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漫画工作室“幕星社”的营销策略研究

2020-07-09 19:56步云瑶周晓雪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自媒体营销策略漫画

步云瑶 周晓雪

摘 要:伴随着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交流平台。尤其是近年来微博、微信等的蓬勃发展,更是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中也包括漫画业。寄托于自媒体平台的条漫画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幕星社的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以期为中国漫画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从而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关键词:自媒体  幕星社  漫画  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2

条形漫画最先在韩国互联网出现,以直上直下的阅读方式,扁平、直接、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迅速走红。幕星社(Mosspaca Studio)就是这样一家立足于条漫发展的漫画商业团体,其发展迅速。然而这种从传统书页漫画向自媒体条漫的转型过程也存在着些许问题,因此制定合理的营销对策是非常重要并具有价值的。

1 幕星社分析

2010年,幕星社在北京成立,它的定位就是成为国内最顶端的原创漫画工作室。主要成员有幕斯(幕星社社长)、坛九、old先,均是80后和90后的原创型年轻漫画作者。

幕星社早期在传统纸质漫画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大数据时代来临,自媒体成为炙手可热的传播媒介,幕星社从传统的纸质漫画跃迁到自媒体漫画。作为第一个在微博平台上发布连载长篇条形漫画作品的吃螃蟹者,幕星社因其内容的高质高量,成功获得了来自移动端的爆发性红利。自媒体时代,漫画作者本人的人格特点更加鲜明,与粉丝的互动也更加及时密切,这一切都成为粉丝留存的关键。2014年2月,old先和坛九分别在微博开始连载《19天》和《SQ》。第一话放出后,广大网友纷纷转发加关注,幕星社迅速成为我国社交网络上粉丝数量最多的漫画公司。至今,old先的连载条漫《19天》总阅读量超过115.2亿次,坛九的连载条漫《SQ》总阅读量超45亿次,分别为微博亚洲动漫排行榜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幕星社成功地问鼎国内最顶端原创漫画工作室。

2015年1月,幕星社老板幕斯宣布“幕星周刊广告部”成立,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其职能是专门提供定制漫画广告服务。幕星周刊广告部创建伊始的漫画广告作品颇具创意和趣味性,受到了较多的好评。但是,随着广告越来越多,幕星周刊广告部的漫画广告已难有新的突破,细节虽保留有较多创意点,但整体剧情已经难以让人眼前一亮,单纯表现广告内容和漫画化的形象,缺乏趣味性和围绕产品特性的针对性剧情创作。尽管如此,幕星社的线上广告营销仍然为其吸引了不少关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 幕星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粉丝人数相对较少

在国内,不论是漫画作者或漫画公司都面临着一个问题:粉丝稀缺。尽管在中国幕星社的粉丝群体并不在少数。但是,中国的漫画想要走出国门,在世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然要与国际大环境竞争。但是,拥有“动漫界的好莱坞”之称的日本在这一方面遥遥领先,著名漫画作者及漫画作品层出不穷。与之相反,随着纸媒的衰落,国内本就不景气的漫画行业再次受到了重创,诸多销量不错的漫画杂志接连停刊,漫画作者无法在杂志连载,失去了曝光度的同时,由于生活拮据,也不得不放弃手头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独特创意的作品,与市场做妥协。但这样的代价就是失去了一大批漫画作者赖以生存的粉丝。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一大批国内漫画作者们投身于网络漫画或条漫创作。全新的平台、便捷的互动、光明的前景看似解决了粉丝数量少的问题,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漫画作者该如何经营好一个自媒体。

2.2 自媒体经营风险高

自媒体是新兴媒体,许多人希望通过这个新兴行业取得满意的业绩和收益。但是,对于漫画作者而言,自媒体远没有杂志社与编辑营造的环境安全、高效、负责。自媒体也无法提供给漫画作者创作意见。众所周知,杂志社有专门的、对漫画作者及其作品负责的漫画编辑。漫画作者如果创作遇到了瓶颈或者人气不佳,可以求助于编辑,让他帮助理清思路,对作品走向做出全新的规划。纸媒衰落后,漫画作者就开始了单打独斗,少了漫画编辑的协助后,许多作品质量都出现了滑坡。尽管自媒体的读者也可以做出反馈,但是专业性却是无法与编辑匹敌的。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维持自媒体的收益,漫画作者唯一的选择就是以量取胜。从每月更新,到每周更新,再到每日更新,创作漫画的时间被不断压缩,阅读漫画、提高自己水平的时间也大幅度削减,再加上失去了“第二大脑”,诸多漫画作品尽管通过高频率的更新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吸引来一定的读者,维持了一定的收益,却又面临着最艰难,也是漫画创作最本质的问题:漫画作者该如何保持作品的高质量。

2.3 漫画作者原创力下降

目前,自媒体已经进入成熟和规范的阶段,原创被新媒体平台所重视并大力倡导。这对漫画作者而言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自媒体带来了大量的读者,也涌入了大量的漫画作者。一个漫画读者,可能每天都会看到几十部同质作品。因此,原创也成为漫画创作的生命线,得原创者得天下,失原创者失天下。也许,漫画作者可以通过高频率更新以及高超的画工吸引读者,但有趣的原创故事始终都是漫画最核心的竞争力。粉丝的缺乏、自媒体的经营风险导致了现在漫画作者普遍的原创力下降,失去了原创的动力,不能持续为平台提供数量适中并且高质量的原创作品。

3 幕星社发展营销策略分析

3.1 打造漫画明星,引流粉丝经济

粉絲是崇拜、迷恋某个明星的一个集体,他们大多为年轻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标榜时尚,所代表的是现今社会的一种消费者潮流——圈子化、沉浸化和情绪化。微博逐渐成了追星文化平台,汇聚了一众明星和他们的粉丝。随着粉丝经济形式愈来愈多元化,大到各种电影、微信公众号,小到微博上的粉丝跨度由几万到几百万的网络红人,都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甚至是品牌。再加上微博的人人可以发声的传播机制,粉丝更组建了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

漫画行业当然也不例外。幕星社若想在漫画市场中杀出重围,就应该把原本用于流量明星的营销模式嫁接到漫画身上,塑造出微博上的漫画明星,以此激活这一衰落的产业。可以说,幕星社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建立在粉丝经济以及对粉丝群体的营销上面。

要想吸引粉丝,人设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人设”这一词语在网络中悄然流行起来。“人设”即人物设定,又被称为贴标签,关系到人物不同形象的设计,不同类型的人设与对应产生的传播力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度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今天,公众形象对于个人和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于拥有大量粉丝的公众人物来说,一个成功“人设”,要符合当下主流价值取向和大众心理预期,通过包装、宣传,以获得隐性效益。幕星社最为人所知的三人是老板幕斯,以及两位画手:old先与坛九。应针对市场需求,给他们塑造人设,以吸引更多新读者,赢取尽可能多的关注度与资源。

幕星社也有进行立人设的尝试,举一例说明:幕星社老板幕斯为迎合女性市场,将自己设定成一位“霸道总裁”。通过论坛在线调查数据显示,相比于男性用户,女性更容易为喜爱的作品一掷千金,忠诚度也更高。加之《19天》与《SQ》两部作品讲述关于青春校园恋爱的故事,更能吸引年轻女性,属于女性向作品,因此女性粉丝的数量远远高于男性粉丝。根据微博粉丝人数显示,幕斯、坛九、old先三名幕星社成员的粉丝数量大部分都是女性。因此,女性这一群体对商人们来说堪称是最好的顾客。然而,身为幕星社的门面人物,如果要让更多的读者认识、喜欢,这一明显讨好女性的人设无疑是非常失败的。与其这样,不如将自己宣传成通过努力后一步一个脚印成为老板的漫画追梦人,如此则更有魅力,让新读者对其经历更感兴趣,从而达到了宣传幕星社漫画作品的目的。

3.2 推出周边产品,增加线下营销

由于幕星社当前主要的营销方式便是基于自媒体的漫画连载以及条漫广告,当单纯地在自媒体连载漫画并不能安全地维持一定的收益时,我们就必须转移视线,把目光投射到漫画以外,那便是线下营销方面。

一般来说动漫行业的线下营销主要围绕周边产品展开,对幕星社这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网红”而言,线下营销永远是与线上营销互为表里、互为补充的。没有周边产品的支持,幕星社的线上营销效果也要大打折扣。相对的,如果幕星社在线上推出的作品不佳或营销不到位,其线下的周边产品也就难以销售。

动漫的周边产品主要是指依照动漫、游戏中各个形象角色,将这些形象角色赋予到产品中进行创新制作,最终形成符合动漫、游戏内角色风格的工艺品。动漫周边是动漫文化的延伸,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玩具系列、音像制品、电子游戏、杂志、光碟、服饰等。其涉及的种类繁多,景品、食玩、人偶、扭蛋、手办模型等。在当今中国,动漫周边产品的范围日益扩大,并占领了更多的市场。

幕星社也应该积极推出自家的周边产品,如挂件、摆饰、书签、抱枕、玩具等。由于幕星社推出的漫画作品主要以青春恋爱题材为主,所以天生注定与高端周边产品,如高达系列的模型相提并论。销售可以通过各个城市举办的漫展与网上店铺进行。其主要功能是创造收益以及宣传漫画作品。

3.3 品牌吸引人才,人才推动原创

国家出台的《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将每年的5月10日确定为中国品牌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品牌传播是品牌构建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自媒体时代的漫画作者而言更是如此。相当一部分漫画作者在小有名气之后会遇到作品创意枯竭,粉丝表达不满,导致作品口碑下跌,难以吸引新粉丝,老粉丝又因作品质量的下滑而流失的情况。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漫画作者本人看成一个品牌,是一个从情怀到创意再到人设环环相扣的商业品牌。通过树立积极向上而富有感染力的人设,在线上线下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确立粉丝对品牌的忠实度。之后在粉丝中遴选出色的人才,将其吸纳进团队,进行故事创意方面的工作,连接作者与读者。好创意不会天生就有,是一点点改进的,有时候甚至需要借鉴读者提出的意见。只要对漫画故事有帮助的,漫画作者就可以取用。

幕星社可以采用这一办法,充分利用自己的作品以及自己的二次元形象吸引的粉丝群体,通过粉丝的热情来弥补主创人员想法与思路的下滑与局限,在进行了良性互动的同时,也产出了质量更高,且让粉丝非常有参与感的作品。用品牌吸引漫画人才,再用漫画人才推动作品原创力的回升,是解决现存问题的重要出路。

参考文献

毛广强.“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营销策略分析[J].市场周刊,2018(11).

張昱.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集团品牌营销研究——以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21).

朱晗宇.微博漫画广告浅析——以幕星社广告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3(15).

李翔宇.新媒体语境下的动漫品牌建设[D].济南:山东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自媒体营销策略漫画
知识漫画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