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代下深入推进高校德育实践的新发展

2020-07-09 21:02熊海燕魏林林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新时代实践

熊海燕 魏林林

摘    要:本文从新时代这个背景出发,着重强调高校德育实践的重要性。在高校德育实践开展中应注重理论讲授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要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德育实践氛围,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引导大学生的自我德育管理,并且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德育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校德育实践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德育;实践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对每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大学生也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因而大学生应该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重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德育实践水平,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应该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的德育教育呢?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行”,也有教授认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由此可见,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遵循高校德育规律,在现实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让每个大学生在充分的生活体验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体措施如下:

一、理论讲授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处在新时代这个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对于我们高校德育的课程要求也是很大的挑战。高校德育实践的理论课程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教材讲授,更应该是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要从他们关心的时事热点,从他们的生活本身出发。这样高校德育实践活动就不会那么宽泛,能够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德育教育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实践中来。因而,我们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不能跟传统的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混淆。德育教育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简单的形成以课堂为中心的格局,使得高校德育教育显得教条。在这样的情景下,很容易使得大学生在自我思想道德修养上知行脱节,说得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从而在高校德育实践中没有把相关的理论内化为学生自我的行动力。

因此,在高校德育实践中,要把理论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翻转课堂,情景模拟等多种现代化的手段,在日常教学中引导我们的大学生面对具体的生活场景时作出自我判断以及选择,促使高校学生能最终把理论理解到践行的转变,从而达到帮助高校学生对于自我道德修养有合理的自我把控。其中情景模拟要符合大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典型状况,符合高校学生大多数人的基本水平。当然情景模拟的表现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使得学生能够真实体验,从而获得做好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德育实践氛围

高校学生一般在校园里面待的时间是最久的,因而我们要通過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实践氛围。任何的德育教育都离不开生活本身,只有来自于高校学生真实的实际生活,才能调动大学生自发的来自内心的道德认知,而非虚假的敷衍式道德评价。根据这样的要求,高校德育实践的开展应该以大学生的活动为载体,让每个高校学生能够真正地自我认同地参与进来,进而使得他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各个环节真正地活动起来。

高校教师也要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者变为高校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也要成为自己学生的支持者。在指导高校学生活动中,要促使其建立规范有序的制度,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促使大学生活动健康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实践氛围,可以为大学生进行合作式、自主性、探索性的德育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得每个大学生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每个高校学生来说,参加一些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承担一定社会工作的过程中,有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提高自我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能够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只有经过不断的现实工作的锻炼,才能使自己从高校获得的德育理念和观点转变为相应的道德行为,进而对这种道德行为进行有目的的练习,最终才能形成牢固的道德行为习惯。大量的事实证明,高校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相应的养成练习,才能使他们的道德修养水平与自己的日常行为保持一致。

那怎么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社会调查活动,可以让每个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有所了解;第二,假期兼职实习活动,也可以具有勤工俭学性质;第三,参观考察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参观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兼具革命传统教育。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高校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促使他们在校园中有目标的努力学习,进而更好的掌握现实社会需要的知识。

四、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德育管理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我们看到有劳动教育、环保教育、法治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方式将大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展现,进而培养高校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选择。当然德育教育最终还是落实到每个大学生的自我德育管理中。除了自我内化管理外,高校的一些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委、社团等在原有组织功能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地建立大学生权益保障、大学生道德法庭、校内网站等作用,通过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指导高校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工作中来。让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从而把我们的校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德育管理,还可以在高校学生生活区建立学生监督机制,对学校的宿舍管理、治安保卫工作、餐饮等进行民主监督,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进而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五、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德育评价体系

在高校学生的德育评价的建立过程中应该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德育评价体系。对于高校学生的德育评价应该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强调实践性,让德育评价的结果成为高校学生道德行为的指引,激励他们,从而使大学生们在日后的道德行为中实现自我道德目标。在德育考评中,要综合考虑到他们的学习生活,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情况,社会实习等各种情况,而不是单一的通过某一方面的考核,从而能有效避免对大学生德育评价的片面性。同时要在理论与实际两方面综合考量。

在高校德育评价方式应该要多元化,要有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这样才能全面立体地了解高校学生的德育实践情况。通过这一系列评价,让高校学生能够关注校园,关注生活,同时加强自我管理和增加实践锻炼,将正确的德育理论运用到日常的行为当中,从而提升自我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内化为自我的日常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也有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总之,高校德育教育不仅是课堂教育,更需要重视它的实践教育。高校道德教育如何更好地走向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还是我们每个高校工作者需要探讨的视角。新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只要不断的努力,高校德育工作一定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培养出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洪岩. 立德树人背景下构建民办高校德育实践平台 “五大体系”  的思考 .《青年与社会》 2019 年第19期

[2] 包琳. 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0 第08期

[3]姚将前 . 浅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商情》2012年第 22 期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新时代实践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