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原名酃(líng)县。酃县得名前属于茶陵县,古称霞阳,雅称“茶乡之尾”。酃县得名后,历773年而不改,1994年4月,因境内有炎帝名胜,报请国务院批准,将酃县更名为炎陵县。
为何炎帝会葬于此?
相传,炎帝神农氏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直至在返回家乡途中,因误食“断肠草”而崩。
据宋代罗泌撰《路史》记述,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说的就是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鹿原陂。在这里,恢弘的炎帝陵雄踞万阳山脚而立,陵前洣水环绕,气象开朗。从唐代开始,当地就开始了对炎帝的祭祀活动,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他带领先民开创农耕文化,也是医药、集市、陶器、衣服、乐器、弓箭、建筑的发明者和推广者。
如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炎帝陵祭典”已成为一个涵盖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文化载体。
红军标语,更有人情味
炎陵县常年免费向游客开放一处极富特色的展览,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红军标语博物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根据地和湘赣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历史,在这里得到了最鲜活和朴实的留存。目前全县共有339个红军标语遗址。
史料记载,1928年10月,朱德率领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来到炎陵縣十都,组织军民摧毁了国民党县团防局并开仓放粮。可没想到,贫苦的百姓心有疑虑,竟没有一个人前来领取粮食。
于是,朱德率领部队在十都墟上广写标语,又指挥士兵在粮仓大门上方墙上写上大标语:“铲除抢劫秋收、不顾民众冻饿的匪党”。随后又在大门外的廊墙上写满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等标语。这样,当地百姓才壮着胆子分了粮食。
这里,“客”比“主”多
湖南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浏阳市和炎陵县,而炎陵县的客家人又最具有特色:在全县人口以及居住面积中所占比例最大;语言、风俗最接近粤东地区的客家人。客家人迁入炎陵县,前后历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客家方言流传至今。
客家的房屋,大部分是“三行六间、四门对厅”,且以泥木结构筑成,即就近取用黄土,用墙板夯筑,当地人称“干打垒”。泥墙灰瓦,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炎陵县总人口20万,有11万是客家人。时移事易,炎陵客家虽仍保留着特色鲜明的民居“干打垒”和偷青、嫁毛虫等风俗,但谁是“主”谁是“客”已经分不清了。(综合时刻新闻、《株洲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