境。而且,在许多临近工业区的河道底泥中都包含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十分容易造成水体或土壤污染。河道底泥的淤积与污水排放作业不利相关,污水中的污泥在河道汇总大量沉积,对河水的正常流动造成了严重干扰,若长此以往不仅容易造成河水污染,影响周边环境,更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2河道底泥的处理技术和处置方法
2.1 处理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河道底泥处理工作十分重要,在实践工作中逐渐衍生出了多种处理技术。现笔者对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进行简要论述。
(1)污泥浓缩。在河道底泥处理技术中,污泥浓缩是较为传统的一种方法,在作业时主要以离心浓缩、重力浓缩和气浮浓缩三种形式开展[1]。该种方法的污泥处理成效十分鲜明,缩减后的污泥体积缩减率最高可达70%。在污泥处理环节,好氧和厌氧处理都是十分常见的方式。在水利工程的河道底泥处理过程中,厌氧中温消化处理方式应用广泛,在作业时产生的沼气可以被击中收集后再利用。借助于此方法,污泥中的有機质含量将会大大下降可以让污泥达到初步稳定化。不过,在作业时需要关注的是,污泥经过稳定化处理不代表污染环境的能力被消除,所以为了彻底实现有效处理,还应做好后续跟进工作。比如,建立污泥干化场,为降低污泥含水量奠定基础。
(2)抛泥法。顾名思义,抛泥法就是将河道底泥抛送至指定区域堆积,备选地区大多为海洋或陆地上的特定区域。这种方法对于清理河道底泥而言十分有效,可以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极大便利。抛泥法虽然具备操作简单、作业成本地的优点,但是这种方法极容易为污泥堆积位置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3)吹填法。河道底泥并非全无用处,它可以成为一种填土材料来使用。在国外,以疏浚泥推填和地基加固方法而开展的人工岛施工十分常见。不过,疏浚泥中包含大量的水分,所以要使用吹填法作业就必须降低含水量,并且做好地基加固工作。在利用河底淤泥吹填以后,该区域将在一定时间内呈现泥沼状态,此时施工人员和设备都不能正常进入,所以必须在其表面干化以后再行作业。比如,以铺砂、扎篱笆等表面处理方法处理淤泥的干化硬壳,而后再以真空预压方法排水,为确保淤泥可用奠定良好基础。虽然,吹填法能有效地实现对河道底泥的科学处理和再利用,但是在作业环节存在周期过长的问题,在选用此方法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考量。
2.2 处置途径
目前,在河道底泥处理环节最为常见的方法是分槽治理和冲沙槽治理,所以笔者在下文中以橡胶坝为例,简要论述了这两种处置途径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1)分槽治理。在实践中,应用分槽治理法需要在河道之中设置中隔墙,以便于将河槽一分为二。在分槽后,两个河槽将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一个作为浑水槽,其主要作用是排污和排洪;另一个则作为蓄水槽,主要作用是承担蓄水需要。在实际作业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实现仔细观察河道比较情况,并且以所获信息为依据,在河槽中修建挡水工程。比如,依据业内要求,修建分级橡胶板挡水工程。上游的导流坝将发挥为洪水导流的作用,能保证洪水顺利进入浑水槽,并实现有效泄洪,这样能最大限度避免因洪水流入蓄水池而造成槽内的污泥堆积。当然,为了降低浑水槽内出现污泥淤积的概率,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合理设计浑水槽结构。比如,选用深浅槽,并以“冲”为主开展断面设计。
在应用分槽治理处置方法时,相关人员应该确保其顺利泄洪和降低河槽淤泥堆积可能性等优势得以顺利发挥。还需要注意的时,被分割后的河槽宽度将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效益和工程运行安全。所以,在进行河槽分割时,必须基于河道的实际情况、工程要求和洪水预估情况而做好科学分析,进而保证浑水和蓄水槽宽度合理。
(2)冲沙槽。选用冲沙槽方案开展河道底泥处置时,需要做好主体建筑物建设工作,此时应建设冲沙槽、橡胶坝和冲沙闸。在三个建筑物当中,发挥纽带作用的是冲沙闸,它可以实现冲沙槽和橡胶坝之间的有效连接。而在使用过程中,冲沙槽主要发挥防淤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布置冲沙槽的过程中,基于河道情况、河水走势、周边建筑物分布以及排污分布来科学布设冲沙槽[2]。而且,为了确保冲沙槽宽度合理,并切实发挥功能,还需要基于多种因素开展系统化分析。比如,以冲沙流速和流量、蓄水景观效果以及橡胶坝承受冲击能力等作为参考指标,合理设置冲沙槽宽度。在此环节,应尽量扩大冲沙槽的宽度,以确保降低蓄水区的淤泥沉积可能性,并减少橡胶坝坍塌次数。在洪水来袭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打开冲沙闸,为实现全河道泄洪提供便利条件,而且在此条件下能顺利实现排沙防淤,将会为提高河道底泥处理成效,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运行安全而奠定坚实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底泥具备含水量高、成分复杂和重金属含量大的问题,对河水的正常流动十分不利。为此,在实践作业环节,可以采用污泥浓缩、抛泥法和吹填法开展河道底泥处理。同时,为了提高处置效率,还可以选择采用分槽治理和冲沙槽治理方案作业,以达到其实提升河道底泥处理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邵长乐.北方地区河道、坑塘污染底泥清淤方案及处理工艺[J].河北水利,2019,(12):44,48.
[2] 霍秀坤.水利工程中河道底泥的处理技术及处置途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