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0-07-09 03:16
现代英语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英语课程思政

易 平

一、 引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自古不仅答疑解惑,更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课程教学中有机植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 相较于专业课程,面对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对青年学生的三观可能造成的冲击,公共英语的课程思政建设更具紧迫性和挑战性。 一方面,公共英语教学需要延续其课程独有的文化性和国际性,以中外人文知识及世界自然人、事(People and Issue)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发挥育人功能,公共英语教学以家国情怀、职业素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意识涵养学生“三观”。 近几年,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就新时期课程思政引发了诸多思考,大多数教师已具备一定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在教学中或多或少履行了思政,部分教师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课题研究,课程思政已然成为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风向标。 但具体到思政方法和思政效果,不少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还流于形式,说教痕迹严重,不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思政效果不佳。 在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有效性等方面,还需要广大教师进一步的深入、细致的探讨。

二、 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内涵

“后方法时代(The post-Method Era)”的外语教学观认为,外语教学是多因素联动的结果,外语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外语水平的提高),而且重视学生的素质与品格、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以英语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依托,通过课堂教学、学习评价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劳动精神、抵制拜金主义、提升职业素养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 作为公共基础课,公共英语协同其他课程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育人管理,服务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区别于思政课程所涵盖的党性理论教育、法律意识等刚性、显性思想教育,公共英语的课程思政更为隐性和柔和,在思政方法上要讲求艺术性,忌强行植入,尤其不能“无中生有”,即思政元素必须基于教学内容进行挖掘,要把握好量和度,要将育人有机融合于教学活动中,不能将思政教育和外语教学看作“两张皮”。 针对高职学生的专业特色,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要兼顾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职场竞争力等方面彰显职业引领。

三、 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有效教学实施与路径

(一)有效思政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提出了有效教学理论(Effective Teaching Theory),发展至今,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是判断教学有效性优劣的依据。 教学效率高、结果优、学生体验佳的教学活动为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内涵为“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其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即学生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以有效教学理论为依据指导教师提高思政能力,优化思政效能,对于使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走向深入具有积极意义。 依据该理论,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是否“有效”包含对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方面的考量。 教师课前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思政教学准备(了解学情,挖掘素材,设计教案等),课中语言是否精炼,思政素材选取是否适量、适度,思政时机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积极建言思辨,精神状态如何,完成课内、课外活动的态度和效果如何等,都是评价课程思政有效性的依据。

有效思政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价值取向、职业引领等意义深远。 有效的课程思政常见于师生融洽的课堂教学和师生联动的课外活动。 它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课堂调控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以及评价指引能力,在教学中“艺术”地植入思政元素,建立支持性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提问和发表见解,并乐于协同完成英语课内、课外任务,有较强烈的学习获得感。 例如,在《高职国际进阶英语综合教程1》第8 单元Text B Getting Ready for a Holiday 的课程思政同课异构中,同样是旅游专业的学生,有一位老师通过在课件中着重标红civilization 并反复强调其是socialist core values 之一来体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的渗透,而另一名老师通过播放短视频让学生感受旅游过后景点垃圾遍地的触目惊心,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在自己的导游岗位上应该如何使用得体的语言不失温度和力度地规劝游客文明出行。 显然,后者的思政更高级,更有效,既体现了对学生个人素养的塑造,也涵盖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有效教学实施路径

提高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效能,可遵循“4S”步骤,即search(学习调研),seminar(教学研讨),survey(学生问卷调查)和self-improving(教师自我提升),并不断循环,螺旋上升。

Search 通过文献查找、兄弟院校调研等手段,研究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分析、提炼已有成果,并加以取舍和借鉴。 如杨修平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理据、现状、路径》中提出了构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三三三”育人机制,魏懿主张以主题体验式教育来营造思政教育氛围,将工科学生的英语课堂搬进学校的“大师工作室”,实践职业精神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内化。 以上“机制”“主张”对于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提供了一定参考。

Seminar 组织教学研讨,尤其是对同一个教学内容课程思政的同课异构,鼓励百家争鸣,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互评,打造公共英语课程思政金课,共同探讨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另外,通过研讨及分享,广泛发挥团队力量,可共建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库,推进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Survey 确定一定数量的被观察者,实施问卷调查,并记录与其面对面谈话的内容,了解被观察者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并结合以上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制定诊改计划,以便后续思政的开展。

Self-improving 即教师的自我提升。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应具备“榜样”的力量。 首先,英语教师需严格保证正确的政治站位,具备针砭时弊的语言能力和把控课堂讨论的驾驭能力,要秉持终生学习观,树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形象。 其次,英语教师应精进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多元的、立体化的思政环境。 另外,教师的个人仪表和语言也直接影响到思政效果,得体的妆容、装束,措辞的精炼以及张弛有度的肢体语言等在课堂上更能吸引青年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提高课程思政的效能。

(三)公共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指标

教师的个人思政能力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效能,提高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效能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师思政能力和思政效果的保障。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构建原则。 对公共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质性评价着重于评价主体(领导、同行等)和评价对象(教师)之间的谈话、探讨等语言或文字信息,一般涉及对教师个人的意识形态(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等)、精神风貌(是否悦人悦己)、语言组织(是否凝练、准确)等方面的考量,主观性较强,而量化评价通过一定数量的量化指标,依据课前、课中、课后教师的教学行为,相对客观地评价教师的个人思政能力,可操作性较强。 下图1 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公共英语教师的思政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价,供同行参考。

图1 公共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评价指标

考察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应该是一个长期行为,而不是单纯的某一节课,既要擅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的良性发展,也可适当结合评奖评优,在年度考核或职称晋升上予以一定体现,督促教师自查和整改。

四、 结语

教育的价值核心是“铸人铸魂”(黄木生,2011)。立德树人,使公共英语教学“与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本职所在。 培根铸魂,以有效手段提高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效能,将公共英语教学与思政建设深度融合,使学生在知识上、品德上都学有所成,是广大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 在推进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优化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效能的进程中,既需要英语教师加强自我完善,努力探求育人艺术与育人路径,也需要社会、家庭、企业的共同参与,为英语教师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提供借鉴和思考。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英语课程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