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数学中预习能力的培养

2020-07-07 09:31蓝飞鹏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新知乘法课本

蓝飞鹏

所谓预习,是指教师在新课讲授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些名句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一件事情,如果事前做到心中有数,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

对于学习这件事来说,要想做到心中有数,就要学会预习。學生通过在课堂学习前对要学的知识有个大体了解,找疑点,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课,通过课堂上的集中学习完全掌握新知,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

在小学阶段,多数语文教师重视预习的指导,布置预习作业,而数学教师则不以为然。其实,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是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二是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并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三是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在教学中,笔者根据自己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方法,现在展示出来,与同仁们切磋,以期得到更好的进步。

1.“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是预习的第一步,“读一读”就是阅读课本。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读课本的过程就是一个感知新知识的过程。读的时候要逐字逐词逐句地认真阅读。“划一划、写一写”就是可边读边划,边读边写,可以把重点字词、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疑难处、学会的、不会的分别用圆点、直线、双直线、波浪线、问号等不同的符号分别做上标记;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

2.“翻一翻、补一补、背一背”是预习的关键,“翻一翻”是指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知识的“前衍部分”有不明白不清楚之处,就要翻阅旧知识及时复习。比如,发现自己乘法计算不利索,就要回过头温习乘法口诀和乘法的算法算理;“补一补”是指与本节新知相关的薄弱知识补上,做好补缺补漏工作。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如果比多比少的问题不清楚,就要回过头来补习一二年级以及分率的相关知识;“背一背”是指把旧知识巩积累固好,找到新旧知识的关联点,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3.“查一查、想一想、做一做”则是学习数学的一大法宝,它告诉同学们,预习过程中,除了要充分阅读教材、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还要善于思考、积极动脑,切不可死记定律、硬背公式。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开拓视野,丰富学识。遇到定律、公式时,也可以自己先推导一遍,需要实验的就动手做实验,需要实践的就动手去操作,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这样更利于掌握新知。

4.“练一练、说一说、问一问”可以算作预习的最后一步。课本中的“想想做做”、“做一做”安排的都是与例题同步的模仿练习,完成以上任务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做练习,通过实践,可以检查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内化新知,然后回顾整个预习过程,归纳出新知识的重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听课时重点解决。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

猜你喜欢
新知乘法课本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关于线性变换乘法与矩阵乘法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乘法猪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