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群众观 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李泽恩,西安石油大学。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235
(一)时代背景
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越来越厉害,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机械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原有的阶级关系,使得资本家越来越富,而拼命工作的劳动者却更加贫穷,给群众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使得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愈演愈烈,各地相繼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在西方社会广泛流行起来,这些唯心主义者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大肆宣扬个人创造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历程
在鲍威尔看来,整个人类历史其实只是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从无限的自我意识中,我们可以为一切事物找到解释,包括人类自身。” 既然一切都源自自我意识,那么自我意识的渗透,就把自我意识篆刻在了历史上,同时他还认为历史是自我意识的英雄画出来的,是英雄创造了历史,把人民群众看作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把历史的失误看成是人民群众的参与造成的。“从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以发现,这些伟大的活动一开始总是轰轰烈烈,可最后却是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的参与。” 因此他们否定群众的作用和价值,认为只有具有全面自觉的人才能创造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种过分强调个人作用的英雄史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人民群众进行了公正的评价,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之后费尔巴哈谈到了人的实际的、感性的认识,但这只是一种直观片面的解释。在《提纲》一文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观点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从本质上说,一切社会生活都是实践的。” 人们只有去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去感受和了解世界,把人的本质从“一个人所拥有的抽象事物”中解放出来,称之为“一切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内在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1945年前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在这篇重要的文章中,他们对“现实的个人”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所谓现实的个人,是指个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物质生活条件和劳动实践。” 这说明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来创造社会财富、创造历史,现实的人具备主观能动性,而这一主观能动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竭形成的,人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对世界的看法,并对现实世界进行不同方面的改造,人们在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中见证并推动力社会历史的发展。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的起点是从人类的诞生开始的。”而人类先必须要满足最低要求的衣食住行须要来保证生存,而后才能谈得上从事其他的生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生产物质资料,恩格斯指出:“社会的支撑不是那些不事生产的上层阶级,生产者阶级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决定了这个社会能否生存。” 道理非常简单,劳动实践是社会存续的根本前提,因此没有从事劳动实践的人民群众,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了。虽然劳动存在体力和脑力的区别,但是二者的价值是同等重要的,都缔造了社会财富,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尝试,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生产技术和技能,这个过程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引起了生产方式、经济形式和社会模式的改变,例如,小农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这些经济形态的出现和消亡,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民群众决定的。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不仅在劳动中制造出了物质材料,还完善了人自己。人在劳动和交往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和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的过程又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关系,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对于精神财富这部分的创造,主要是由知识分子完成的,而社会一切精神财富包括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人文艺术,它们的创造则离不开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生活和实践。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过程也就是历史的创造过程,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由群众推动的”。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来源于生产力的不停歇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永恒的一个矛盾激发着人类社会步履不停的变化。不管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或者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贡献的力量,人民群众贯穿这一过程始终,正是多种生活实践的人,在时间的不断堆砌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不断地进行矛盾运动,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实践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日起,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就是其一切工作的宗旨,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思想引领,带领人民群众加入到社会的革命和建设中,在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它也必须做出一个重要的历史选择,那就是中国社会的未来向何处去的问题,是走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还是效仿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集中智慧和力量,坚定地选择了前一条道路。
“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中国是中国人民的” ,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才能冲破一切阻碍,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目标。毛泽东同志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口号:“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判断党的一切工作的标尺。如果与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那就是错误的。” 1945年,中共七大首次在党章中明确了这一宗旨,这个宗旨也充分说明了我党始终将人民群众当成是最高的追求。正是因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利益,积极响应群众愿望,所以才能在人民的支持下获得一次次胜利。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做了明确表述,首先,共产党必须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并且是工人阶级中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他们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为人民谋利益而展开。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首次将党的工作的标准概括为“三个有利于”,再一次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我党的每一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必须将群众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尽可能保障群众的利益。其后,胡锦涛同志又继承和发展了群众观,要求党的各項工作都必须贯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原则,“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还提出了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相结合的具体工作方法。
进入新时代,全国各地党员带领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不论什么时候何种状况,都不能改变同人民共通命运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能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必须明确一点,群众的支持才是党立足的根本,因此党没有自己特殊利益,有的只是群众的公共利益,应该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切实为群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注重体察民情,今后也应该继承这一优良传统,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意义
遇到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深入体察民情,从群众的立场出发,最大程度地维护群众的利益。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只有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才能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第一,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中国梦”被写入党章,这充分说明党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这个阶段人民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相比物质生活,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在人民的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里不能只追求经济增长及物质财富的增加,要全面关注健康、安全、平等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谈及文艺社科工作,政治协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军政军民团结的问题中都强调要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群众利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必须贯彻到党的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可以激励群众主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共同奋斗。
第二,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进步卓越。党员必须率先垂范、严于律己,遵守党的各项纪律法规,抵制诱惑,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外还要将注意将权力关在笼子里,防止领导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必须执政为民、廉洁奉公,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便不惧各种各样的检验,是不可战胜的优秀的党。
第三,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在习近平的导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的中国越来越强,并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一系列的举措让中国的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更加开放,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解不能仅凭书本上只言片语,需要更加重视现实的实践,重视群众对社会的建设,从各个方面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发扬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积极团结群众,鼓励群众参与,党员引领着人民,深刻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把它作为自己的力量内化,不断促进中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竭努力。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2,104,17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18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34.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33,1465.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96.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赵思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研究[D].辽宁:渤海大 学,2018.
[5]李泓见.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J].辽宁:渤海大学,2014.
[6]张荣臣.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启示[J].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2):29-37.
[7]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
[10]张华春,季璟.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及其价值[J].西南石油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19.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