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0-07-08 09:09刘海涛曲海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室

刘海涛,曲海波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沈阳 110000)

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于高发型心血管疾病,主要是表现为传导障碍和心脏活动诱发的心率缓慢、心脏搏动等现象。患者的心室以慢于心房的节律收缩被称为房室传导阻滞疾病,这种较慢频率的收缩无法满足全身血液供应的需要,从而引起人们头昏、乏力、易于疲劳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我国每年这种患者中有一半的死亡患者是因为没有安装心脏起搏器所引起的。正常人心搏次数是60~100 次/min,小于60 次/min 就称为心动过缓[1]。而心脏起搏器主要适用于因严重心搏过缓同时又伴有头晕、胸闷、身体乏力、心绞痛、昏厥发作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心率减慢为主要特征,多见于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则会直接导致死亡;该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2]。心脏起搏器是目前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措施,但心脏起搏器又分为单腔和双腔,为研究单腔和双腔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疗效,本文特选取本院100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率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8 年9 月期间,在辽宁省人民医院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100例患者。将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5.26±5.85)岁;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65.15±5.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实施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3]:局部麻醉成功后自右锁骨下行静脉穿刺,进入心房心室,于右心房、右心室分别植入电极,于患者右侧胸大肌筋膜与皮上组织间囊袋植入单腔心脏起搏器,自右心室引出电极,在间隔部位固定电极;在右心耳部将另一根电极与心房相接并固定,设置参数。观察组实施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4]。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1.3.1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为患者普通体力活动后无心悸气喘,日常活动不受限,心功能Ⅰ级;有效为患者普通体力活动后偶尔会出现心悸气喘,日常活动轻微受限,心功能Ⅱ~Ⅲ级;无效为患者普通体力活动后立即出现心悸气喘症状,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心功能Ⅳ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心功能指标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心 排 血 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

1.3.3 血液指标 全血黏度(blood viscosity,BV)、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涉及和产生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0%vs.84.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50,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O、LVEF、CI、LVEDD、LA、LVES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LVEF、CI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A、LVESD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V、PAR、P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V、PAR、PV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头晕、失眠、胸痛、反应迟缓、心悸、感染等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n=50,±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n=50,±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n=50,±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比较 [n=50,±s]

表4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n=50,n(%)]

3 讨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心脏传导障碍所引起的,患者心率减慢,从而影响心室射血,因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失眠等症状。随病情逐渐加重,患者会出现阿-斯综合征;且经临床研究证明,单纯药物治疗该病疗效欠佳[5]。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心脏起搏器销量已比前几年翻了一番。我国心脏病患者安装起搏器比例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另一深层次原因是患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我国绝大多数心脏病患者错误地认为,只要吃一些“氯胺酮”之类的药物就可预防心脏病发作,开胸安装一只起搏器对他们来说难以接受[6]。目前临床治疗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即为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起搏器属于电子治疗仪,电池提供的电脉冲通过脉冲发射器传至心肌从而刺激心脏收缩,达到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和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患者比较,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患者总疗效明显增高,治疗后的CO、LVEF、CI 明显增高,治疗后的LVEDD、LA、LVESD明显降低,治疗后的BV、PAR、PV 等血液指标亦明显降低。可见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明显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和血液循环状况。相关文献显示,单腔心脏起搏器和双腔心脏起搏器是现阶段主要的人工心脏起搏器[7]。但单腔起搏器对周长或频率有严格的规定,可以基本满足治疗目的,并且可以避免出现由于心率太慢从而导致的晕厥或猝死现象[8]。同时,单腔起搏器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无法兼顾心室与心房同步收缩,只能保证心室起搏节律从而导致心室充盈减少,致使心排出量下降,影响心脏泵血[9]。另有文献显示,双腔心脏起搏器不但具备心房与心室电极导线,而且可将导线分别置于右心耳与右心室心尖部,通过自动夺获与自动转换模式管理起搏阈值并合理控制睡眠频率;双腔心脏起搏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针对植物神经和心脏与起搏器间有一个专门的刺激性闭合回路,从而更好地协调患者躯体与精神负荷,确保适应性与稳定性均好于单腔起搏器,进而使患者在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血液指标中获益[10]。结合本研究结果,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价值更显著。

综上所述,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双腔心脏起搏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重建心室结构、提升心脏功能,还能在减少药物摄入的同时预防严重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因此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室
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番茄多心室形成调控的新机制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期间的应用效果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Lorenz散点图结合逆向技术快速识别起搏器基本功能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心跳可“发电”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