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00年至1750年,是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最高峰时期,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通奏低音”的应用。歌剧的诞生是巴洛克时期开始的标志,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的音乐面貌,它的影响是强有力和深远的。
【关键词】巴洛克时期;歌剧产生;西方歌剧;发展;影响;《灵魂与肉体的戏剧》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017-02
【本文著录格式】杨娟娟.巴洛克时期歌剧的产生对西方歌剧发展的影响——以《灵魂与肉体的戏剧》为例[J].北方音乐,2020,06(12):17-18.
“巴洛克”一词源自葡萄牙文,原指形状不规整的珍珠。评论家曾用该词来嘲讽当时建筑物上的一些新奇怪异的装饰风格,随后人们发现在美术、音乐等其他领域也出现一些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和谐匀称、舒缓流畅的传统风格相违的,追求炫耀、张扬等不规范的倾向。因此,“巴洛克”一词逐渐成为了同时代包括建筑、美术、雕塑、音乐等各领域艺术风格统一的代名词。许多音乐人士认为歌剧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贡献,从这一时刻开始,音乐形式在各个方面开始走向更为细化和分层的局面。在乐队规模和空间音响形态上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教堂艺术(宗教音乐)、剧院艺术(歌剧)和室内音乐开始各自独立发展(尽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从未中断),教堂艺术和剧院艺术都向着越来越庞大的音响形态过渡。
一、巴洛克时期歌剧的产生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人们在思想和个性方面获得解放,艺术的风格也开始形成多样性的特点。大约在1600年至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里,欧洲的文化领域中出现了一种当时十分新颖的艺术风格——巴洛克风格。虽然巴罗克时期的这一百五十年中不同国家在音乐创作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但在总体上也显示出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可概括为:(1)音乐从中世纪的教会调式体系中得到新的衍生和发展,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大小调和声体系;(2)和声功能的调性音乐观念是以“通奏低音”的创作方式和演奏方法呈現的;(3)器乐曲中音乐主题的陈述和发展是以连续不断、贯彻发展的古二部曲式为特征的;(4)音乐的旋律线条连绵不断,节奏律动鲜明、执拗;(5)音乐的对比是以乐曲段落间的强弱对比形态呈现的(所谓阶梯式的力度);(6)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大型综合性声乐体裁以及奏鸣曲、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等器乐体裁得到了确立和发展。
因此,对于该时期音乐的特征,不能简单从“巴洛克”词源中去寻找和探求。该时期的音乐既有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不同的特征,即追求强烈的感情、明显的对比和动力,有着与其词意相近的含义(这种倾向在巴洛克初期的作品中较为突出),但是该时期尤其是该时期后期作品中,又具有明快、流畅、柔和的特征。
巴洛克艺术的产生是和当时欧洲的政治形势紧密相联的。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萌芽和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政治与思想意识的转变。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和1648年的英国革命代表着资产阶级势力的逐步发展和壮大,这一切都预示着旧时代的即将结束和新时代的即将到来。政治上的变革对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巴洛克艺术即是在这种影响下产生的。许多宫廷拥有一个乐队和一个小礼拜堂的唱诗班,人数依其财力而定,少则十几人,多达七八十人,有的还雇佣一些能唱歌剧的著名演唱家。教会对音乐的需求也很大,一般教堂都有管风琴和唱诗班,有的甚至有乐队。市民的音乐生活逐渐增多,各地兴起音乐社团、业余俱乐部等。这一时期从音乐的内容倾向性到形式和风格,较之文艺复兴时期有着明显的转变,音乐艺术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出现了早期的歌剧;巴赫创立了用音乐概括哲理和刻画心理的形式,在作品中他以精湛的创作技法、卓绝的复调艺术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内容,为西欧音乐的发展打开新纪元;享德尔则以他壮丽、宏伟、充满戏剧性力量的清唱剧和歌剧闻名于世。
1600年,出现了单声乐曲,即一名歌手在伴奏下演唱。它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表明音乐的织体形式从几个同等重要的旋律而构成的织体转向由单一旋律支配的织体,即复调音乐转移到主调音乐,而这种转变经历了漫长时间的酝酿。最初的歌剧产生在十六世纪末意大利的弗罗伦斯的进步的文艺知识分子中:诗人里努契尼、歌唱家兼作曲家培里和卡契尼、琉特琴演奏家维青佐、加里雷等都是最早热心意大利歌剧艺术的青年,他们经常在一个名叫巴尔第的艺术爱好者的家里聚会,成立了一个小组。在这个小组里,他们谈论艺术理论问题并且付诸实验。他们的主要意图是要综合音乐和戏剧,加强其艺术感染力。他们受到文艺复兴思想的启发,向古人学习。古代希腊人写的诗、剧和音乐的密切结合,使他们心向往之。因此,他们决定向复调音乐进行斗争。他们认为复调音乐歪曲、遮蔽了歌词。小组的成员卡契尼在他的声乐曲集《新音乐》(1602)的序言中,特别引用了柏拉图的话——“音乐中语言第一,节奏次之,声音居末”作为理论的根据。卡契尼的声乐曲集《新音乐》中的单声部“牧歌”和“咏叹调”都是对声音的新风格的尝试,和当初产生的歌剧有着密切的、直接的联系。卡契尼的“牧歌”和“咏叹调”是用数字低音伴奏的独唱歌曲。对于歌剧来讲,仍然是一种准备。歌剧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意大利最初的一部歌剧是培里根据里努契尼的脚本所写的《达芙妮》,1597年在柯尔西的宫邸演出,一时轰动弗罗伦斯,可惜这部歌剧的音乐并没有保存下来。稍后,在1600年,却有三部完整的歌剧乐谱遗留下来:弗罗伦斯的作曲家培里和卡契尼各有一部根据里努契尼的同一脚本所写的《优丽狄茜》,另外还有罗马演出的道德剧《灵魂与肉体的戏剧》(卡瓦利埃利作)。
培里的《达芙妮》从内容上看,这个歌剧取材于古代希腊故事,歌颂爱情和艺术的力量,其中也配合了一些歌曲性质的曲子,也用了合唱。但是在这最初的歌剧中,这种新的带伴奏的单声部的声乐曲都是主要的、新生的东西。在意大利弗罗仑斯产生了新的音乐戏剧体裁,最初并不叫“opera”,而是叫“drama permusica”。
意大利歌剧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不只限于在弗罗仑斯一个地方,罗马和威尼斯都是十七世纪意大利歌剧艺术发展的中心地。因为各地环境不同,发展情况亦有关异。例如上面提到过的卡瓦利埃利的道德歌剧《灵魂与躯体》,虽然也是歌剧体裁,是新型的单声音乐的尝试,而且也和弗罗仑斯的歌剧一样,是在贵族宫邸里演给少数人看的,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区别在于卡瓦利埃里的道德歌剧的内容在实质上是和人文主义思想背道而驰的。《灵魂与肉体的戏剧》是寓言性质的戏,剧中人代表抽象的“灵魂”和“躯体”,以它们之间的斗争为题,宣传宗教思想。显然这是教会对新兴歌剧体裁的新的利用,也是一种对抗。卡瓦利埃里借这样的题材所发展的声乐风格当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卡瓦利埃里式的歌剧后来并没有得到发展,因为它太脱离生活了。
二、巴洛克时期歌剧音乐特征——以《灵魂与肉体的戏剧》为例
巴洛克音乐作品的节奏一般都是每首乐曲自始至终保持基本一致。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大体采用两种节奏方式,即:严格划分节拍的节奏型与无节拍的节奏型。作为一对相互对比的形式,如托卡塔与赋格,宣叙调与咏叹调等。
巴洛克音乐的力度变化是突然的、梯形的,如同从一个台阶踏上另一个台阶那样,只有强或弱,没有渐强渐弱。这是因为当时的乐器如管风琴、羽管键琴做不出渐强渐弱的效果。
巴洛克音乐的织体以复调为主,一般两个或两个以上旋律为最常见,其中最高声部和最低声部越来越重要。晚期巴洛克作品有时为了对比的需要,往往有复调织体与主调性的织体的转换,不过,这要看作曲家的兴趣。例如亨德尔常用复调与主调性织体的转换,而巴赫则多用复调织体。
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段巴洛克的乐曲大多数是情绪单一的,每首作品往往只表現一种情绪,从头至尾没有变化,这是一个总的特点。不过,17世纪的作曲家开始在音乐中更多地注入情感(注意:当时所谓情感的表达.并不是艺术家个人的情感.而是一种普遍意义的情感),还从音乐的各种素材入手进行了探索和试验。
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特有的标志特征,它的产生也促使了和声学的诞生。意大利歌剧歌剧艺术在意大利产生并逐渐遍及欧洲各国,这是巴洛克时期音乐最耀眼的亮点之一。巴洛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最高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通奏低音”的应用。通奏低音流行了一百余年之久,因此有人称巴洛克时期为通奏低音时代。第一个提出通奏低音这个名词的是维亚达纳,1600年最早运用通奏低音的乐谱出现,如卡瓦里埃利的《灵魂与肉体的戏剧》。罗马是当时意大利歌剧发展的另一个中心,罗马歌剧的产生也同时受到佛罗伦萨歌剧的直接影响。罗马歌剧与佛罗伦萨歌剧相同之处是两者都具有单音的朗诵风格,不同之处主要是在歌剧的选材上。罗马歌剧选材于宗教内容,剧中的人物都是些脱离生活的抽象物。从歌剧的整体内容来看,它的寓言性较强。罗马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瓦利埃利(1550-1602),其代表性歌剧作品是《灵魂与躯体》。卡瓦利埃利也写了牧歌和田园剧等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罗马歌剧对17世纪歌剧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部戏的主要角色是寓言式的象征——时间、生命、尘世、享乐、理智、灵魂、肉体,但是如果要看原版的序言就很清楚,这部作品要像歌剧那样上演,有布景、舞蹈等等。这部作品是歌剧,内容当然是宗教性的,但它和其他佛罗伦萨歌剧一样是舞台剧,它是流行时间不长的宗教戏剧的第一部,后来就被现代的清唱剧所吸收。可以看出,罗马的歌剧和弗罗仑斯的歌剧走的是完全两样的道路,在思想内容上如此,在表演风格上也是如此。
三、结语
由于早期的歌剧创作基本上处于歌剧艺术的探索阶段,因此,佛罗伦萨艺术家对歌剧的主要贡献不在于他们的歌剧创作本身,而在于他们提出了一个艺术思想,这就是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为深刻、戏剧性地揭示人的情感、思想、行为服务。巴洛克时期的成熟歌剧,更多地发展了早期歌剧的这些艺术思想;在音乐方面,佛罗伦萨的艺术家要把音乐从中世纪复调风格中解放出来,恢复古希腊单音风格,从以后音乐史的发展来看,这一思想一方面无助于音乐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主调音乐风格的形成,并为它的广阔发展提供了思想来源。
参考文献
[1]陈丽娜.论歌剧中人物的塑造——音乐塑造能力和表演塑造能力[J].歌剧艺术,1998(1).
[2]蒋一民.音乐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125-126.
[3]刘志明.西洋音乐史与风格[M].台北大陆书店,1981: 151.
作者简介:杨娟娟(1979—),女,黑龙江省肇源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声教学与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