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梅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浙江宁波315211)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经济产业,随着消费需求日益增大,纺织服装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宁波市是纺织服装的生产和出口大市,纺织服装业在其工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改革开放后的4年间,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稳定发展的转变过程.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人民币升值,世界需求变动以及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使宁波的纺织服装行业的优势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在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2018年服装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上,宁波共有9家服装企业上榜;从百强榜榜单看,虽然宁波上榜企业名次上有所升降,但上榜企业数量总体变化不大.自2010年以来宁波连续多年都没有新品牌上榜,这也反映出宁波服装企业存在发展乏力的隐忧.宁波的纺织服装企业急需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实施内涵化发展,从而超越现有粗放式的发展格局,实现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9年5月10日,在宁波市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郑栅洁发出动员令,即打造宁波“246”产业集群,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宁波力量.在“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区块中,纺织服装产业赫然其中.建设宁波纺织服装千亿级产业集群,人才因素是产业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是实现宁波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目标成功与否的关键.充分的人才配备资源,是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研发创新的人才保障.如何在传统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区域产业中完成人力资源的优化任务,实现集时尚、互联网、智能制造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化为一体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促进产业发展已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
在目前的宁波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阶段,通过现状考察和评估,分析产业人才结构及引领水平等人才开发方面问题,以及阻碍推动升级的因素.
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与行业日益更新的市场资讯、产业运营模式的快速提升及需求前沿很不对称[1],主要原因是缺乏设计型、管理型、品牌建设型人才.根据对规(限)上企业统计情况看,从2016年到2018年,宁波纺织服装产业人才从22.88万人减少到19万人,减少了16.96%,纺织服装产业人才总体呈现负增长,大大落后于全市人才总量提升幅度(见表1).
当前,企业缺乏软硬件知识的高级人才的状况显著.从学历、类别、职称3个层面对当前纺织服装产业人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产业人才学历增长比较明显,大学本科以上的人才占比从2016年的7.97%增长到2018年的9.56%,人才素质总体提升较快.从人员从事的岗位看,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一直在18%左右,而经营管理人员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在产业转型中人才引进培育更侧重于生产、营销一线,并着力减少中间管理层级;另外,由于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故设计、制造专业的人才和营销人才需求量很大且企业普遍感觉高层次人才招收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实施人才引进机制的结果差强人意,虽然纺织服装产业人才结构有所改进,但是高层次人才需求较大,引进人才的持续跟进与人才量化考核等方面存在问题[2].
表1 2016—2018年宁波市规上纺织服装行业基本情况Table 1 2016—2018 basic situation of Ningbo’s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on planning
宁波纺织服装产业人员平均创造价值呈现逐年提升势头,这些价值的提升不仅得益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而且还得益于一批具有技术、学历人才的引进,如太平鸟集团通过高薪聘请名设计师,联合高校成立设计研发小组,在国内时尚领先城市设立时尚研发设计中心等[3],实现以人才集聚带动企业转型,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分析纺织服装产业人才作用,本课题组还把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与国内其他14个城市进行了对比(见图1,其中数据来源于2018年统计年鉴).
图1 各纺织服装产业主要城市人才对比数据Fig.1 Comparison data of talents in major cities of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从图1可见,虽然宁波纺织服装产业从业人员位居国内前三,仅次于广州、上海,但从人均创造产值来看,却位于倒数第三,仅高于珠海[4].通过对产业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服装产业统计口径中,虽然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的产值较大,但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较多,人均产值不高,从而导致人均产值与其他城市相比劣势显著,宁波纺织服装产业人才引领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图2 微笑曲线Fig.2 Smile curve
研究纺织服装企业营业收入(因变量)和不同人才结构(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建模数据选取了5家创新能力强、产品多样、贴合市场潮流的有代表性的不同区域、不同人才结构的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且这5家企业均以纺织服装为公司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数据(以2011—2018年(或自上市起)的年报数据)建立Pearson相关性分析模型,具体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其中:企业歌力思没有“初中及以下”的人员,因此将“中专高中”和“初中及以下”两列合并,作为低层次人才;另外,将“硕士及以上”作为高层次人才.
为了更好地反映人才结构在各家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本工作进一步对数据作预处理,用员工总数x1作为基准,各层次结构人才的相对基准的比值Xj(j=1,2,4)作为随机变量来计算“营业收入”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系数rj:
式中:
Cov(Y,Xj)为Y与Xj的协方差;Var(Y)为Y的方差;Var(Xj)为Xj的方差.数据分析如表3所示.
表2 纺织服装样本企业营业收入与人才结构数据(2011—2018年或自上市起)Table 2 Business income and talent structure data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sample enterprises(2011—2018 or since IPO)
表3 纺织服装样本企业营收与高层次、低层次人才占比等各列数据相关性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venu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sample enterpris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high-level and low-level talents
针对企业凤竹纺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研发费用与营收呈负相关,可以发现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0%以上,低层次人员占比大,使得研发投入起不到预期作用,反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也反证了人才是企业第一生产力.
进一步,本工作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必须坚持文化的“群众性”这一根本原则,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来研究企业各个因素与营业收入直接的关系这里选取了“高层次人才占比”“低层次人才占比”“研发费用”和“销售人数占比”这4个因素对“营业收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这里k=4,n为海澜之家、九牧王、太平鸟、凤竹纺织和歌力思这5家企业的年报的统计年数,分别为4,7,3,8,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其结果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一致.以企业九牧王为例,其回归的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企业九牧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Fig.3 Joeone’s results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
上述相关性分析表明:纺织服装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量及利润率受人才结构层次影响,与高层次人才占比、创新研发及销售投入成正相关,与低层次人才占比成一定的反比.
研发创新人才是提高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吸引和利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拥有国内外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的人才.功能性产品开发能力是实现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功能性产品开发需要的是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注重功能性产品市场研究,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力度.研发创新人才团队素质要素分析如图4所示.
图4 研发创新人才团队素质要素Fig.4 Quality element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on talent team
产品设计是服装品牌的核心内容,设计人员是服装生产的基础和骨干力量.世界纺织强国意大利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重视品牌,赢在设计”.服装产业设计团队可分为2个系统,即企业内设设计机构和专业设计公司,将这2个系统设计人员结合,形成特别重视设计的氛围,使设计成为时尚潮流的风向标[5].
创意设计人才建设对服装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创立具有现实意义的本土创意设计风格,提升创意设计人才的整体水平,将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进行宏观调配与整合[6],力争成为国内设计的代表.市场选择与定位分析如表4所示.
时尚品牌管理人才是产业立于世界之林的潮流力量.什么是时尚品牌?它究竟是一个公司、一位设计师、一系列商品还是单一的生产线?事实上,时尚品牌可能是上述内容的任何一种.时尚品牌是涵盖了公司、设计师、系列商品、单一生产线的一系列内容[7].做好时尚品牌的管理,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更大程度地创造品牌价值.时尚品牌管理人才不仅要对产品有清晰的定位,还应通过对消费者的定位来寻找市场切入点.在品牌特色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方为立足之本.时尚品牌管理在产业保持设计与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应以中国5千年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用文化自信与时尚自信打造更强的民族品牌.
品牌宣传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8].这既需要新闻媒体人才,又需要有专门的策划人员对品牌进行形象宣传,讲好品牌故事.宣传人才类别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品牌宣传人才Table 5 Brand promotion talents
产业内的利润最大的环节是销售流通环节,以在某一类型销售模式领域内掌握较高销售水平的专家型销售人才组建销售团队至关重要.现代企业的销售人才是开拓市场的先锋力量,是企业形象的重要代表,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9].优秀的营销人才必须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精力充沛、勇于开拓,不仅需要熟悉企业知识,掌握企业历史背景、经营理念、产品结构、品种系列、技术水平、设备情况、服务方式以及发展前景等,还需要了解公司的销售情况以及在各地区的销售网络和善后的能力,营销人才是产业开拓市场的先锋和守疆卫土的保障.市场营销人才类目分析如表6所示.
表6 市场营销人才Table 6 Marketing talents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建设时间长,涉及产业面广,需要我们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借鉴经验,分解落实举措,立足于宁波实际情况,有序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紧缺型人才建设工作.
根据纺织服装产业战略规划,分级制订详细的纺织服装产业人才计划,按照人才需求的轻重缓急,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紧缺型人才的招聘引进[10],特别是创新研发型、时尚设计型、市场营销型、品牌建设型等各类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人员.完善各类人才引育办法,制定出台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工作(生活)津贴政策,按层次和类别重新明确补助对象,扩大享受范围,优化补助额度.
加大本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人才培养的力度,把人才培养模式放在产业升级发展的主体位置,是真正实现产业的持续化整体化运转提升的根本.制定《纺织服装企业实用人才评价暂行办法》,针对创新研发、设计、高端定制等企业紧缺人才,评选一批“甬城金匠”“甬城银匠”等工匠大师[11],实施“青年英才”培养工程,沿用传承名家名匠“学徒制”,发扬纺织服装企业“匠心匠艺”的行业情怀.产业技术的专业化持续提升是行业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人才的持续不断的专业化跟进及提升是产业刚性条件.
建议对引进产业高端人才给予最高600万元的资助,对企业引进人才入选国家、省“千人计划”、市“3315计划”的,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100,50万元的奖励,对列入计划的企业5年内给予一定年限和额度的贷款贴息.对机构或个人推荐纺织服装产业人才项目落户宁波,并入选国家、省“千人计划”,市“3315计划”的人才,分别给予30万奖励.具有国际一流水平,能引领本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产生重大效益的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并给予最高2 000万元的资金资助;对符合条件的海内外高端创新人才团队按A,B这2类分别给予100,50万元资助;特别优秀的实行“一事一议”,并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金资助.
创新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千人计划”“3315”项目申报、评价、培育及监督的市场运作模式,出台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新政.加快推荐纺织服装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培训经费补助.对纺织服装企业参加由组织人社部门组织(推荐、备案)的境外考察、培训、招聘,给予最高5万元的资助.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加强与海外服装类、设计类名企在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创新合作,将知名企业常态化联系机制项目化,充分发挥民间商会、知名展会的平台作用,加强人才和科技项目的交流对接.
鼓励纺织服装产业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并给予配套资助[12];对建立国家级(省级)纺织服装类学会服务站给予配套资助;对建有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且有在站博士后的纺织服装企业,给予科研和培养经费资助;对出站后留甬的博士后给予一定额度的安家补助.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企业专家工作站、教授(专家)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海外人才工作站、人才使者等引才作用,并视情况给予工作经费补助.
可见,纺织服装产业人才结构层次与企业营收总量、利润总量及利润率成正比,与高层次人才占比、品牌知名度、创新研发及销售投入成正相关作用,与低层次人才占比、研发缺位成负相关作用.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当今贸易环境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要保持和提高产业的持续动能和国内外竞争力,政策扶持、因地制宜、优化人才结构是当务之急.人力资本以及人才结构优化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终极目标,对于振兴纺织服装产业有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