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阅读推进分析及发展策略

2020-07-06 03:40熊丽丽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群文区域素养

朱永新教授说,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书对学生的影响,有可能超过老师。唐山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说,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打造教育高地,阅读无疑是一条最持久、最有效的途径。阅读是读者从书面提取意义或情感信息的过程。对于个人成长、学科发展,还是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从顶层设计整体实施推进区域阅读,有利于区域教育品质的大幅提升。

一、区域阅读推进的宏观思考

1. 国家层面

阅读关乎国民素质、综合国力以及民族未来,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形式由社会活动向国家战略发展,创建了社会机制,以媒体为主要力量,通过评选书香家庭、书香城市和书香品牌建设来推进国民阅读。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快餐文化的盛行,国民阅读量还是明显偏低,手机阅读、网络阅读导致了浅阅读盛行,功利性阅读盛行影响深度阅读的教育功能。

2. 国际层面

阅读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主测领域。广义的阅读不仅包括阅读素养,还包括学生开展阅读的情况。PISA 2018关于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主要涉及3个维度:学生的阅读乐趣、开展趣味阅读的状况以及学生得到的阅读支持。因此,精准定位阅读群体,把阅读作为区域教学改革措施,将其置于全球视野中进行国际比较,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特别是阅读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3. 实践层面

一批教育专家在深度阅读,特别是阅读课程系列化上作了大量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如主张“量中求质”的李吉林老师,认为要从优质的阅读材料中得到滋养;主张“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及探索性教学”的群文阅读代表蒋军晶老师,认为“群文阅读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主张“就同一主题选取更多的作品来阅读,让学生全方位地感悟理解,让书籍的精神力量更加充分地表达出来”的窦桂梅校长,认为用整合思维培养儿童在阅读中对比、归纳、联系的阅读和思维方式,为儿童有意义的阅读提供时空。

4. 评价层面

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是衡量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正如温儒敏教授说:“在未来,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分数,如果阅读能力不过关,连卷子都做不完,考试更是会吃大亏!”

二、国内区域阅读的横向比较

1. 区外阅读现状

广西某市以课外阅读为载体,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在学校全面打造个性化的阅读环境,系统建构课外阅读的方法策略、课型课程。

北京某区发起“中小学校园阅读素养提升工程”,建立分级书单推荐、学生阅读跟踪评价、阅读互动交流等大数据平台;通过区域阅读共同体研究、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构建阅读课程体系及区域立体化阅读模式。

深圳某区针对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盛行以及阅读内容质量需提高和阅读效果需提升等问题,把“素养阅读”作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的专项督导内容。

2. 禅城区阅读现状

据2016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分析,广东每月阅读量为7本及以上的四年级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平均分为508分,每月阅读量为4-6本的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平均为490分,每月阅读量为0本的学生,语文学业成绩为409分。同年质量监测显示,禅城区每月阅读量为4本及以上的学生比例为77%,低于佛山市均值的0.2%。上述数据说明,区域阅读推进刻不容缓。

另外,笔者曾于2018年对禅城区4所不同镇(街)、不同办学规模学校126位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6.03%的教师认为学生阅读需要针对性指导;93.65%的教师认为学生阅读要专设阅读指导课进行指导;43.65%的教师认为每学期至少要有5次以上的阅读指导课。88.1%教师认同阅读要指定书目内容,92.06%的老师认为有计划、有方法的阅读指导才能提高阅读兴趣、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从区外阅读状况看,阅读已从自主化走向行政化,从活动化走向课程化;从区内阅读状况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区域阅读构建和实施,能够厚植传统文化,丰富儿童生命发展。宏观上,阅读是为学生一生奠基,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微观上,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为学生提供文本阅读历程与生命历程同生共建的平台。

三、区域阅读推进的主要策略

区域阅读的整体推进,既要自上而下地创新运行机制,又要自下而上地激活一线教师的阅读策略认知,以及学校的阅读实施自觉;既要有教研、培训、督导等行政部门的整合联动,又要以研究为抓手,引领阅读向学科专业纵深发展,以项目的深根化、阅读的课程化、推进的常态化为方向,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 搭建平臺,创新运作机制

区域阅读要得以有效推动和实施,与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的建立、区域平台的搭建及名师骨干队伍的组建密不可分,要成立协作发展共同体,按行政职能联动推进。教研部门负责学科深化引领,培训部门负责组织专项培训,督导部门负责专项督查评价,从而使区域阅读真正向纵深发展。协作发展共同体中,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是区域阅读推进率先而为的“辐射源”和“引路人”,他们可先在各片区部分学校进行试点,再在全区进行铺展推进。

顶层平台构建是框架,最为重要的阅读课程化的引领。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部编教材教学的基础上,解决学生阅读内容、阅读方法,以及学生整体阅读素养提升的问题,是学科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环节。

2.“先减后加”,以课程整合思路开发阅读课程

在遵循统编教材编写原则的基础上,“先减后加”,采取整合策略,对教学单元内容进行统整,即依托大单元主题,挖掘篇与篇之间关联知识点,把握、整合、处理整组教材,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减少整体课时。

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如果采取单篇教学的方式,要完成整个单元教学共需11课时,而采用统整策略,则完成单元教学只用7-9课时,节省下来的课时,可用于实施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指导,此即为“加法”。“先减后加”,有效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提升效率,又为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提供足够的时间支持。

3.“1+X”,在内涵和外延上扩展阅读课程

在语文学科里,“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所谓“1+X”,是指以现行统编语文教材的学习为宗旨,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目的,以精读课文有效延伸或单元主题有效延伸为主要路径并进行文本组合的群文阅读方式。“1+X”将单篇与群文连接起来。当“1”指精读课文的主题时,可以基于“1”的形式主题,包括文本结构、写作方法,如“奇妙的中心句”“自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X”的选文;亦可以基于“1”的内容主题,如“故乡之物最美好”,即文本内容进行“X”的选文;还可以基于“1”的审美主题如“强烈的情感体验”,进行“X”的选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1+X”群文阅读,包括课内一篇带课外多篇、课内一篇精读与多篇略读整合、课外多篇的群文阅读,甚至是整本书阅读。例如,由禅城区名师骨干编写的《爱上阅读·学生阅读手册》,选编与单元主题相近、阅读评价设计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既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了阅读兴趣,又训练了阅读方法,加强了课内外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4. 动态评价,以“互联网+”思维开发阅读指标

通过序列化、层级式的阅读,以及科学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期待,为语言构建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奠定基础的同时增强思维判断能力。例如,《爱上阅读·学生实验手册》主要由单元导读、群文共赏、阅读聊吧、好书共读和阅读评价五个模块组成,在开发阅读评价指标时,聚焦于对学生阅读素养及阅读品质的动态评价,每个单元一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开发基于阅读选文及单元语文要素评价指标,并及时将阅读评价数据反馈给教师,提供阅读指导。

注:本文系广东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区域阅读推进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ZQJK025;主持人:熊丽丽)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群文区域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群文活动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