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防范出现亏损项目之我所见

2020-07-06 07:56禹慕阳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禹慕阳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防范亏损项目  工作见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饥不择食承接项目或项目利润空间本就不大因管理不善最终造成出现亏损。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 A项目,建设方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项目早已竣工,但因为各种原因久拖未结算,实际上甲方也不会再给付资金。资金情况:实收工程款2895.07万元,已上交税费103.59万元,实际已付项目成本开支合计3415.66万元、付诉讼费及法院执行费28.47万元、付个人借款利息578.09万元、付企业借款利息88.85万元。项目潜亏金额1319.59万元。事后分析亏损原因:

(1)施工过程中由于资金紧张,该项目向个人融资借款,且承担的融资借款利息数额较大。

(2)由于欠付材料款及归还借款本金等款项被起诉,支付诉讼费及法院执行费共28.47万元。

(3)因施工过程中未重视成本控制,成本费用超支造成亏损624.18万元。项目未配备有专业基础的项目成本核算员,未对项目成本进行及时分类归集用,更没有拿实际成本开支及时与预算成本进行比对分析。

(4)项目虽实行了内部承包,也签订了内部承包协议,但在执行过程中不严格,由于各种原因,承包人最终没能很好地履行内部承包协议。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多次更换。项目成本资料不全,也未及时与建设方结算。

案列(二): B项目,建设方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结算价5425.49万元,视为收入。已上交税费183.24万元,项目部实际已开支合计5292.24万元;应付未付人工费/材料费约690万元。项目潜亏金额739.99万元。事后分析亏损原因如下:

项目实际已开支总额5292.24万元,其中:人工费开支总额1885.39万元、占总开支5292.24万元的35.63%,明显偏高;材料费开支总额2076.46万元,占总开支5292.24万元的39.2%、机械费开支101.51万元,占总开支5292.24万元的1.92%;水电分包开支189.03万元,占总开支5292.24万元的3.57%;外架分包开支167.63万元,占总开支5292.24万元的3.17%;土方分包开支199.6万元,占总开支5292.24万元的3.77%;其他费用开支674.61万元,占总开支5292.24万元的12.75%,其中支付项目借款利息82.7万元,归还某某个人临时借款100万元,代付其他项目款50.88万元,此3项金额合计233.58万元明显不属于该项目正常开支范围,是造成亏损的原因之一。项目未配备有专业基础的项目成本核算员,未对项目成本进行及时分类归集用,更没有拿实际成本开支及时与预算成本及时进行比对分析。项目也实行了内部承包,也签订了内部承包协议,但在执行过程中不严格,流于形式,承包人最终没能履行内部承包协议

案例(三):C项目,建设方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项目已结算审定价4759.33万元,争议部分因种种原因久未审定。已上交税费165.84万元,項目部直接成本开支合计4564.75万元、付诉讼费及法院执行费41.17万元、法院冻结款51.37万元、付个人借款利息355.06万元,项目应付未付人工费及材料费164.87万元;根据已结算价可确认收入4759.33万元,项目潜亏金额583.73万元。事后分析亏损原因:

(1)施工过程中由于资金紧张,该项目向个人融资,由于没有能力及时归还,承担的融资借款利息数额较大,其中向个人借款支付的利息金额达355.06万元;

(2)由于欠付材料款及归还借款本金等款项被起诉,支付诉讼费及法院执行费支41.17万元、法院冻结款51.37万元。

(3)因施工过程中对成本控制不到位,成本费用超支造成亏损136.13万元。项目未配备有专业基础的项目成本核算员,未对项目成本进行及时分类归集,更没有拿实际成本开支及时与预算成本进行比对分析。

(4)项目虽实行了内部承包,也签订了内部承包协议,但在执行过程中不严格,流于形式,承包人最终没能履行内部承包协议。

二、个人见解

为防止建筑施工企业出现项目亏损的情况,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遵循五大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此处制衡性原则尤为重要:制衡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制衡性原则要求企业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履行控制监督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这样就从制度上保证了项目施工成本的真实性,避免出现虚增成本的情况。

(二)严格合同评审

合同评审是指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到正式签订合同前,为使合同文件合法、规范、严谨、合理,企业相关部门对合同条款进行的评审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比较常见的最重要的合同主要有:工程施工合同、劳务分包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等。利润主要来自各具体施工项目,因此对工程施工合同的评审,首先从源头上保证利润,承接项目前,根据合同评审预测项目利润是必要的,需各相关部门对合同条款进行细致评审。另外材料采购合同评审也是很关键的环节,因为常规项目施工成本中材料费占比最大。

(三)规范项目内部承包,严格执行内部承包协议

为了加强对项目的施工管理,明确责任,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对具体施工项目大都采取了内部承包的方式。这个环节主要有两个方面工作:

(1)项目上交管理费点数的确定,施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项目上交的利润。各项目利润上交点数应根据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满足企业的持续发展所需资金综合考虑。

(2)项目内部承包人的选定,企业应设定承包人所具备的资质条件。通过一些案例(当然不一定是指前述案例的承包人),个人认为人品(应放首位,认真、务实、有担当、有责任感很重要)、专业能力、管理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实践经验、经济实力等应作为项目承包人考核的条件。

(四)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各项目应根据具体情况配备合理的人员,将具体工作分解责任到人,定员定岗,防止人浮于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便于追责。对项目各责任人按责任大小实行奖惩。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项目会采取管理人员以垫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到项目,一方面是为了补充项目前期资金的不足,减少融资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项目盈利后,除去上交企业管理费点数外,项目应根据岗位责任大小实行奖惩(项目开始前就可以根据岗位确定好奖惩比列或者根据入股金额比列实行奖惩)。

(五)融资成本应充分予以考虑

前述案例中,引起项目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融资成本过大。由于企业监管不到位,由承包人或个别领导擅自做主导致融资成本过大。建筑市场中,施工项目普遍存在前期垫资情况,项目需融资时应充分考虑融资成本以及无力归还时的违约成本,选择最优融资方案 。项目融资不能由项目承包人擅自做主,应作为企业融资战略来考虑。企业融资战略是否合理、恰当,有3个评判维度:(1)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并支持企业投资增长;(2)风险可控;(3)融资成本降低。

(六)重视项目成本分析

前述案例中,没有一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过成本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项目情况,按月或季进行成本分析。具体操作步骤:

(1)配备有专业基础的项目成本核算员,对项目成本进行及时分类归集。依据的资料主要有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工程成本计划、工程成本表、竣工工程成本表、施工管理费用表和工程成本明细分类帐等。

(2)项目部或企业应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成本核算员可根据预算部门的预算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与项目实际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相对应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亏损的原因,及时找到止损的方案,这个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却常被忽视。

三、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做强做大,首先企业要有利润做保障.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各具体施工项目.项目产生利润是需要多方举措来保证的。尤其不能出现亏损项目,项目一旦出现亏损,承包人个人无力承担时,损失最终还得由企业买单,如果亏损金额过大时很容易拖垮企業,因此防止出现亏损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2018年度高级会计实务教材(中国财政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P101页.

[2]2018年度高级会计实务教材(中国财政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P228页.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企业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实行降本增效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书记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探究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浅析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