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芜湖铁画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2020-07-07 09:34李瑞琪
艺术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铁画艺术创新现代设计

摘 要:芜湖铁画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时代更迭、科技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从艺术创新的角度剖析铁画以及中国传统工艺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寻找创新发展的新可能,并分析对中国传统工艺传承和保护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工艺;铁画;艺术创新;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4-00-04

芜湖铁画从人类拥有铁的工艺制作基础发展到当代的艺术形态已有340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使之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铁画以及众多传统工艺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走上创新这条路,开拓出新的可能。本文试从艺术本质和艺术创新的角度剖析铁画的现状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继承与发扬,如何在创新的基础上赋予传统工艺新的艺术价值。

1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1.1 从艺术观念创新

艺术就是表达。这种表达的价值对每一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意义,只有个体的潜意识与被表达的潜意识相对应时,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它最重要的根基就是与生活的贯通以及与时代贴合。当传统工艺置身于一个崭新而巨变的时代,只有在汲取历史或民族特色的文化养料的同时,把生活的功课做充足、做全面,才能从观念上实现多维度创新。

“不但要重视传统工艺美术文化,还需要将其和现代化的艺术相融合,加入现代元素,努力创造出满足现代人需求和审美的现代化时尚工艺美术产品,使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可以实现重生,得到现代市场的赞叹和认可,强化工艺产品的科技性和文化性特色,提升传统美术工艺产品的价值。”[1]艺术家应将自己对新时代的判断力和“旧艺术”融合,从而孕育一个更适应当下的产物。

1.2 从艺术本身创新

形式创新是所有艺术门类共有的本质特征。想象力即创造力,运用想象的思维,便能构成艺术造型的形象性、多样性、情感性。艺术形式就是一个艺术作品的核心,它来自创造,并迸发出新鲜感;创新便是艺术的形式、載体不断贴合、融入当下时代审美需求,拉近人与产品之间的距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产品拥有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温度和亲切感。

审美创新是审美活动中自觉追求新发现、新创造的意识、观念、精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主客体融合中提出“独创性”说,同时现代美学、艺术中的各种创新理论,都在强调审美创新意识对于创造美、发展美的重要性。它是人类实践创新,社会、观念、文化创新的历史必然要求在审美心理、意识、观念上的体现。审美创新就是不断适应广泛的多年龄层的受众群体的口味。但由于阶级层次、社会背景、生活阅历、学历等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导致普通大众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审美喜好和评价大相径庭。为了适应不同的审美要求,创作中必须在题材、风格、形式、格调各方面都做到标新立异。而美的定义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大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跟随时代发展步伐,贴合大众的审美趋势,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审美需求,才能不被时间遗忘。

艺术立异贯穿于各个艺术门类、每一个创作关键,渗入每一个发展阶段,是所有艺术学与美学的本质。所以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灵魂来拓宽领域,运用新的载体来呈现画面和表达意境,运用新的媒介来传播和传承,才能使一个艺术门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经久不衰。

2 芜湖铁画的发展现状

“铁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工艺美术文化和高超的冶金技术的完美结合,以其清秀淡雅的绘画风格、独特细致的工艺技法、丰富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成为徽派艺术代表之一。”[2]

2.1 铁画工艺的特征

铁画因特殊的创作材料从而造就了特殊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铁画艺术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借鉴国画艺术外,也与其他工艺美术作品形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铁画吸取了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及金银首饰、剪纸、雕塑等工艺技法,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融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3]

芜湖铁画曾出现在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还在人民大会堂布置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迎客松》(如图1)、《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等佳作。

2.2 铁画工艺面临的困境

从铁画本身来说,表现手法固定,颜色单一,涉及题材有限,多为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书法,呈现方式以摆件、灯彩、屏风为主。在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当下,无法针对相应群体设计出相应的新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多元化审美需求,从而使工艺逐步走向萎靡。

铁画技艺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且工作强度大而乏味,在现代工业发展、外来工艺品大批量生产的影响下,依然保守地维持着亲代传承或者师徒相传的方法,使得技艺无法广泛传授;加上其制作过程繁杂,使铁画行业逐渐萎靡,从业人数骤减,铁画制作的专业人士逐渐高龄化,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

3 铁画的传承与创新

著名设计师靳埭强曾说:“一切现代化与国际化应以传统文化作基本。”[4]艺术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并扬弃的过程。当一种艺术逐渐成熟并走向顶峰后,便开始墨守成规,变得僵化,失去了创新和挑战自我的勇气,开始堵塞发展的道路,逐渐使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艺术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不仅是铁画,几乎所有的传统工艺都面临着这个问题——继承与发扬。“继承不仅仅是对传统工艺、传统造型的沿袭,更是对人类文明、情感的追求与回归。”[5]

3.1 传承经典,发扬民族之魂

在国家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如何保留传统工艺,如何源源不断地为其注入新鲜血液?

苏绣作为苏州的传统工艺之一,虽广为人知,但由于制作工艺耗时久,传统刺绣内容局限性大,以致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发展,不复当年鼎盛之势。所以苏州有关部门这些年也在不断探寻苏绣的其他表现形式。近年来,在国际秀场上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设计会运用苏绣等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元素,也使苏绣工艺快速回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年轻一代的继承人将苏绣运用到装饰画中,一改苏绣的富丽堂皇,化繁为简,形成全新的“轻时尚”;在家庭装修中,苏绣也扮演了美化室内空间的角色,如早前出现的屏风,现在发展到一些小的冰箱贴、杯垫等。

裘继戎是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虽出生于梨园世家,但从小酷爱街舞,也被称为离经叛道的京剧裘派继承人。他把传统纯粹的京剧与当下受年轻人喜爱的街舞相结合,广纳中西乐理。在他的新表达下,年轻人可以通过媒体了解京剧文化,改变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甚至产生兴趣,愿意学习。

3.2 创新赋予传统新的价值

创造基于历史的创造,创造过程本身也是继承和发展传统的过程。只有通过创新赋予传统铁画新的艺术价值,才能让这个瑰宝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衰落。

对于铁画的传播途径窄以及内容老旧、载体有限所导致的发展困境,近几年提出了一些鼓励芜湖铁画创新与传承的举措,如在乙未年(2015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名为《金羊载耀  铁骨铮铮》(如图2)的铁画生肖邮票,这也是我国首次发行与铁画有关的邮票。

3.2.1 可迁移的其他表现形式

铁画固有的黑白两色,因自身材质特性导致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大多比较传统,颜色为单一的白底黑色。

创新的切入点需要让铁画拥有符合自身特色的生命力,尝试实现铁画与当下融入流行元素的文创产品的融合,从而碰撞出新的火花,如铁画冰箱贴、铁画手机壳、挂件等新的表现形式。

3.2.2 开拓新题材

对铁画设计底稿的创新作出思考,也可考虑结合多领域题材,除原有的山水、花卉、禽类等传统吉祥图样外,尝试将铁画技艺运用到一些主体性海报、装饰画中去表现意境,形成简约的现代风格,或与儿童画融合进行插画创作。

3.2.3 融合新材料

在原来的铁材质中加入新材料,如沙画、羽毛、树脂或其他金属材质等,以取得更丰富的效果;或改变画面固有的黑白两色,根据不同主题内容的需要对铁画进行喷漆上色等二道工序,使画面表达更加准确、形象更加生动,同时颜色丰富,甚至涂鸦状的画面搭配风格,可以增强年轻群体的兴趣和购买欲。

3.2.4 铁画的传播途径创新

根据铁画巧夺天工、独树一帜的特色技艺,足以将其打造成为芜湖这一城市的历史文化标签。应加强对铁画工艺的宣传,传承并创新,从而扩大涉猎领域,进而提高城市知名度。以此凝聚地方特色,树立城市的整体形象,打造特色文化名城。同时,可以应用在芜湖的城市形象标志或当地旅游纪念品中。

在铁画所属的安徽省内建立关于铁画历史文化博物馆;线上组织展开铁画形象、铁画主题的城市形象、旅游纪念品等征集大赛;当地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观铁画制作,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参与铁画制作环;也可以加入小学的科学综合实践活动、高校的社团或艺术院系的专业课程学习等。了解,是传统发扬和不断创新、激发新可能的第一步。从小接触,从“兴趣”开始,让年轻群体更广泛地接触到和更容易接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各大社交平台对铁画工艺进行传播和普及,如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制作一些铁画锻造过程、成品展示的精美短视频,凭借互联网的优势,在走不出户的情况下让更多群体接触到这门独特的技艺。

4 铁画传承和保护的现实意义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不断进步,必然带来一定的文化变迁和流失。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不能仅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扶持,更应该从自身出发分析问题,尝试不同的可能,寻求突破口和新的出路,赋予历史全新的能量,让传统保持新鲜活力,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完善。

由于社会发展与审美需求的变化,以铁画为代表的众多手工艺品都急需在表现形式、内容和载体中找到新的艺术价值及新的魅力。探索铁画的创新和传承路径,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統工艺的保护和民俗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保护,更是探索传统工艺品对人们生活方式和品质的有利影响,让传统不“落伍”,让工艺融入生活。

5 结语

继承技艺,创新形式,再回归传承本身,才能稳稳扛起非遗文化的每一面大旗。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磨锻造是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最好的对策。利用新手段和新材料把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加以传承和利用,不断满足现代审美的需求,使芜湖铁画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以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影响地域的知名度,带动城市发展。同时,以本民族传统文化特性提升人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马宏儒,陈细妹,宋云珍.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及产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7(1):27-29.

[2] 汪子琳,魏媛媛,周小儒.论芜湖铁画的艺术和创新发展[J].大众文艺,2017(19):86.

[3] 杨基芹,孙晰.芜湖铁画史话[J].世界遗产,2011(3):86-89.

[4] 祁军伟.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设计的交叉[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9-120.

[5] 沈磊,杜欢.金属艺术陈设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艺术教育,2009(10):22-23.

作者简介:李瑞琪(1996—),女,安徽芜湖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铁画艺术创新现代设计
“有温度”的铁画
——储铁艺铁画作品欣赏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芜湖铁画的价值探索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