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下苏北乡土景观的传承与发展

2020-07-07 09:34齐俊艳
艺术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

摘 要: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概念的引入,对苏北乡土景观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保护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为乡土景观注入新的活力。应针对苏北乡土景观特点,建立保护和传承体制,实现乡土景观的重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为苏北乡土景观提供了文化认知表达的途径,并增强了乡村村落种族意识。苏北乡土景观设计中充分运用了本土元素,保留其建筑样貌,提取乡土景观元素,重构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生态型乡土景观。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乡土景观;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4-0-04

立足于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挖掘苏北传统文脉,使其形成记忆的视觉场域。重构乡土景观具有传承意义,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保证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作为一种特有的地方乡土景观,其质朴的美与乡村珍藏的情感记忆有关。将当地的自然景观与生活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特征明显,每个地方拥有的記忆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体现的地域特色是不同的。苏北乡土景观设计应把握好、处理好文艺美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敢于真实地面对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对其进行典型化改造。

1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概述与乡土景观

1.1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概念与特征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作为马克思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也表明了文艺与现实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并不只是单纯地揭示事物的外在形象或者是简单的模仿,而应是反映事物的内在及本质规律。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等特征,是创作者以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场景作为蓝本,并加以艺术化的处理,最后呈现出“真实”的状态。这个过程一定存在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其对真实的理解或者生活经历必将影响其最后的创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曾论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时谈到美的规律,这也说明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应尊重美的客观规律[1]。

1.2 乡土景观的发展历程

1.2.1 乡土景观的发展

乡土景观作为一个集自然和人文的环境综合体,充分运用本土材料,以自然景观为基地,保留了地方本真建筑色彩,营造出一种特有的地方景观。它的一砖一瓦无不诠释了地方特色,自然景观与周围环境合二为一。乡土景观将当地的传统文化风俗融入设计中,展现出的乡土文化是积淀了数百年的地方情结,它所要表达出的纯朴自然之美区别于城市景观设计。乡土景观是人在遵循客观自然法则的基础上,以及根据自身生活所需对周围环境进行的改造,满足人们功能需求,同时营造更适宜人居住的生活环境。

早期人们对于环境的需求,是基于动物本能来适应环境,无关美观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乡土景观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审美环境的追求越来越突出。乡村保留了一个地区难以泯灭的集体记忆,地域性的乡土景观自成一派。现阶段,打造生态型乡村,回归生活寻找文化本源,从而重新构建人与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

1.2.2 乡土景观研究意义

政府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对于乡村的记忆逐渐模糊不清。现阶段,我们应该加强文化本源的建设,为苏北乡村再生性提供新的可能,建设苏北特色乡土景观,重现乡村新风貌。

修复意义:乡村作为家的港湾,含有一种精神寄托,重构乡土景观有助于平衡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建设乡土景观的同时,探求传统民俗,挖掘民间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对当地特色文化符号加以艺术化,进一步诠释了乡村的场所精神[2]。

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过度的开发利用、刻板的模仿没有带来视觉上的美观,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们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就要充分调研乡村环境,根据需求形成地方特色。积极吸取适宜的乡土景观元素,使之与原有的本土文化协调统一,展示出苏北特色乡村的独创性。

2 立足于现实——苏北乡土景观价值特色

2.1 苏北乡土景观现状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特点是具有典型性。苏北乡土景观以其自然景观、人文精神等在乡土景观中具有典型性。

2.1.1 聚落布局

苏北地区多平原、丘陵,聚落的布局巧妙。大致分为3种类型:一是临水而建,苏北区域特有的运河文化养育了一批勤勤恳恳的人民;二是平原地区沿街道分布,人口密度大;三是等高线而建,平整而又层次分明。苏北地区处于季风区,遵循“背山面水”原则,受自然地貌的影响及河湖的地域特征选址,冬暖夏凉,拥有良好的采光。

2.1.2 建筑肌理

苏北拥有特殊的建筑肌理,一般是全砖墙、石材墙或者砖石混合墙。建筑大多运用当地的材料,随着人们的动态需求,采用多种材料混合,美观又实用。石块铺就的道路不仅与青砖建筑具有关联性,还有很好的渗水功能。

2.1.3 文化多元

苏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的多元性,海洋、运河、农耕文化、农林渔业发展趋势向好。除自然景观外,农具、渔具等物件也组成了别样的生活景象,苏北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众多。

2.2 苏北乡土景观存在问题——居住环境的消解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在创作时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因此在塑造苏北乡土景观时需充分了解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文化认同

由于旅游业的推广,许多村庄开始建起了新村,但只是盲目跟风,盲目模仿有特色的建筑,并没有了解具体的环境。乡土景观并不只是种树,还应考虑所生活的环境,并考虑到建筑文化。缺乏乡土材料及景观元素认同,创造出来的乡土景观是没有灵魂的。时代的不断发展给乡村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力,推动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乡土景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3]。

2.2.2 忽视地域特色

每个村庄所特有的风俗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许多村庄并不能作出正确的定位,没有根据自己特有的文化构筑乡土景观,过度的改造只会给乡村带来灾难性的破坏。村民在改造的过程中忽略传统文化,会导致其失去特有的优势。适宜的乡土景观改造可使“旧”村变新村,而这个过程不只是停留在乡村美化或者是追求城市化上,而是在传承地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生性改造。

2.2.3 缺乏情感共鸣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渗入,年轻人已然忘记当地民俗,乡土景观设计中没有考虑乡村风貌的特质,只是盲目追求城市化而滥用新材料,导致失去了传统文化本源优势。乡村景观设计中缺乏承载集体记忆的活动场所,无法触发情感认同,无法建立新的情感纬度。应结合乡土记忆情感与活跃的年轻文化,去引发人们的共鸣。要想打造拥有新鲜血液的特色乡村文化景观,就必须建构起情感“支架”。

2.3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对苏北乡土景观的影响

2.3.1 真实地反映生活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产生活,是生活的“再现”。苏北乡村的自然景观包括土地风貌、建筑肌理以及聚落选址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重构乡土景观时,应结合实际情況进行调研,对特有的乡土景观元素予以保留。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是尊重历史规律的,事物创造美的前提是以功能为基础的。苏北乡土景观设计尊重实际生产生活,加入了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以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2.3.2 探寻美的本质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挖掘生活本质,探寻美的本质。苏北乡土景观重构对具有历史风貌的乡村具有积极意义,在营造乡土景观过程中,应考虑到苏北本地的乡土文化及地域特色,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构建本土景观。乡土景观构筑中要追溯文化本源,按照美的规律建设有特色的乡村居住空间。乡土景观隐藏着一种精神寄托,要寻找这种共有的乡村情感,就要发掘根基——传统文化,并从中提取乡土符号元素,以此增强文化认同感。保留地方景观元素,能更好地体现乡村的特色。乡村环境空间的营造代表乡村形象,是乡村文化经济水平的反映,能重塑文化自信,提升乡村文化的竞争力。

3 传承发展——重构苏北乡土景观

3.1 记忆“复刻”:找寻消隐的乡土文化

3.1.1 再现乡土记忆

所谓乡土记忆,指的是乡村人所特有的集体记忆。只有探寻出乡村的地域特色文化,才能构建苏北特色乡土景观。有效地深入乡村实地考察,了解其文化及民俗,经过深入调研后展开设计。乡土记忆是不断积淀下来的,拥有跨时代的烙印,是人们的精神食粮,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元素,提供更好的平台。

3.1.2 传承乡土文化

好的乡土景观一定保留了乡村的灵魂,也就是传统的民风民俗。在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充分提取地方符号元素,创造特色乡土景观。在城镇化趋势越发明显的今天,挖掘乡土文化并不代表我们在审美方面的倒退,而是我们根据自身的需求提出了更高及更人性化的要求。乡土环境及建筑是随着人们的生活状态而改变的,一些老旧的建筑已失去功能,一些特色建筑被过度改造,我们应运用动态思维去寻求人与环境的平衡点,系统地整合出一套属于苏北乡土景观的保护系统。

3.2 文脉“编织”:提取视域景观元素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下,苏北乡土景观营造具有地方性,建构特色人居环境需要立足于实践。透过现象抓住乡土文化的本质,带来新的乡土景观文化体验。

3.2.1 保留乡土特色

苏北地区以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生产方式形成区域文化景观。大自然所独有的线条及肌理无不体现出乡村的生命力量,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化处理,使之体现出当地传统文化风貌,同时赋予乡土景观新的含义。

乡土景观的营造方法应尊重当地的地域特征,特有的乡土景观元素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展现出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原汁原味的本土景观可塑性本身就很强。应充分利用特有的景观元素,提高自然景观的利用率,从而节约经济,达成经济性景观。当地的原材料不仅能体现地域与文化特征,合理地利用还能节约成本,这些传统的乡土材料,通过与不同的布局整合以及新材料的融合,焕发出别样的光辉。

3.2.2 汲取景观元素

我们要打造人与自然适宜的环境,就要充分调研乡村环境,根据需求形成地方特色。积极吸取适宜的乡土景观元素,使之与原有的本土文化协调统一,展现出苏北特色乡村的独创性。节点部位利用乡土景观元素去诠释,增强视觉性与归属感,并起到突出特色村庄的作用。保留好乡土风貌的同时,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优秀的景观元素,去营造符合苏北特色的乡土景观。发挥地域优势,汲取外来“营养”,不断打造视觉上新的景观、新的视野,构建苏北独一无二的乡村体验。

3.3 场域“重构”:彰显特色乡土景观

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对现有苏北特有的景观元素进行整合[4],运用现实主义理论来构建有特色的苏北乡土景观。

3.3.1 传承性

苏北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造就了特殊的历史文化聚落空间,对具有纪念意义的乡土建筑及自然景观、地貌予以保留。乡村独有的民俗、节庆体现了场所精神,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保护地方自然景观特色,满足人们对功能的需求,对传承乡土文脉具有特殊意义。营造苏北乡村景观应注重集体记忆的追溯,而这种记忆不单单是对生活环境具有特殊情感,还包含了乡风乡俗对人们生活的无形改变。

3.3.2 生态性

乡土景观的初衷是贴合功能所需,实现人与环境相处的最佳状态,并不是为了审美性而去破坏它。景观的生态型也可成为乡土景观的一大特点。应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发展田园文化。淳朴的村民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的场景为乡村保留了几分鲜活。展现生态文化的乡土景观可成为一种很好的传播手段,能够直观地展现当地文化,保护农业生产不受到破坏,从而体现可利用的价值,增强可识别性。

4 结语

本文以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为原则,立足于实践,改造乡土景观的同时关注地域环境,保留地方本源文化特色。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意义,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单纯地引用概念,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乡土景观作为当地文化起源的历史证明,是不可复制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苏北乡土景观构筑中应遵循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原则,倾听人们的需求,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对苏北乡土景观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剖析,以此提升乡村的竞争力,达到人与乡村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每个乡村的风俗文化已然成为名片,去寻觅认同感也已成为新的主题。乡村作为储存情感记忆的地方,需要通过感性形象来体现,这也是建造生态性、可持续性的乡土景观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杨建国.人学视野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

[2] 李颖.乡村生态旅游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3] 张静.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理论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4] 周雪娇.巴蜀地域文化景观中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齐俊艳(1996—),女,山东菏泽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