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荣国
在《关于当代中国书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和愿景》一文中,陈振濂把“当代中国书学研究”归纳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书学“学习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书学“学术时代”以及新时代的书学“学科时代”三个阶段。“在‘学术时代’我们将书学研究的重点,从资料对象逐渐转换为研究方法,注重书学整体架构的搭建和分支的衍生,我们希望看到对材料演绎生发角度的不同,进而达到研究角度的多元化。”[1]但到了“‘学科时代’,意味着今后我们的书学研究者不会再有细致的领域固化和分类专攻自划疆界,而是通过掌握书学理论的各种研究方法、思辨模式,来构建书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学术群聚的现象,开启‘学派时代’”。[2]
陈振濂的这一“愿景”充分说明了书法的“学科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尽管包括他在内的一批书法家、研究者不遗余力地著书立说并积极推进。[3]事实上,直到现在书学仍然艰难地走在“学术时代”,即开始有了框架、核心主题和分支研究,比如“书法学”旗下的“书法史学”“书法美学”“书法技法”“书法创作心理学”“书法社会学”“书法形态学”等。而各种独立的学术分支交互发展,形成独特的“书法学”学科体系的“学科时代”却依然任务艰巨,路途漫漫。
刘宗超认为“书法学”学科建设至少包括20个分支,即书法史学、书法哲学(书法艺术原理)、书法美学、书法评论、书法比较学、书法分类学、民间书法学、书法文献学、书法教育学、书法管理学、书法心理学、书法伦理学、书法文化学、书法社会学、宗教书法学、书法考古学、书法经济学、书法市场学、书法传播学、书法环境学等。“‘书法学’要想在国家‘艺术学’学科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以上20个分支学科都要有一批研究力量,有合理的人员构成和学术成果才行,而目前的学科建设依然任重道远。”[4]无疑,这是一个工程浩大而学科体系相对完备的“希望工程”,暂且不谈以上20个分支的建设与完备,姑且套用一级学科文艺学(文学)一般认为的“三个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5]为“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批评”,书学研究最为凸显而有成就的学科也就仅有“书法史”,“理论与史论仍然差距悬殊”[6],“尤其是书法批评依然是书学发展的软肋”[7]这一趋势在《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论文分类统计》(见表1)[8]中可窥一斑。
以上“书法学”学科的整体失衡状态,充分说明“缺乏学科体制支撑与引导,并对其抱有学科偏见”[9],“书学研究的‘学科’意识不强,学科队伍建设不均衡,缺乏有效的全国性的学科规划”[10]。
表1: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论文分类统计
在“书法学”学科建设中,人才是关键。目前成就最为突出的是书法史,而此成就的取得却多依靠于文、史、哲背景出身的书法家,比如丛文俊、黄惇、朱关田、曹宝麟、邱振中、华人德、陈振濂、侯开嘉、朱以撒、周俊杰、李一、刘恒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知名高等院校、美院,从事书法本科、硕士、博士的教学与书法研究工作,“随着这些学人的渐次退休、年高,今后的学术研究不乏令人担忧之处”。[11]他们虽然培养了一批书法研究者,但到目前为止还难以成为“书法学”学科建设的主力军。毫无疑问,现在书法学科建设的重任落在了一批中年甚至青年学者身上,20世纪60年代左右出生的书法创作者、组织者、教学工作者虽不乏文、史、哲背景出身,但其国学素养似乎难与老一代抗衡;“70后”很多为书法或绘画科班出身,其文化底蕴堪忧。毋庸置疑,这批中青年现多在重要学术机构、高等院校等扮演着研究者、师者身份,不仅是“书法学”学科建设的实践者,还是重要的引导者,甚至是青年学子的人生榜样和精神导师,对书坛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如何使他们进一步自我完善并成为学科建设的生力军,扭转当下学科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不强和专业能力不精等局面,是摆在当下的重要任务。
“书法学”学科建设人才匮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书法学”各分支学科人才严重不均衡。就“书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而言,现有的书法理论家、书法批评家、书法教育家等均屈指可数,即便是书法史家,真正被学界高度认可的卓越者也寥若晨星。二是现有的重要书法研究者的知识缺陷造成了自身“供血”不足,从而对学科建设的健康推进难以提供高效的“动力源”。换言之,他们对“书法学”学科建设的实质性贡献率并不能令人满意。美院、高等院校的本科任课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存在以下情况:一是史论胜于实践者,他们多是美术史论、文献学、文字学、美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但疏于书法史论的精研和实践探索,因缺乏该领域的深厚学养而导致认知短板,其研究结果难免有失客观公正,有隔靴搔痒之弊;二是书法实践与史论严重脱节者,他们多沉溺于书法创作的自娱体验,而缺乏学理上的升华,在教学上强调“技”的表达而疏于“道”的传授,对后备人才的有效培养大打折扣,在限制自身成长的同时也制约了对“书法学”学科的建设;三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者,这类人才多是经过了严格的博士阶段的学术与创作的双重训练,既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厚的学术修养,能文能武。目前这类人才虽未真正达到技道双修,但潜力巨大,后劲勃发,正成为“书法学”学科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但需要长时间的能量积蓄。
应该说,学术与创作不能互相生发、不能同频共振是导致“书法学”学科建设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学术研究文章难做,也难懂,搞书法创作的看不懂,不愿看。除展览现场的吹吹捧捧之外,理论研讨会很少有国展创作者参加,似乎成为见怪不怪的现象。这暴露出了技术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含而不露但又相当深刻的冲突与矛盾:一种倾向是忽视感性的空洞材料积累或理性思辨;另一种倾向是忽视艺术研究的理性,片面强调艺术感性,这些现象在当下都有所表现……一些书法论文不关书法本体,不关书法发展,不关书法创作,让人感觉到不搞书法的也能写那类论文。这样就慢慢把理论孤立起来了,划了小圈子,丢了书法本身和广大受众(人民)。”[12]这种现象在当下很普遍。譬如,众多书者对“二王”书风过于膜拜而忽略了书法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往往打着“承古出新”的旗帜游弋在“雷池”之中,更遑论在文化史、书法史等宏观视野下,在历史坐标的定位中进行创新性探索了,结果导致了“二王书风遍天下”的奇观。基于这种“渐变式”思维模式的书者,当面对“跨越式”“变异式”的书法创作时,却因其超越了自身的审美认知而被漠视或嗤之以鼻。“沃兴华”们的书法作品被普遍视为“丑书”便是例证。同样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书法研究者就犹若只乐此不疲于食材施肥、运输等舍本求末环节的“大厨”,却置若罔闻于食材的属性、烹饪技术等本体探究。
概而言之,目前书法界整体似乎是一片繁荣景象,从事书法实践和研究者也不乏其才,但从学科建设角度来看,真正能扛鼎者却又屈指可数。这既是当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同样也折射出中国书法人才培养体系的缺陷。
倪文东等研究者在《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中指出了书法教育的现状:“发展迅速、特点鲜明、办学层次多、教学方法活。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主要是学科不明确、专业基础薄弱、缺乏统一规范、招生与就业脱节、师资力量不平衡、教学和培养机制不完善等。”[13]
书法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由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构成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书法专门人才,为书法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但就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而言,依然缺乏合理性。金丹在《折射当代书学研究的现状》中指出,十一届书学讨论会的1000多篇投稿,“可以说这是全国书学研究目前一个总体水平的反映,作者中书法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人群占据了主要比例,这是近年来书法研究生大规模招生的显露,也是书学研究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的一种表现,这也可能是将来研究的一种趋势。投稿论文内容涉及史学、理论、技法与教育。史学研究的水平近年呈上升趋势,理论研究的论文也渐有起色,而技法与教育类论文在其中显得最弱,富于创建者较少,大多停留在简单的叙述层面,不能尽如人意”。[14]由此折射出人才培养的弊端:其一,专而不博、专而不精,导致所培养的研究者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难免导致以偏概全甚至指鹿为马;其二,感性与理性不统一、理论与实践不统一,导致重技而轻理,重术而轻道,这正是如上所言的“技法、教育类论文大多停留在简单的叙述层面”之根由。
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课程设置的不均衡。当下书法专业更多关注书法实践和书法史,甚至书法美学、书法理论、书法批评等重要课程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浅尝辄止,就更不要奢谈文字学、美学、哲学等相关课程了。据悉,很多书法专业硕士、社会工作者和教师多热衷于技法训练和参赛,真正静下心来吃透书法史和书法理论者寥寥无几,有的甚至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学术性文章。二是实践类书法专业培养过分强调“肌肉训练”,对专业理论和文化素养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结果与国家或省市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导向密切相关。例如,学位论文由于强调创作体会,导致不少同学“自说自话”,论文缺少基本的思辨性、逻辑性和学理性。三是不同院校培养目标的趋同性。现有的专业艺术院校、师范类和综合型大学开设的书法专业尚未真正因地制宜,制定自己特色鲜明的培养目标。虽然说“这三类院校各有特色,而专业设置方面也不尽相同,特别是针对硕士及其以上学位教育各大院校专业设置及培养方向侧重各有不同。综合类院校书法教育……旨在培养综合型书法人才;师范类书法教育……主要培养能够进行书法教育、理论研究的专门型人才;艺术类院校书法教育……培养优秀的书法艺术人才”。[15]但实际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不少综合型和师范类大学不同程度地仿制专业美院书法专业的课程设置,试图把培养书法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见表2)。四是国家对专业的设置缺少统筹规划。“书法学”学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让其全面健康地发展,如何合理有效地布局,国家在尊重学校自主办学的过程中也要有所作为,进行通盘考虑,提出指导性意见。比如师范类书法专业就要加强书法教育学科的建设,既注重人才的创作实践培养,又要注重理论修为,更要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书法教育学、书法心理学、书法教材教法等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培养真正能够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而非以培养专业的书法家为旨归。当然我们十分欢迎受教育人员能达到书法家的专业水准,然而,现存问题是:本科、硕士、博士的课程设置没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无法做到有效衔接,“因此设课必须服从高等教育中学科建设的需要,不能因人设课,会什么上什么,以免造成长期的教学缺憾”。[16]
表2: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篆刻方向”专业课程设置
当今社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国保守的农业社会使文化传承轻而易举,那时外来文化的侵略因传媒的有限而显得力不从心,而今的强势文化侵略愈演愈烈,科技时代使人接受各种新潮文化不费吹灰之力。诚然,今天中国人受教育的面广了、学历高了,但精通传统文化者却越来越少。作为日常生活书写常态的书法生存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书法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其一。
其二,书法人才培养追求短时性与功利性。从生源而言,当下书法后备军的文化基础极其薄弱,从艺似乎只是升学的一条捷径,而非兴趣使然,更别说作为终生追求的事业了,这与前人的心态和动机已有天壤之别。就培养目标而言,也过分功利化和实用化,以就业率为目的,以参赛获奖为指标,追求短期利益,忙于办展与交易,急功而近利,心浮而气躁。当然,这也是文化生态遭受破坏的恶果。因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丰厚土壤正逐渐变得贫瘠。以前艺术家创作艺术品虽不同程度地参与艺术市场,却以自娱为主,况且那时的艺术市场是比较稚嫩的,而今却是艺术商品化时期。以前从事“精英文化艺术”者虽沾染商品习气,但大都是学养深厚的饱学之士,对艺术的追求依旧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全部。就书法传媒而言,追名逐利者多多,或虚假宣传,或索取高额费用,失去了媒体应有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这不仅为书法研究者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精神压力,导致不少研究者放弃了学术研究,而且助长了不正之风。
其三,缺少公平合理的评价和制约机制。在人事或职称考核中,由于对研究者、从业者进行指标量化,比如要在核心、权威期刊发表多少学术论文或参加多少“国展”,等等,导致了重短效而轻纵深性可持续发展的“恶果”。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在这种生态下,书法界出现了各占山头、分疆划域甚至相互打压的各路“英雄好汉”。宽松、平等、和谐的批评环境也似乎成了奢求,研究者为在业界生存,多唱赞歌而少批评,甚至一味鼓吹。目前,尚未有书法批评茁壮成长的良田沃土和阳光雨露,其累累硕果的采摘还时机未到。
无疑,“书法学”学科建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得以健康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注释:
[1][2]陈振濂.关于当代中国书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和愿景[J].中国书法,2018(2):143.
[3]陈振濂.书法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4][8][10][11]刘宗超.全国书学研究状态的集中展示——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评审综述[J].中国书法,2018(2):147.
[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5080-5081.
[6]叶鹏飞.当代书学研究队伍重新检阅——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评委笔谈:理论与史论仍差距悬殊[J].中国书法,2018(2):151.
[7]王伟林.当代书学研究队伍重新检阅——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评委笔谈:让书法批评热起来[J].中国书法,2018(2):153.
[9]姜寿田.当代书学研究队伍重新检阅——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评委笔谈:倡导书学研究的多元化[J].中国书法,2018(2):153.
[12]刘宗超.全国书学研究状态的集中展示——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评审综述[J].中国书法,2018(2):148.
[13]倪文东,陈思,高文兴,杨杰,李伟.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书法,2016(2):4.
[14]金丹.折射当代书学研究的现状[J].中国书法,2018(2):156.
[15]刘川,李冰林.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现状[J].中国书法,2016(12):38.
[16]丛文俊.书法研究与学科建设[J].中国书画,2005(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