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
旅游业是世界经济当中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统计,全球一季度跨境游规模同比下降22%,预计全年下降58%~8%,损失9100亿~12000亿美元,威胁1亿~1.2亿个相关工作岗位。其中亚太地区受损最重,全年入境游人数将下降42%,北美和欧洲次之,分别下降40%和39%。
旅游业是对全球就业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之一。过去五年来,旅游业贡献了全球GDP的10.3%和新增就业中的四分之一。旅游业瘫痪不仅会给本行业带来巨大损失,还将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供应链工作岗位大量流失。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优惠贷款、税务减免、资助旅游营销活动和发放旅游电子优惠券等方式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各大旅游公司也在积极自救,开拓创新,逆境求生。
随着疫情缓解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带疫解封”,旅游业将从冰封期逐步过渡到解冻期、复苏期和增长期。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预计,旅游业将以缓慢、谨慎、分阶段、不同步的形式回归。首先在国内市场以“短途旅行”方式进行,然后再拓展到近邻国家和地区,最后才是跨大陆旅行。从地区看,亚太地区将率先复苏,欧洲则随着边界管控松动和重新开放迎来解冻期;从空间看,本地游→周边游→国内游→国际游依次展开;从时间看,2020年第四季度旅游业将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为主要恢复期,2023年之前恢复正常水平;从游客类型看,35岁以下的年轻人将成为首批再次开始旅行的人群。
一是智能化旅游成为热点。各旅游企业和景点积极创新,利用油管、脸书和相片墙等平台开发网上虚拟旅游。各种线上游、云游、直播火爆。迪斯尼公司推出disney+流媒体平台在欧洲七国同时上线,播放量激增;南非野生动物园开发“野生动物直播游”,收视率激增;英国旅游公司ThomasCook开发云旅游产品,实现190%的营收增长。我国故官、布达拉官等旅游胜地推出的网上直播活动也受到国内外网友追捧。虚拟技术在疫情之下进入加速发展期,广泛使用于旅游服务、饭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二是清洁防疫“安心游”成为新常态。这场疫情将是旅游业的一个新转折点。疫情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游客将更多选择公共卫生有充分保障的旅游目的地。酒店无接触式服务、娱乐设施保持社交距离、加强清洁和采取防护措施等将常态化。美国旅行协会近期推出旅行“新常态指南”,规定公共场所需保持社交距离,营业部门要为游客提供“非接触式”服务并制定专门的防疫计划,实时掌握工作人员身体状况,建立符合美疾控中心规划的应对流程,等等。
三是创新型高品质产品更受青睐。高星级、重体验的高端产品异军突起。据调查,我国国内在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出游的人们更关注品质,预定酒店中的四星、五星级占比达55%,跟团游和自由行用户80%选择了精品团和私家团。很多景区也在有针对性地积极研发创新型旅游产品,努力提供高品质和定制化的服务。
我国内旅游消费潜力巨大,2019年国内游人次达60.1亿,占全国旅游总人次的95.2%。应进一步挖掘国内旅游消费市場,在加强安全防疫的同时推出有针对性扶持政策,积极推动旅游业复苏。同时加快发展虚拟旅游市场。借助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以推广,面对国内外开发虚拟旅游产品,同时加强与国外旅游公司的战略合作,不断提升自身旅游产品的国际化、智能化水平和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快“智慧景区”建设。通过“云平台”为景区网络实名购票和前置分流提供支持,通过线下布置取票机、智慧闸机等设施让游客体验现场秒入园、行程智慧化等服务,同时实现智能测温、人脸识别、分时入园、削峰填谷等需求,促进景区旅游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