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佩清
(崇左市图书馆,广西 崇左 532200)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图书采访是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主要手段。 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采访必须适应阅读推广服务的特点,图书馆只有利用自身优势丰富采访的形式及内容,提升采访效果,才能促进阅读推广服务的完善。 目前,研究者对于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图书采访与阅读推广服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完全认识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促进图书采访与阅读推广的双向互动。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开展的基础,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得益于图书采访工作。 图书采访工作从以下两个方面保障了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一是图书采访为阅读推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 丰富优质的馆藏资源是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根本,可以从源头上为优质的阅读奠定基础[1]。 在开展采访工作之前,图书馆首先要制订系统科学的采访计划,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配置购买比例,充分满足用户科研、教学、科普等方面的需求,并且要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全面、系统。 二是图书采访工作拓展了推广活动的渠道。 图书馆可以与出版社及图书供应商开展合作,充分拓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渠道,扩大阅读推广工作的影响力。
阅读推广工作不仅影响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同时也对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分析阅读推广计划可以明确日后采访的方向,图书馆员在阅读推广工作开展前要分析用户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结合用户需求制订有效的推广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推广活动。
国内外对图书采访的研究主要涉及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在理论方面,国内外学者探索出了一整套图书采访理论,详见下页表1;在实践方面,早期图书采访多采用现场订购、交换、复制、赠送、邮购、预定等传统的采访方式[2]。 在传统的采访方式中,图书馆员是采访工作的主导者,鲜有用户参与其中。到了2008 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图书馆经费明显缩减,为了用有限的经费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美国图书馆界开始转变思维,将用户纳入采购决策中,采用了PDA、DDA 采访模式。 我国则设立了学科馆员,由他们选择书目,将PDA、DDA 采访模式作为补充。 互联网技术普及之后,我国图书馆开始将微信、微博、Web2.0、QQ、RSS 订阅功能等应用到图书采访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加,移动图书馆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基本上实现了人书相联。 2014 年,内蒙古图书馆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出的“彩云计划”开启了云服务的新时代,更新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 随后,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开始陆续推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阅读推广服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般来说,图书馆会要求读者以在线支付的形式支付一定的押金,而杭州图书馆率先引入了信用体系,用户可凭借芝麻信用享受零押金借阅。 这些实践成果都为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服务夯实了基础[3]。
表1 国内外图书采访理论一览表
互联网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了新挑战,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积极应对,逐步向云端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才能将挑战变为机遇。
3.1.1 图书采访云端化。 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逐步向数字化转变,纸质资源在逐渐减少,而云端化的馆藏在不断增加。 用户只需通过系统平台发出预借请求,系统就能匹配出有效的预借信息。 云端化典藏需要有云端化图书采访支撑,云端化图书采访则建立在成熟的图书馆联盟和读者采购机制上。 在互联网背景下,只有联合各个成员馆的力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 在互联网时代,成员馆仅需完整地典藏某些专题或者学科的资源,形成自身的馆藏特色供本馆及联盟内的读者阅读即可[4]。在云端化的读者采购机制中,如果读者在馆藏资源中搜索到所需图书,典藏馆就可将图书配送至离读者最近的服务点,方便其借还。
3.1.2 图书采访个性化。 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拓展,他们的阅读习惯变得多样化,需求也趋向个性化,愈发追求知识获取的便捷性。 为了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图书馆要从图书采访模式入手进行变革。 传统的图书采访步骤繁琐、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当前用户对文献更新的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馆方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建立符合用户需求的馆藏体系,为他们提供深层次、个性化的阅读服务。 图书采访在转变过程中也要遵循“用户第一”的原则,由用户决定图书采购的内容。
3.1.3 图书采访智能化。 互联网时代,图书采访渐趋智能化,馆员在图书采访、借还等环节很少出现,馆内机械琐碎的工作多借助自动借还系统、自动咨询系统等完成。 随着图书采访的智能化,用户逐渐成为图书采访的主导者。 以用户为主导的图书采访能推动知识的传播,有效提升馆藏资源利用率,但以用户为主导的采购方式毕竟是无规律的个人行为,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图书馆典藏体系的系统性,因此,图书馆要制定用户采访规则,及时查漏补缺,确保馆藏体系的健康发展。
3.2.1 阅读环境泛在化。 建立泛在化的阅读环境是阅读推广服务的新趋势。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要秉承创新、发展的原则,建设多元阅读空间,注重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的结合,营造出泛在化的阅读环境。 在实体空间中,图书馆要凭借用户集中及空间灵活的优势,举办读书节、文化沙龙、书画展、大讲堂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 在虚拟空间中,图书馆可依托主流社交网络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提升用户黏度;也可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向用户推送经典书目、馆藏资源等。 总之,图书馆不仅可以依托实体空间及虚拟空间开展线下活动,也可以依托传统传播媒介打造全方位的阅读服务平台[5]。
3.2.2 知识形式数字化。 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阅读形式,但数字化阅读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二者应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图书馆应选择科学合理的资源建设方案,在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注重纸质资源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终端检索并获取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应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实现古籍、论文等的数字化转换,为用户提供不同载体的资源。
3.2.3 阅读渠道个性化。 目前,阅读空间和知识形式都逐步向数字化转变,所以阅读推广的形式也要适应时代潮流、积极创新,实现数字化转变。 首先,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融入能改变传统信息呈现方式,使信息更加直观,更具趣味性,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会使阅读变成一种美好的体验。 如:四川大学图书馆举办的“光影阅动——微拍电子书”阅读推广活动借助微视频吸引用户参与。 其次,图书馆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用户的阅读喜好,正确引导用户的阅读行为。 再次,图书馆应联合新媒体平台进行共同推送。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迅速,其用户基本涵盖了所有图书馆用户,以微博、微信等平台为媒介的联合推送正在成为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模式。
图书馆优化采访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图书馆要精选图书采访的合作出版社。 馆方可根据自身馆藏体系的特色甄选出适合本馆的出版社群,在图书采访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出版社[6]。 其次,图书馆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借阅排行。 图书馆应对每月的图书借阅情况进行排行,同时分析用户的阅读兴趣,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图书采访方向,进而优化馆藏结构。 再次,图书馆要向用户推送采购书目。 图书馆可利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定期向用户推送近期采购的新书目,确保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新书信息,为阅读推广服务奠定资源基础。
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采访人员的构成较单一,一般由各学科的研究员及部分用户构成,所以一些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图书采访往往具有局限性,严重影响了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 图书馆要丰富采访人员结构,注重用户在图书采访中的主导作用。此外,在制订图书采访工作计划时,图书馆要根据馆藏特色协调采访人员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细致规划工作的内容、要求等,确保阅读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有很多形式,有时活动的时间跨度会非常大,为了保障推广活动的连续性,馆方要对采访工作进行全面布局并制订科学的阅读推广方案。 图书采访的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采访图书的结构是否科学、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阅读需求,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得以体现。 在推广活动中发现并反馈问题有利于图书馆及时调整采访策略,从而提升采访工作的质量。
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图书采访与阅读推广服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如何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是新时期亟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揭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采访与阅读推广服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图书采访与阅读推广服务实现双向互动的具体措施,以期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