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规划
《灵心妙往》 赵永光/作
永光先生与我同族,家居也是一墙之隔。他小我三岁,也已花甲之年。永光先生的绘画之道,在不知不觉中走过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来,他笔耕不辍、苦苦求索,成绩斐然,令人欣喜。
永光先生为人直率热情,从艺不求文达,天资聪颖,也很勤奋。他更懂得“取法乎上”这个道理。早年注重摹写八大、齐白石、吴昌硕等艺术大师之作。后师从萧龙士、欧阳龙、卓然、薛志耘等乡贤能匠。他对大写意画情有独钟、酷爱有加。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深知其中之奥妙,对立意、造境、笔法、墨法等狠下了一番琢磨之功,继承并发扬了“江淮大写意”之遗风。
从传统花鸟画技法观念看,永光先生擅于抓取大写意的“大象无形”之势,长于用墨而从不忽略用笔之法则。从他描绘的兰草、芭蕉、竹、菊以及山花野卉看,一招一式无不充满着生命的动感。看他作画漫不经心,但每每笔中都蕴含着皴、擦、点、染等各种技法,一派生机,趣味无穷,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的表现性能。同时,也将他的审美特色寓于静穆气度之中。从这一点而言,纵横先生对其有很高的评价:“他名不出乡里,画风却清劲简远,有古人笔意,非一般人所能到……”
永光先生谦谦求学的心态是常人少有的,他常邀我去给他看画,每次看后都能给我触动。他的画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有着极强的随意性,更有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之感。他有把握和驾驭画面的经营能力,很好地解决了虚与实、收与放、简与繁、浓与淡的矛盾关系。我从他近期的作品中观察到,他特别注重物象的生动传神,追求豪爽清新的画风及抒情般的审美意趣,真正尝到了艺术给他的精神慰藉。
《兰竹芳馨》 赵永光/作
《仙家遗物》 赵永光/作
《家乡所见》 赵永光/作
清代画家、画学理论家沈宗骞在其所著《芥舟学画篇》中有精彩的描述:“笔黑出于手,贯根于心……味之而愈长则知其蕴之深也,久之而弥彰则知其植之厚也。蕴深而植厚,乃是真正风雅,亦是最高体格。”
永光先生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体验当中找到了自己的十字坐标和绘画品格。人无完人,艺也同之。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修正自己,寻求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多年来他坚持用纯水墨的技法和手段来践行中国画的“五笔”“七墨”,把水、墨、笔、纸等各种材料运用得淋漓尽致,奇妙无穷,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达到和谐统一。
《龙老遗风》 薛志耘/题 赵永光/作
不久前,永光先生得了一场大病,与死神擦身而过。他大彻大悟,对生命和人生有了深度思考和再认识,醉心于艺术的信念更加坚定,决心努力营造出天高地阔、奇崛自强的崇高境界。
我们期待他的艺术之花常开,与日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