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确的音乐作品分析有利于演唱者(或演奏者)将其自身的技巧与作品内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表达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而音乐作品的分析,对于绝大多数从事音乐方向的工作者而言,往往停留在音乐形式(包括和声、旋律、音乐题材以及曲式结构)上的分析,也即“音乐本体”分析。如何更深层次把握音乐作品内涵,还需对此进行社会、历史方面的分析。肖邦《革命练习曲》作为华沙革命时期的烙印,不仅体现了肖邦精妙的作曲技法,更是涵盖了他那丰富的精神内涵。本文采用于润洋先生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法来进行本首作品的分析。
【关键词】肖邦;音乐形式分析;社会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019-02
【本文著录格式】陈杰.肖邦《革命练习曲》音乐学分析[J].北方音乐,2020,06(12):19-20.
一、“钢琴诗人”肖邦
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1849年逝世于巴黎。作为身处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中的伟大作曲家,肖邦的音乐创新在于汲取了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严密性、规整性因素,并将其与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统有机结合起来,以其富有创造性的和声语言以及情感表现力的钢琴织体,极大地丰富了练习曲、奏鸣曲、前奏曲等艺术表现能力,并赋予了新的社会历史含义,从而形成了所谓的“肖邦风格”。
音乐作为人类情感的创造物,人的情感作为音乐形式的意义载体。这种意义载体是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纽带,而在肖邦《革命练习曲》(c小调练习曲)中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作品不但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还包含丰富的情感内容。1831年,华沙革命失败,身处异乡的肖邦深受打击,在悲痛与愤怒的情感交织中,创作出这首被后人广为演奏的《革命练习曲》,这首作品也标志着肖邦的音乐创作走向飞跃时期。
二、音乐形式的艺术分析
肖邦《革命练习曲》以华沙革命失败为创作背景,全曲充斥着刚毅、激昂、大无畏的情感基调。整首作品以左手“橄欖形”的快速跑动与右手八度、和弦的结合,配着强弱有序的力度处理及丰富的音乐表情符号,使音乐如波涛一般连绵不绝、起伏不断,深刻地反映了肖邦作为异乡人、流亡者,故乡波兰沦陷后内心的痛苦与悲愤之情,同时也体现出肖邦的爱国之情。
本曲为c小调,4/4拍,单三部曲式。1~9小节为引子,以右手柱式属九和弦为主导动机,合着右手连贯(legatissimo)地快速下行跑动展开音乐。其后,动机继续发展为双手快速下行跑动以及时高时低的旋律线。仿佛在诉说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如重锤一般直击肖邦的内心。
10-19为第一乐段,采用八度和弦的演奏方式以及切分附点的节奏型为第二动机,以其独特的力度处理,使每两个乐句之间似乎呈现出“一问”“一答”的表现方式,似乎意味着革命号角的吹响。乐段第二句(20~29)为变化再现,调性由c小调转到降B大调,与第一乐句相比力度变化更为强烈,并在变化部分采用cresc、stretto的音乐处理方式,使音乐更加紧凑。
29-40为展开性中部,调性由降B大调转为升F大调,并以主题为中心向外游离。采用柱式和弦模进的方式为第三动机展开音乐,模进后又以多次突强的力度处理将音乐推向高点(37小节),最后回到主调主和弦。
41~49为连接段,采用主导动机的方式,与引子部分相呼应,形成了音乐结构上的呼应统一。
50~74为变化再现乐段,音乐在主调基础上以附点切分节奏以及三连音作装饰变奏。第一乐句结构不变,第二乐句裁剪为5小节,采用突强、渐强的方式将音乐推向至12个小节的扩充。前四个小节扩充为模进形成,然后采用了Sfp、p、somrz的处理方式使音乐逐渐缓和下来。
77-84为尾声,音乐情绪继续保持为sotto voce,并以两次PP的力度逐渐过渡到P。随后出现的a tempo、ed appassoonato的速度和情绪变化以及ff的力度变化,将音乐瞬间拉回革命情绪中。“革”意为改变,“命”意为命运,所以“革命”的意思就是改变命运。而肖邦《革命练习曲》中的“革命”主要是指作品所体现的那种革命虽失败但终究会胜利的坚强意志,这种坚强意志的表现形式为作品最后出现的fff力度处理。
三、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
(一)“悲情”肖邦
肖邦的《革命练习曲》产生于十九世纪华沙起义的失败,作品自然以悲伤、悲情成分为主。而“悲情”作为肖邦音乐内涵中最重要的因素,几乎伴随着肖邦音乐的后半生。当肖邦的“悲情”发展到最为强烈时,其音乐往往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宣泄以及强烈的内在张力,于润洋先生将之概括为“戏剧性”,即“悲剧—戏剧性。”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波兰爆发的民族解放运动,唤起了这位由市民阶层出身的爱国主义者的强烈爱国热情及民族情感。而1831年9月,华沙革命的失败却又沉重打击了肖邦的内心,这种打击无疑使肖邦陷入悲伤、悲情之中。这种内心情感与不能展现为客体的音乐形式(《革命练习曲》),就形成了所谓的“异质同构”关系。
此外,肖邦的“悲情”还源于他的离乡。人一旦远离他乡,便会产生出一种思乡情。正如余光中先生所写的《乡愁》一般,能够较为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对故乡、祖国的眷念之情。而肖邦的思乡情却有别于此思乡情的特殊内涵,那就是远在他乡却不能归的流亡者对已经沦丧了的故土的思念。正如肖邦同时代的德国音乐家舒曼所说:“他是个波兰人,这个民族现在正穿着丧服”。这正是构成肖邦音乐中悲情内涵的重要来源。
肖邦是重情、重义之人,华沙革命的失败及亲人、朋友的离世,无疑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而身处浪漫主义时期的他,有过深刻而短暂的几段爱情故事,但都以分离而告终,在此不得不提的是与法国作曲家乔治·桑同居八年的爱情故事。乔治·桑作为一名反传统、备受爭议的作曲家,承蒙李斯特的介绍使二人得以相识,乔治·桑起初并未受到肖邦的注意,随着二人不断的来往,关系也逐渐升华,这时期肖邦的音乐创作可谓达到了人生巅峰。家庭矛盾及肖邦的爱国之情导致了这段美好爱情故事的结束,分离后的肖邦备受打击,几年后也因这种悲痛之情而在重病中逝世。可见,肖邦的“悲情”不但能从作品《革命练习曲》中得以体现,还覆盖了他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
(二)民族情、爱国心
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家们的创作主要表现为崇尚主观情绪、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幻想,受此思潮影响的波兰,同样具有上述特征。与之不同的是,波兰的浪漫主义文艺中还包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而肖邦早期的音乐创作主要是将自己的民族情感融入波兰民族体裁中去表达,如早期的波罗奈兹舞曲、马祖卡舞曲,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色彩。
1830年11月到1831年9月,由波兰起义军领导的华沙起义从起义成功到失败,使肖邦的内心情感遭受到了沉重打击。得知祖国沦陷后的肖邦,充满了悲愤之情。通过音乐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也就在此时,这部融入了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的《革命练习曲》得以诞生。华沙沦陷后,肖邦流亡到了刚经历“七月革命”的巴黎,社会的复杂性及远离祖国的悲伤之情愈发强烈。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主要为对祖国沦亡的悲痛,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肖邦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从练习曲、前奏曲、到谐谑曲、奏鸣曲,无不体现肖邦的民族精神,其中最为强烈的则为波罗奈兹舞曲,其音乐创作多来自英雄人物精神、对祖国的缅怀、对民族的振奋。
四、结语
伟大的作曲家往往以两种形式让人铭记在心:一种是生前,一种是死后。而肖邦正属于后者。我想肖邦的伟大不仅在于其作曲技法的精妙运用,更在于他的民族情、爱国心,在于他那音乐作品中独有的精神内涵。而《革命练习曲》诚如于润洋先生所评价的那样,这首作品的高度艺术价值在于:肖邦将如此奔放不羁的感情冲动纳入到一个极为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里,既有乐思敏捷的即兴性质,又有艺术上的精雕细琢之美。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肖邦音乐的民族内容——纪念波兰杰出音乐家肖邦诞生一百七十周年[J].音乐研究,1980(1):94-121.
[2]索菲娅·海尔曼,于润洋.肖邦时代的华沙音乐文化[J].人民音乐,2003(1):34-37.
[3]于润洋.于润洋.悲情肖邦[J].钢琴艺术,2010(3):4-9.
[4]金顺福.肖邦练习曲的音乐与演奏风格研究——以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例[J].音乐创作,2017(6):162-164.
[5]朱珠.钢琴演奏中的“情”与“法”——以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例[J].民族音乐,2011(1):116-117.
[6]王次炤.肖邦音乐浪漫主义特征中的民族因素[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3):25-35.
[7]路易斯·肯特纳,郑雪梅.肖邦与他的音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1):76-82.
[8]马银瑜.肖邦练习曲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技巧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9]李佳.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30(2):98-102.
[10]于润洋.音乐形式问题的美学探讨(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2):28-38.
于润洋.音乐形式问题的美学探讨(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1):19-28.
[11]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88-102.
[12]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1):41-55.
作者简介:陈杰(1995—),男,汉族,重庆市荣昌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