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摘 要:诸葛亮在政治、外交、经济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学术界对此也多有研究。陈寿评价诸葛亮为“管、萧之亚匹”。其实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的作用应该与萧何类似,不仅是国家管理的杰出政治家,更是善于后勤管理的领导者。
关键词:诸葛亮;后勤管理;业绩;梳理论述
学界在评论诸葛亮时,多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诸方面加以肯定,不可否认,在这些方面诸葛亮确有建树;然而,诸葛亮在军事上并不出众也是事实,陈寿就说他“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但诸亮作为“识治之良才”[1],则在政治、外交、经济诸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功,尤其是在后勤的组织、管理方面,更显示出他的特长。对诸葛亮的后勤管理,学界较少评论,故在此一论。
一、诸葛亮的“出山”与后勤管理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在群雄割据中没有立足之地的刘备“三顾茅庐”。一篇《隆中对》,让刘备相见恨晚,请出了诸葛亮。时年27岁的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出山后就连放了三把火,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这并不是史实,而是罗贯中为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演绎。
诸葛亮并不是军事家,带兵打仗不是他的强项。善识人才的刘备了解诸葛亮的强项是在政治上,在统治管理上。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并不是让他领兵御敌,而是让他在大后方管理,收税、招兵买马,负责买粮食、军用品等等后勤事务。虽然后来他被刘备封为军师将军,但是依旧不是负责带兵,而是负责后勤粮草运输和管理内政。
纵观历史,凡成大器者,都是善于重用各方面的人才。刘邦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重用人才,文有张良、武有韩信、行政后勤有萧何,形成了一个人才群体。在这个人才群体中,萧何是负责后勤的。楚汉战争爆发后,萧何留守关中—巴蜀,使汉军有了巩固的后方,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在刘备集团中,诸葛亮的作用应该与萧何类似,所以陈寿说诸葛亮“管、萧之亚匹”[2]。管仲、萧何,都是杰出的政治家,都善于后勤管理。
人们评价历史人物,往往看到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方面的出类拔萃,殊不知,后勤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以军事而言,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完善的后勤保障,再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不可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濟方面做出成绩。
诸葛亮出山后,虽然没有军事上的作为,但是,当时正值曹操率统一北方后的强盛之军南下,欲征服孙权、刘备的危急之时,诸葛亮将《隆中对》提出的“外接好孙权”发挥到极致,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一番斗智斗勇,让还在观望事态发展的孙权坚定了联刘抗曹的决心,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趁曹操北归之机,刘备听从诸葛亮之计,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三国志》明确记载,诸葛亮的工作就是负责“调其赋税,以充军资”[3]。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不再东奔西跑,寄人篱下。
刘备率大军去争夺益州时,能够放心地把后方交给诸葛亮,足见刘备对诸葛亮后勤管理能力的信任。与萧何一样,诸葛亮留守荆州,使荆州成为刘备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在荆州得到基本治理,益州即将获得之时,刘备令“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不是让他来打仗,而是治理益州。所以“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4]。连攻打汉中这样的大仗,也没有让诸葛亮参加,仍然命其负责后勤管理,调兵运粮,给汉中战事以坚定支持。
蜀汉政权建立后,诸葛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5],负责的依然不是军事工作。
二、诸葛亮的“开府治事”与后勤管理
关羽丢失荆州。刘备夷陵战败,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托孤”。“托孤”的对象不是诸葛亮一人,而是诸葛亮、李严二人。这是史籍明载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说:“(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记载说:“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刘备作出这样的后事安排,可以说是颇费了一番苦心。
当时,与刘备关系最为亲近的关羽、张飞已经去世。刘备之子刘禅才17岁,难以撑持局面。丞相诸葛亮有能力,能够将蜀汉事业进行下去。可是,刘备眼中的诸葛亮并不擅长军事,而且,“托孤”一人,极易出现个人擅权,功高盖主的情况。怎么办?刘备想到了李严。李严在构成蜀汉政权的荆州、东州、益州三个集团中属于东州集团的佼佼者,“以才干称”“复有能名”,[6]跟随刘备后,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叛乱,充分表现出出色的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他不属于刘备、诸葛亮所在的荆州集团。他作为东州集团的代表,同时又是南阳人,与诸葛亮有“同乡”关系,因而更能起到君臣团结一心的作用。所以在章武二年,刘备即将李严召到永安,任他为尚书令,成为蜀汉政权仅次于诸葛亮的政治人物。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此后,蜀国的“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7]。至于李严虽然亦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8],但是,因“留镇永安”而逐渐远离了成都这个统治中心。所以,李严虽也是“托孤”大臣,在蜀汉以后的事业发展中未有什么影响力。
诸葛亮“开府治事”时,益州本地豪强雍闿便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一同叛乱,蜀汉王朝接连遭遇大挫折。诸葛亮未急于处理此事,而是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南中叛乱必须用兵南中。负责后勤管理多年的诸葛亮深知,欲南征,首先必须考虑后勤运输问题。在经过三年的兵力补充、整训、粮草筹备等战役准备工作后,在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初,诸葛亮亲率三路大军南下,在克服了气候、地形、运输等困难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吸引叛军主力决战。而此时叛军内乱,诸葛亮趁机猛攻实力最强的高定军并顺利将其消灭。与此同时,马忠的东路军进展顺利,击败了朱褒;中路李恢军团克服重重困难击败孟获部族武装。孟获大本营被占领。是年秋。整个战役胜利结束。
《三国演义》描述了诸葛亮南征并重点描写了“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每次成功俘虏孟获,诸葛亮带他到营阵观赏,问他觉得蜀军如何,孟获回答他:“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七擒七纵后,仍要继续放他走,孟获及其他土著首领终于对诸葛亮彻底信服了,不肯离去,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这并非是《三国演义》的编造,因为《汉晋春秋》就有这样的记载:“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9]
诸葛亮让孟获“观看营陈”,显示蜀汉拥有强盛的兵力,以及打仗所需要的充沛的糧草等后勤物资。
诸葛亮为什么这样做?不仅因为他的治国重心是在北方,更知道要解决南人叛乱问题实在不易,尤其是西南交通不便,后勤供应特别困难。所以,他便采取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10]的策略,就是要孟获心服口服不再反叛。
关于诸葛亮南征,有记载说,班师时遭遇大风,难以渡河,已经归顺的孟获说是猖神在作怪,要想风平浪静需用人头、牲畜祭祀。诸葛亮不忍用人头,觉得太残忍,便用面粉搓成人头状,取名馒头,作为替代,果然风平浪静。又相传诸葛亮为解决粮食不够的问题,得知野菜“蔓菁”的种植方法后,下令推广,以蔓菁补充军粮,后世便将蔓菁称为诸葛菜。[11]这些都说明,西南交通不便,后勤供应相当地困难。
现收藏于贵州毕节市奢香博物馆内的《妥阿哲纪功碑》,记录有诸葛亮与彝族默部首领妥阿哲济火在七星关结盟事迹。据说是现存最早的彝文碑。《贵州名胜古迹概说》说:此碑“相传为蜀汉时济火所立,碑上有建兴年号。”彝族历史文献《西南彝志》的记载很明确:“妥阿哲之世,孔明先生来临,出兵南征,祖先妥阿哲,率兵随汉王,背军粮给他们吃,紧紧跟随。”[12]“率兵随汉王背军粮”,这也是诸葛亮南征为解决后勤供应问题的办法之一。
南中的平定,使蜀汉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尤其是,南方平定后,为蜀汉赢得较为安定的后方。国力不足的蜀汉大力加强对南中资源的开发,大量征兵,开发土地并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开拓交通,加强了南中与四川核心地区的联系,从而达成“军资所出,国之富饶”[13]之势。这一方面为蜀汉与强邻对抗获得了资本,另一方面,也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做出极大贡献。
三、诸葛亮的“北伐”与后勤管理
诸葛亮毕生的理想和追求是结束割据,实现祖国统一,“隆中方略”即是为此而规划的。只是,因为荆州之失与夷陵惨败,断送了这一规划的大好前途。然而,时时以自强不息之奋斗精神勉励自己的诸葛亮,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理想。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隆中方略”制定的两路出兵,钳击中原的战略计划已无可能实现,加之蜀汉的国力也元气大伤,难以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仍以“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执着地为实现天下统一的理想而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甚至不顾“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而亲自主持了五次“北伐”。虽然这五次“北伐”从军事上说不上成功,不过在后勤管理上却很不错。
经过几年的准备,尤其是在军事物资方面的准备,诸葛亮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开始了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返回汉中。
在这次“北伐”中,魏延进献过“子午谷奇谋”——“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14]诸葛亮没有批准这个谋划。为什么不批准?因为蜀汉的实力不足,又必须翻越崎岖的秦岭,几百里山路,后勤供应相当艰难。当时的形势只能采取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略。所以,诸葛亮认为魏延此计太“悬危”。在这之前,就发生过孟达掉以轻心被司马懿擒斩之事。它打乱了诸葛亮在上庸开辟伐魏东线战线,两路出兵征魏的计划。诸葛亮本是刘备在政治上的“股肱”,军事没有指挥过大战;况且又有关羽、刘备先后因冒进而失败的前车之鉴,这便促使他在军事指挥上须格外谨慎而考虑再三。
事实证明,诸葛亮认为魏延之计太“悬危”是有道理的。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将张邰率军由子午谷攻蜀,就因“大雨道绝”[15],不能前进,张郃军只得退还。而远离大本营的蜀汉军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后勤无法支撑,只会满盘皆输。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惜蜀汉军因为“粮尽”而不得不退军。看来,诸葛亮的北伐,后勤保障确实是最困难的问题。
诸葛亮总结了这两次北伐的教训,更加看重北伐的后勤保障,决定先避开运输困难的祁山,并寻求新的军粮、军资来源方式。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遣陈式攻占了武都、阴平两郡。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次年,诸葛亮又派魏延深入羌地,与氐人、羌人友好交往,得到少数民族在物质上的支持。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汉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蜀汉又是因为“粮尽”而不得不退军。张郃追击至木门,被蜀汉军射杀。
因为北伐的后勤保障屡出问题,诸葛亮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于建兴十年(公元232年)在汉中的黄沙休兵劝农,制作木牛流马等,[16]并且练兵讲武,准备再次北伐。
木牛流马为诸葛亮发明的可以在山区运输的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400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17]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诸葛亮在北伐时使用木牛流马,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冬,诸葛亮派遣诸军运米,集结大军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率大军出斜谷道,进行第五次北伐,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诸葛亮考虑到前几次北伐都因为运粮不继,导致功败垂成,于是开始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18];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蜀汉军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共同种粮,以求自给自足,百姓亦相安无事,一切如常。而孙权也响应蜀汉,亲率十万大军北上攻魏。蜀汉军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后,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蜀汉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虽然诸葛亮的北伐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在汉中休兵劝农期间,利用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运输非常困难的北伐军资基本上能就地得到解决,这是非常成功的后勤管理范例。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19]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兵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良好效果。
注释:
[1][2]《三國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陈寿之“评曰”,中华书局1999年版。
[3][4][5][7][13][16][18](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6][8](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李严传》。
[9]《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10]《三国志》卷三十九《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11](宋)高承:《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版。
[12](清)佚名:《西南彝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14]《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
[15](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后主传》。
[17]《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19](唐)房玄龄:《晋书》卷一《高祖宣帝纪》,中华书局1999年版。
作者单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