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惠东渔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惠东沿海一带流传的疍家渔民风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内核地位,是本质构成元素,具有较高的艺术品格和较强烈的情感晕染力。本文论证惠东渔歌的三个艺术特色,认为伴唱是它在风俗中的基本形式,这就决定场共振是它的美学规范;第二个特色是具有相对宽松的即兴性和随意性表演,加强文化娱乐氛围;第三个特色是惠东漁歌的喉音唱法,在原生态音乐中别树一帜。
【关键词】惠东渔歌;风俗仪式;定位;特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026-02
【本文著录格式】张喜英.惠东渔歌在疍家风俗中的定位与特色[J].北方音乐,2020,06(12):26-27.
惠东渔歌之所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渔歌世代口传流传至今以外,很关键的一点,是它在当地流传的疍家风俗中举足轻重的历史定位。而且相比而言,惠东渔歌在疍家风俗多种文化元素里有着较高的艺术品格和较强烈的情感共振效能。所以,我们探索惠东渔歌在疍家风俗的定位和特色,正是为了强化它的情感磁场和仪式美。
一、惠东渔歌的疍家风俗定位
所谓“风俗”就是群体性、地域性相沿已久的风气习俗,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间文化活动。在民俗学理论中,一般把因自然条件不同的行为规范差异定义为“风”,把因社会族群不同的文化差异定义为“俗”,所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风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精神价值因为历史久远积淀,最终成为地域族群的集体人格构成。所以,中国历来重视民间风俗,自古君王古训:“观风俗,知得失”。
惠东沿海一带的渔村风俗,是类型族群(疍家渔民)千年流传的文化模式和行为习惯,与我国其他民间风俗比较,既有相似、相传的一面,也有变异和不同的地方。比如,与端午吃粽、中秋月饼、春节对联等静态风俗不同,与划龙舟、赛马、斗牛等动态传统相似,惠东疍家渔村风俗,大多是仪式性的群体动作场合,像“祭媽祖”“平海鲤鱼灯舞”“出海礼仪”、婚嫁迎娶等,其仪式性、集体性、动作性、观赏性、参与性是疍家风俗的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统摄——歌唱性。惠东渔歌基本贯穿在风俗仪式中的每一个环节。
历史上,疍家渔民是最受侮辱和迫害的族群,他们不能上岸,一生都在船上,“以浪为枕,对月而歌”(宋史记载),无限孤独枯燥;他们饱受官府、渔霸的双重压榨,生活痛苦不堪。
疍家人常常用歌声抒发自己的无奈,对着大海怨叹,向着月亮哭诉,偶尔的快乐也用歌声与浪花分享。久而久之,歌唱成了疍家人的生命常態,他们几乎人人能歌,特别渔家妇女更擅歌,她们把歌唱融入风俗仪式中,用歌声升华她们各种美好的情感。
“平海鲤鱼舞”具有惠东沿海地方特色,又称“鲤鱼追春舞”,一般在元宵节,三月三,九月九或喜庆节日举行。表演者为一群手举鲤鱼灯的年轻人,女声渔歌伴唱,锣鼓伴奏,载歌载舞,形象逼真,变化细腻,热闹非凡。伴唱的惠东渔歌多用《哎哎香调》等衬词较多,拖腔较长的曲式,使气氛更加热烈,群情愈益高涨。
“祭媽祖”仪式更凸显惠东渔歌营造庄严、神圣氛围的功效。“媽祖”是疍家崇拜的女神,也叫“天后娘娘”。沿海一带流传许多媽祖救苦救难的神话和传说,渔民出海前都拜祭她,祈福消灾。仪式就是典礼的秩序形式。仪式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
应该看到,“祭媽祖”不单纯是一种迷信风俗。人要敬畏自然,对超自然力量怀敬畏之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是需要偶象崇拜的,哲学家狄德罗说过:“如果没有上帝,人们也会创造一个上帝来崇拜。”这是潜藏在集体人格深处的心理原型。“祭媽祖”仪式,就是这种深层心理的外化体现。
两队童男童女擎渔灯开始,众人簇拥媽祖神像缓步前行。渔歌队或站海滩或坐船头、和着浪声涛韵、高唱渔歌。所有出席仪式的人,无论是表演者或是围观人群,无论男女老少都一齐歌唱。在这个仪式的特定公共空间弥漫着庄严、崇高和神圣的情景,所有人都感到心灵在净化、升华!
仪式是一种符号表述。在“祭媽祖”仪式中,惠东渔歌就是一个艺术符号,它以浓烈的情感色彩和信仰光辉闪亮在仪式中。
婚嫁迎娶,更是惠东渔歌在疍家风俗中大显身手的场合。鞭炮锣鼓和乐声中,迎亲船队破浪而来,中间一条渔船站着礼帽唐装的新郎和裙裾一新的新娘,八个渔服打扮妇女手持双色木板,象征船桨。她们高唱惠东渔歌,伴以划船舞蹈。有时新娘忍不住,也来一两句和唱,引来岸上围观人群热烈的喝彩。船队到处,欢声四起,歌声乐声,飘洒水面,天笑海笑,幸福满满!这样的美好情景,堪比古希腊“酒神节”大众狂欢的场面。
惠东渔歌在婚嫁迎娶仪式中,显示了本质意义的价值内蕴。
至此,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惠东渔歌在疍家渔民风俗中的基本定位:惠东渔歌是疍家风俗中的内核构成,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惠东渔歌不但使疍家风俗仪式增添了情感的浓度和厚度,更在美的层面闪烁着绚丽夺目的艺术张力!
二、惠东渔歌在疍家风俗中的艺术特色
从本体论意义上阐述了惠东渔歌在疍家渔民风俗的定位后,我们再从方法论角度分析惠东渔歌在疍家渔民风俗中的个性和特色。
从风俗仪式的表现看,惠东渔歌最明显的特点是伴唱。惠东渔歌在风俗仪式中并不处于最重要的、最显目的核心位置,而是以歌唱来宣示主题、营造气氛,类似古希腊戏剧中站在舞台侧的伴唱歌队,虽居于从属地位,却又必不可少。
伴唱在仪式进行中不能脱离主体(媽祖娘娘、婚嫁中的新郎新娘、鲤鱼灯中的舞蹈)而单独存在,虽可以在某个片刻独立出现,但只是一种过渡和铺垫。渔歌伴唱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的文化形态不能以“点”的方式单独幅射美,而是以“场”的形态共振艺术能量。
伴唱共振场还有一个“震源”往往被忽略,那就是围观的人群。仪式进行到热闹处、动情处,围观者往往不由自主地介入,大声喝彩、欢呼。最感人的是群众跟唱惠东渔歌,特别拖腔衬词的地方更是齐声唱和,形成一个壮观的情感场连锁反应。
所以,惠东渔歌风俗伴唱的最大艺术特点是煽情性和共振场效应。
其次,在仪式过程中,除规定应唱、必唱的渔歌外,伴唱歌手有相当的自由度,可以视当前情景即兴发挥,可以喊歌和斗歌。如一次婚嫁礼仪中,渔歌队正在一问一答,你猜我唱,喜船上新郎礼帽不慎被海风吹落,伴唱渔妇马上将“阿阿调”改为“嗳嗳嗳调”,歌词现编:“阿哥帽落情不落,阿妹再戴上百年长,嗳嗳嗳!”众大笑,更添喜庆。
这种随意即兴发挥的宽松,使仪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唱腔可以任意加花,但唱词却有忌讳,不能唱头上长角的动物,如牛、羊、麒麟等,疍家认为暗喻触礁或撞船,不吉利。
这种随意或不随意间的词曲变量、可以即兴自由发挥的宽松以及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审美期待,构成了惠东渔歌风俗伴唱的又一特色。
第三个特色是原生态唱法的喉音演绎。
原生态唱法由央视青歌赛提出,但音乐理论界有很大争议,认为不是一种科学的艺术的发声系统方法,与公认的美声、民族、通俗唱法无论在质和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一位声乐教授甚至愤愤地说:“如果原生态都可以的话,那我们还要办这么多音乐学院干什么?在田野喊两嗓子就原生态了!”话虽有点过激,但也讲出原生态唱法的非理性缺憾。
我们认为,原生态唱法在发生学理论和逻辑定义方面虽然有可商榷探讨的课题,但它的艺术存在不应忽视。虽然音乐界有人把它列為民族唱法的分支,它的两个代表人物阿宝已渐渐消声,王二妮则归顺音乐学院派;但原生态歌唱艺术毕竟是艺术原野上的一棵小树,在阳光下顽强生长。比如,惠东渔歌的基本唱法就是原生态。
原生态唱法发生学的理论认为:它的发声原理是新生儿的哭声,哭声的位置恰恰在人体胸腔,于是这种唱法就成为人类唯一的原初自然发声方法。
我们采风下渔村,深入、广泛地采访渔歌歌手,发现真正用胸腔发声的极少,用腹腔和头腔共鸣的也不多,大部分歌手的发音位置都在喉部。我们得出结论:喉音是惠东渔歌最基本、最独特的原生态唱法。
疍家渔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喉音唱法磨练、提升,比一般的业余“喉音”增加了亮度和厚度,又比其他专业“喉音”技巧多了点内在的弹性,就像大海潜流,生生不息。
每当举办疍家风俗仪式,渔歌手们放声歌唱,众多喉音形成别具一格的音乐流,在明亮的海面上和着风声,蔚成奇丽的音响风景线!
外来人一听:这就是惠东渔歌!疍家人一听:这就是我们的惠东渔歌!
综上所述,惠东渔歌是疍家风俗中的内核结构、本质内蕴。在风俗仪式中,惠东渔歌伴唱具有煽情性和场共振,以及宽松的即兴性和随意性以及喉音演绎等三大艺术特色。
蛋家渔民“以浪为枕,对月而歌”,惠东渔歌像月光一样,永远飘洒在蓝色海面上!
参考文献
[1]吴文科.中国曲艺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2]伽达默尔 .美的现实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3]萨特.想像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张喜英(1982—),女,汉族,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三级演员,星海音乐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惠东渔歌在疍家风俗中的定位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