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产力发展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衍生了精神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人心的焦躁等问题。重提具有普世价值的儒学能对诸多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选择。
【关键词】先秦儒家 修身 思想 现代转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01-01
在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儒家文化系统中,修身就是人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以纯化本体向善意志和道德认知为最终意义的行为方式[1]。儒家把修身作为教育八目之一,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孔子认为实现道德理想,并非靠外力,而必须靠自修。可见,儒家思想倾向于人格教育,不断纯化个人道德向善意志并向外展开,解决个人的意义追求与价值信仰问题,塑造社会的价值认同。这种价值认同,即我们坚信并践行的品德,为不知道义与理想信仰为何物,追名逐利的浮躁当下,提供了价值向导。
一、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情理向度
先秦儒家以修身为本,以道德为要,通过完善人格成就“圣人”,也就是“成仁”。因此,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中,仁是“内圣”“外王”的价值旨归,由修身活动推衍至具有普世性道德规范的“内圣外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孔子主张通过“克己”不断提高德行修养,“复礼”而达“仁”。而“仁者爱人”[3],行仁就是在通过“克己”提升自我修养的基础上爱他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4],使孝悌先行于家,而后尊忠恕之道使仁爱及于社会众人,最终做到亲亲而仁民,故为人之本也。孝是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基础起点,是其情感依托。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5],孔子认为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呈现于恭、慎、勇、直等具体德目的仁,若无礼的理性约束,就不得“中行”,而言行合于礼便是仁在其中。这里的“礼”包括人伦道德、礼节仪式、社会制度、国家法制等,制礼使人与禽兽分,制礼以实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差别秩序,使人伦有则,尊贤有等,社会有序。“不学礼,无以立”,礼是先秦儒家将成仁理想落实到行为实践的价值准则。
以家族孝亲之爱为出发点,扩大到社会更大范围中各种人伦关系的要求即为礼。孝与礼作为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情与理,统摄于儒家仁学中。根据不同场域、不同价值立场而有不同侧重。家族内重孝亲,体现的是个体的人情小爱,是家族伦理的情感基础。社会中重礼制,体现的是维护民众利益与社会秩序的公正大义,是孝亲向外推至家国天下施行仁民爱物的道德根据。
二、先秦儒家“修身”的路径选择
孔子坚持仁礼并重,“仁”和“礼”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仁生于人,义生于道;或生于内,或生于外。”[6]“乐由中出,礼自外作”[7],“仁”侧重于内在情感,“礼”则侧重于外在行为,二者相辅相成,构成实现成仁理想的内外两条路径选择。
“人之生也直”,“天命之谓性”,先秦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可以“率性”(《礼记·中庸》),“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应该让本善之性自由发挥其外,根据内心的真情实感去实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7]“本”即为内在的心性。人人皆有本,但非现成可用,需要不断修养体认,才能“发而皆中节”,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圣贤境界。
竹简《五行》篇以“仁义礼智”“形于内”为“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即人的普通的行为。那么在内心没有认识到位的情况下,这种单纯的行为是否具有价值?这就涉及到外在的路径问题。孔孟仁本礼用、摄礼归仁,以“诚中形外”确立了内外相通的逻辑[8]。认为通过内在修养可以改变外在的表现及行为,反之,外在的表现及行为也会影响内在修养。而荀子则认为内在的本性无法修炼,只能从外在的行为入手,“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9] 竹简《六德》曰:“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礼乐因此是内外皆备的修身科目。内外相辅相成,就是“合外内之道”[7],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然后才能致良知。
三、先秦儒家思想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镜鉴启示
价值认同产生的意义,是为政治和社会整合提供正当性依据。而观念系统得以成为社会价值的支撑,必须通过认同来体现[10]。先秦儒家思想自汉代就为社会价值认同,为社会有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其修身思想使得道德良知可以抵抗与伦理纲常对立欲望冲击,构筑起明德向善的道德体系。先秦儒家所追求的“仁”与现代语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乎同构,二者目标指向均为构建追求民族大义的道德体系。沿此脉络,运用修身对个人道德“自修”精神内核充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对显性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教育的充实与完善,亦是对儒学道德体系构建的现代性解读[11]。
早在1997年,我国就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战略目标,但在诸多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现实问题面前,“法治国家”的相关理论也往往无力解决。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到内修心性与外在制度并举。虽然外在的制约也是社会运行的保障,但“心怵而奉之以礼”[7] ,本体的良知理性应该发挥起主导作用。借鉴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应加强法治、德治、礼治的宣传教育,构建适应符合当下国情社情的新时代“德治礼序”模式。先秦儒家“修己以敬”至“安人”,通过自修纯化道德意志的方式与今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形成了隐性自修与显性教育相辅相成的双重道德构建模式。将儒家修身思想运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提供内部依据,无疑是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重要结构性补充,实现“德治”与“法治”的和谐统一,促进“德治”、“法治”社会秩序模式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辛翀,郭艳艳.儒家修身思想的义理内涵[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朱熹(宋).四书章句集注[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6:25.
[4]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M].中华书局,1980: 2.
[5]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M].中华书局,1980:83.
[6]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7]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8]白宗让.儒学修身之内外两条路径[J].济宁学院学报,2019(2).
[9]荀况(战国).荀子·修身[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2014.
[11]郭亚楠. 儒家“修身”思想的教育价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
作者简介:
吴媛媛(1982-),女,江苏南通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