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选取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历史事实等的代表性歌曲,以《春天的故事》和《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例,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社团活动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讲好我国改革开放的故事,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思想性、实效性,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总结教学及科研的经验,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多元新路径,思政教育之路会越走越宽。
关键词:校园文化;寓教于樂;文艺与思政教育;时代歌曲;多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4-0-04
1 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社团活动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2018年9月,孙春兰发表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文章,指出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使素质教育具体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1]。
校园文化具有特殊而突出的育人功能。应打造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环境[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社团活动,对于提高和增长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见识,促进当代大学生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社会形势的正确认识,坚定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与创新创业意识,都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利用艺术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打造爱国主题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参与健康活泼、快乐生动、积极向上的校园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多元性与丰富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收效良好,广受学生欢迎,参与学生身心愉悦、兴趣浓厚。这种润物细无声、浸润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设计,不失为解决高校思政教育中痛点突出与实效性不高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社团活动融入思政教育,利用代表性歌曲等有效载体,通过介绍时代伟人、科学家、社会主义建设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自觉肩负当今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是使其感同身受的日常生活。因此,情景教学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入手,就不会显得枯燥乏味。
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华丽的篇章,是时代的最强音,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奔小康的幸福生活。改革开放是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改革开放使人民富裕、使国家强大。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在理论、制度、实践、法律、文化、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的提升与创新,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金融、军事等方面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运用反映改革开放历史现实的经典歌曲及抒情歌曲,讲述和讴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以歌曲为手段有效导入思政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以《春天的故事》和《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引用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创作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等声乐作品,讲述我国改革开放的故事,讲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波澜壮阔的时代改革、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以及发生在祖国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校园社团活动为阵地,将文艺活动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有力补充,探索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新路径,不断提升思政教学质量。
2 选用歌颂时代的经典歌曲,讲好伟人和改革开放的故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文艺工作者们积极投入到歌颂新时代的艺术创作中,涌现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的优秀的叙事歌曲和抒情歌曲。歌曲鼓舞人心,反映火热生活,激发青年学生与人民群众一同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中国》《走进新时代》《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长江之歌》等。充分利用反映时代变革的歌曲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欣赏与学习这些歌曲的同时,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学生领悟这些代表性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学习伟人、科学家等献身国家、献身事业、为人民积极奉献与忘我工作的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身。
2.1 以歌曲《春天的故事》为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
2.1.1 介绍邓小平理论主要创立者邓小平同志
要讲改革开放的故事,就必须突出介绍邓小平。作为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邓小平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选材上,通过制作PPT课件资料以及多样的教学资源,以《春天的故事》作为切入点,运用多媒体手段,利用视频和图片资料,讲述邓小平的生平、“三起三落”的故事、坚强的革命意志以及其改变20世纪后期中国并影响世界的赫赫功勋。利用《春天的故事》,再现当年我国改革开放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壮阔征程,介绍改革创新使我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壮丽画卷。
通过视频资料,介绍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义无反顾地进行改革,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的情景,引导学生对比当年与今天农民和城市居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讲述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事实,介绍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抉择对我们今天生活的重大影响,让学生了解当年买东西靠票证、今天买东西用微信和支付宝的反差,讲述我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国有企业进行自主经营权与自主调控市场的重大改革。此外,介绍我国4个经济特区的由来,对比当年贫穷落后的小渔村与今天发生巨大变化的现代化的深圳。
通过学习中央电视台的作品《歌声飘过四十年》等音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时空上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了解我国一系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了解我国神舟翱翔、嫦娥奔月、高铁快运等重大科技创新的成就,展示今天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
通过课堂和课下的互动,使学生自觉了解并爱上讴歌时代、讴歌党、讴歌伟人、讴歌科学家、讴歌建设者、赞颂美好生活的优秀艺术歌曲,激发学生学习文化与历史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2.1.2 歌曲《春天的故事》的深刻内涵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史诗般的叙事歌曲,气势恢宏、旋律优美、充满深情,不但有艺术性,更有极高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词作者蒋开儒和叶旭全以独特的视角,截取了1979年和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两个重大时刻,以白描手法记叙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巨变,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改革开放历史画卷。它热情地讴歌了邓小平同志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写出了老百姓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之情、全国人民无比拥护改革开放的心声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我国发生的巨变。
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朗诵《春天的故事》的歌词,体会词作者的感受,歌曲教学中,可安排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形式,透过歌声,感受词作者和曲作者歌颂伟人的情怀,使学生增强爱国爱家的情感、坚定创新创业建设祖国的信心和信念。
2.2 以《在希望的田野上》讲好农村改革的故事
2.2.1 歌曲创作背景
农业农村改革,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实行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农业农村政策使全国农民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喜悦。1980年,《歌曲》月刊编辑、词作者陈晓光深入四川温江农村生活,亲身感受到农村改革以后发生的巨变,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应景而生,写出了农民发自心底的喜悦,由作曲家施光南谱曲。此歌曲由歌唱家彭丽媛首次演唱,此曲一出,便唱响了神州大地。
2.2.2 采用时空对比手法开展思政教育
以讲解诗歌和演唱歌曲为手段,对比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的苦难与改革开放后人们充满希望的生活。可让学生学习晚唐诗人聂夷中诗歌《伤田家》,了解中国历史上农民“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的苦难,想象自己像诗中把新丝新户卖掉来活命的农民一样生活,想象自己无学可上、无家可归、没饭可吃的景象。观赏电影《白毛女》,重点讲解电影中的插曲《秋收》,此歌曲由贺敬之作词,张鲁、瞿维编曲。歌中唱到“东家住高楼,佃户们来收秋,流血流汗当马牛。老人折断腰,儿孙筋骨瘦,这样的苦难没有个头”。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国人民苦难深重,通过观看《东方红》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史以及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通过介绍歌曲《嘉陵江上》和《铁蹄下的歌女》等歌曲,讲述日本侵略中国,民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农民无地可种的悲惨情景。
1949年10月,我们迎来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苦尽甘来。通过讲解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歌曲作品,利用反映历史现实的诗歌和经典歌曲,采用对比的教学手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印证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体会农业农村一系列创新发展,体会人们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感受人民的生活充满希望与阳光的喜悦。
课堂教学中,以《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朗诵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优美的歌词的学习,领会歌曲的思想与精神。让学生体会“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的美丽景象,感受“为她幸福,为她增光”的豪迈心情。通过视频资料,用歌声与事实说明党立足国情农情,尊重基层实践创造,领导亿万农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3]。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跃上新水平,农民生活水平踏上新台阶,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通过农业农村改革前后情况对比,激发学生在学习上开拓创新、砥砺奋进。
3 用实践类教学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政教育以理论内容为核心,可以大胆尝试融入实践类教学内容,充分利用音乐、美术、戏剧、文学、舞蹈、戏曲等形式的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社团文化活动中严格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途径,把立德与树人作为思政教育的核心,实现“条条道路通北京”的目标。
将思政教育与文艺活动相结合,把文化活动变成思政教育的有力补充,利用文艺活动的热情与轻松氛围,使学生沉浸在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中,在轻松愉快的同时学习家国情怀、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思想道德、品德情操、社会责任等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内容。
分析当前学生的特点,如今的“95后”青年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自我意识也强,乐于沟通式、讨论式学习,讨厌空洞说教,过去传统的灌输与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教学实效性不足。
要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对思政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上课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多元化、优化、趣味化、艺术化改造和加工。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问题,思政教育要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文艺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搭建文化艺术连通政治思想的桥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可大大优化教学效果。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且可以激发情感的艺术,可以产生美育的效果[4]。通过音乐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可以大幅度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可吸引学生更加关注国家事务,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创新思维。
4 结语
用反映时代的歌声讲述时代的故事、颂扬时代的变化。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歌曲《春天故事》和《在希望的田野上》正好具备这样的时代特征。歌唱等文化艺术活动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这样的前提下,以文艺作品为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具有实操性和趣味性,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社团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社团活动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思政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有力辅助思政教育的开展,思政教育之路将会越走越广阔。
参考文献:
[1] 孙春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J].人民教育,2018(20):7-10.
[2] 王倩俐.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点与对策探究[J].智库时代,2020(15):187-188.
[3] 韩长斌.四十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经验[N].人民日报,2019-01-17(10).
[4] 谢昕彤.爱国歌曲——论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新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9,6(40):197-200.
作者简介:刘朝碧(1965—),女,四川宁南人,研究生,硕士,副教授,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