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娜
随文练笔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伴随着阅读教学展开,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使读写相得益彰,是进行语言文字訓练的重要方式。但到底如何运用,看似容易,操作起来却很难。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练笔只停留在“你想说什么”“说说你的看法”……这种肤浅的练习上。大多数练笔都会脱离语境,千篇一律,变成了缺乏引领的假练笔、空练笔、浅练笔。怎样才能做到真练笔、实练笔、深练笔呢?
一、确定三个学段分层次螺旋式上升的练笔目标和训练内容
不同年级的小练笔,由于学情、习作目标、文体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初步总结了“低年级以词句模仿为主、中年级以段落训练为主、高年级以篇章结构借鉴为主”的螺旋式上升的训练目标和内容,既遵循了学生的基本学情,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小练笔训练的目标过高或者过低现象的出现。
1.低年级的词句模仿为练笔的主要内容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主要指向词语的积累、基本句式的学习使用。通过练习词语在语言形式中的使用,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积累语言,帮助他们读懂课文。通过基本句式的模仿,帮助学生迁移运用这些基本的语言样式,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统编本二年级上册)一文时,可抓住本篇课文的语用训练点“一边……一边……”,引导学生以填重点词的方式,完成句子的仿写。
出示:“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_______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读一读,演一演,明确用“一边……一边……”连接的动作是同时发生的,随即让学生填空,再用“一边……一边……”说句子写句子,达到练笔的目的。
这样的随文练笔形式灵活,效果明显。
2.中年级练笔的着力点在段落训练上
张志公先生曾说:“一段是一篇的具体而微。”“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够写好一篇。反之,连一段话都说不流利,一整篇就必然更加夹缠不清了。”因而在中年级这一过渡阶段,进行段落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们把这一阶段的练笔定位在段落练习上。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统编本三年级上册)一文第4自然段写道: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教学时出示各种鱼的图片,让学生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来写各种各样的鱼。借机出示各种鸟的图片,如果让学生们一下子说出这个句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次练笔,先说一说每一幅图片鸟的样子;第二次练笔,把第一次练笔的几幅图,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连起来说一说。这两次小练笔,不但让学生有样可模仿、会写,也在模仿过程中,克服了畏难情绪,愿意去说去写。
适时进行的段落训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表达欲望,大部分学生因此变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敢于说话,敢于作文,而且还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小练笔训练过程,能不断实现学生写作技能和生活积累的同步发展。
3.高年级练笔指向感受语言特点和布局谋篇
高年级教材中的课文丰富多彩,语言运用也是多角度、多形式,所以,练笔内容也应是形式多样的。但立足点指向感受表达方法,可以练笔学到的各种语言形式,也可以练笔文章的布局谋篇,还可以练笔表述自己的感悟、体会,也可以续写、扩写,总之要在学习语言文字这一根本上落地。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下册)一文把练笔定在抓住特点介绍贴近学生生活的清风湖的桥上。这样对优秀篇目的篇章结构借鉴的小练笔,能够让学生厘清一篇篇文章的思路和线索,使得习作更加有顺序性和条理性,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于习作的自信心。
二、提炼小练笔训练“五法”
1.理文脉时“由说变写”
课标指出,中年级的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让学生在这期间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时候学生会口头表达但是付诸笔端却有很多困难,在这里插入小练笔训练,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比如《灰雀》(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在引导学生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时,先引导学生找到文中的人物,然后想一想他干了什么,用这样的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一次小练笔,把概括的主要内容写到练习本上。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概括的方法,以后进行这样的练习或者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2.于空白处“有效补白”
很多文学作品都有适当的“留白”,因而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巧用这些空白点,挖掘、补充、丰富课文的内容,既是对学生说、写能力的锻炼,也是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把握的一种加深。
比如《去年的树》(统编本三年级上册)一文第17自然段“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中,两个“看”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此处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此时鸟儿的心里在想什么,会对灯火说什么。补白和想象,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刻体会到鸟儿和树的感情深厚。
再如《陶罐和铁罐》(统编本三年级下册)一文,到最后陶罐被挖掘出来,而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处安排一个小练笔,写一写:如果你是铁罐,此时会想什么,会对陶罐说什么。这个小练笔,既提升了主题,也让学生充分体会了主题的意义:每个人或者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统编本五年级上册)一文,当学生写完巴迪父母的对话后,教师可以把自己变成巴迪:“亲爱的妈妈,您这几句话说得太好了,让我心里暖暖的。”然后对爸爸说:“爸爸啊,您这几句话真的把我砸到万丈深渊里去了,我有这么糟糕吗?”
3.重点句段分析时“点拨模仿”
儿童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借助课文中优秀的词、句、段甚至是篇章结构进行模仿,活学活用,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统编本五年级下册)一文时可引导学生思考:(1)作者围绕小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小艇的重要作用、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與人们生活的关系)(2)分别在第几自然段?(3)那你能不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由这三个简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篇章结构的巧妙之处,然后在让学生了解完课文的内容之后,提出小练笔:你能不能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你能学作者写写清风湖的桥吗?
4.学完课文后“情感激发”
语文教材的绝大多数课文都透露出一个浓浓的“情”字,当学完这一类课文,出现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情况时,就可以让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把心中的话变成文字。
比如在教学完《圆明园的毁灭》(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的基础上,当学生们的情感被调动时,国仇家恨,怒火满腔,此时加入小练笔:“同学们,此时你的心里肯定有许多话要说,那我们就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情到浓时,自然有感而发,抒发己意。
5.特殊文体时“想象扩写”
每册教材中编者都会安排古诗文、现代诗歌等特殊文体,这一类文体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加广阔,因而对这一类文体就可以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进行扩写等。
如《古诗二首》(统编本二年级上册)都是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设计写话训练:“边看图片边想象,说一说并写一写庐山瀑布的样子。”通过想象和练笔,学生对庐山瀑布的样子有了更深的认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深刻体悟到瀑布的气势。
有明确的练写目标,有明确的训练目的,这样学生们在小练笔时避免了空洞和千篇一律,使小练笔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山东东营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