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引领未来

2020-07-06 03:40魏铭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器乐律动形体

魏铭

2019年12月24日至28日,“2019年广东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转化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在惠州市第一中学和惠州市惠南学校举办。

本次展示交流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以音乐实践成果向课堂教学转化为抓手,将多种音乐实践的形式提炼为“班级合唱教学”“班级器乐教学”“班级形体律动教学”和“班级戏剧表演教学”四种课型,这是全国新课程改革中全新的尝试。全省21个地市共选送了103节录像课例参加录像展示。最后,中、小学各有18节优秀课例进入惠州的现场展示。其中惠州市第一中学的中学专场课例展示形体律动课7节、班级合唱课5节、班级器乐课3节、班级戏剧课3节,笔者全程观摩了这18节课。

一、四大课型展特色

“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课堂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乐实践活动是指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种音乐活动,是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音乐课堂教学是音乐基础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由教师以教学班为单位,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进行集体性的统一教学。

音乐实践活动在社团培训、音乐特长生培养、音乐比赛活动中历来成果丰硕,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却有些相形见绌。本次活动试图把音乐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迁移至面对全体学生的常态化课堂师生交往活动,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高水平艺术实践的乐趣,是对音乐基础教育现状的革命和反思。本次活动提炼的四种课型从集体主义课程观出发,尊重学生经验和体验,倡导自主探究,致力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 舞出过程

“形体律动”从字面上可以拆分为“形体”和“律动”两个词语。“形体”是指身体的形态;而“律动”二字,则包含了动作和韵律感两层含义,即通过有控制的身体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形体律动与舞蹈不同,更强调音乐本体和即兴动作。班级形体律动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激发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借助学生的各种身体动作来体验音乐、学习音乐。

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常常羞于表现,而这几节形体律动课,教师们都让学生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乐了起来,因为教师们更加关注律动的过程,而非结果,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美,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例如王莹老师的《命题表演  唤醒身体》,设置了在海边的特定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由创编角色和情绪,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过程学生律动得充分又自然。王蓉老师的《舞火狗》课堂,运用丰富的少数民族服饰和道具,让学生合作表演蓝田瑶乡舞火狗的成人礼仪式。学生的表情和动作都展现得灵动自然,享受了音乐美。这些课程设计的目的并非要求学生的姿势有多标准,动作有多整齐,而是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促进听觉、动觉、思维、情感的协调。

2. 听出整体

“合唱”作为音乐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两人以上的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类型,可以分为无伴奏合唱和有伴奏合唱。班级合唱则是以一个班级为基本单位,并结合教材相应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合唱训练和教学,力求将全班学生各不相同的音色融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发出和谐、统一、美妙的“和声”。

音准是合唱教学中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因此往往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也让教师望而生畏。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陈世水老师的《红河谷》给了听课老师很大启发。整堂课没有任何花哨的设计,没有使用任何伴奏辅助,以卡农式的唱法过渡到音阶练习,再进入二声部的合唱,从整体出发,紧紧围绕二声部演唱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听觉来感受和声的音响效果。这种朴实无华、注重听觉、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体意识,在王丽娟老师的《青春舞曲》一课中也有所体现。她用节奏的合奏练习过渡到旋律合唱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从未与合唱割裂开来。这种以听觉为主的整体理念,使学生感受到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3. 奏出兴趣

“器乐”是指通过乐器来表现音乐,器乐教学则是以各种乐器为载体来教授音乐,使学生在掌握乐器技能技巧的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班级器乐则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器乐合奏的形式进行教学,可分为多声部合奏和单声部合奏,即不同乐器组演奏不同旋律,不同或相同乐器演奏同一旋律。

器乐课非常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为演奏的方法直接影响乐器的音色和音质,学生很容易就陷入機械的练习中,无法感受美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几节器乐合奏课虽然都是属于起始课,但是课堂上师生频繁互动,气氛热烈。比如蔡青老师的《红河谷》尤克里里教学课,乐器教学与唱歌教学完美融合,学生们自弹自唱抒情动人,很有成就感。张译方老师的《二胡 空弦练习》课,充分发挥了自身二胡演奏专业的特长,首尾呼应的两段表演和教学过程中的精准范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林晓霞老师的《画眉跳架》潮州大鼓教学课,由于器乐使用的限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引导学生利用课桌和书本探索相似音色,自编节奏型小节表现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演奏与唱歌、欣赏、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器乐学习兴趣,也增进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4. 唱出文化

“音乐与戏剧表演”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践)》课程内容中的模块之一,包含了中国戏曲、中外歌剧、音乐剧及戏剧和影视配乐等类型的相关教学实践活动。戏剧表演是一种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班级戏剧表演则是以班级为框架,学生为演员,通过有节奏的戏剧表演来感知音乐语言、学习音乐文化。

学生喜欢学习直观性强和快节奏的艺术作品,喜欢流行时尚元素,而戏剧表演中的唱法技术要求高,表演技巧复杂,使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对教师的艺术素养和教学水平也是一种挑战。然而在《京剧大师梅兰芳》课堂,苏丽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历史原因造就了梅兰芳,深入探索梅派艺术精髓。学生们融合文化理解后,模仿京剧选段,个个声情并茂、戏随情动、自信自然。何淑玲老师的《京腔潮韵自多情》,也从背景文化方面深入探究了京剧的四大行当,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选段。这种以音乐为纽带、以文育人的方式,不但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更提升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美中不足展未来

这18节课都是提前抽签借班上课,因此不乏不足之处,以及个别可以改善的地方。(1)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应充分运用教学智慧,灵活预设教学目标。备课时不能只预设一个固定的教学目标,应提前搭好一层一层的阶梯。如果这节课学生只能够上一层,那么只解决一个问题,打好扎实的基础,也让下课铃响时整堂课有一个完美的结束。(2)将音乐创作中“变化重复”的技巧运用到教学中,使每一次练习的聚焦点、侧重点都不同,把“再来一次”换成“这一次我们试着这样做或那样做”,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夯实了一项知识或技能,把枯燥的练习变成体验乐趣。(3)以学生为主体,课程内容的设计只能服务于教学。把课堂形式还给内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利用学生的表现欲,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利用学生的成就感,给学生享受的时间,实现真正的“生本课堂”。(4)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帮助他们获得成就动机,教师也能感受到“高山流水、知音识曲”的愉悦。

学校音乐课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音乐带给他们的身心愉悦。音乐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智慧、教学创新也是在课堂中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次展示活动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引领性、开放性。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不断的尝试总结,音乐教育的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器乐律动形体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鸡霉形体
生命的律动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