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马克·麦卡锡小说《路》的人文主义读解

2020-07-06 03:19王维倩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麦卡锡人文情怀人文精神

王维倩

摘    要:科马克·麦卡锡的后启示录小说《路》是一则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寓言。该小说的创作体现出麦卡锡的人文情怀,而小说中的大爱与对生存的渴望则体现了麦卡锡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小说内容或形式方面,麦卡锡继承传统人文主义精神,却有所超越。小说的寓言特质显示了麦卡锡所具有的批判人文主义的思想。回望生命的来路并展望人类的未来之路,只有善良与大爱才是人类救赎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路》;人文情怀;人文精神

中圖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20)01-0001-04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2006年出版其第10部小说《路》(The Road),不仅引起美国文学界和媒体的高度赞扬,也引发读者的热捧。该小说斩获2007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及“鹅毛笔奖”、美国独立书商协会年度图书奖。2009年,小说又改编成电影,名曰《末日危途》,并获多项电影奖提名。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1954—)曾将该小说选为“奥普拉书友会”的推荐书目。《路》是一部后启示录小说(Post-apocalyptic Fiction),主要讲述一场空前的大灾难后,一位父亲带着10岁的儿子克服艰难困苦,在文明的废墟之间一路向南的奥德赛之旅。《路》虽是一部“残酷的诗学”,却也有温馨的亲情,并给人一种希望。难怪《时代》(Time)杂志曾评曰:麦卡锡仿佛是这个即将消失于世界的最后幸存者,他将未来发生的那个时刻提早展现在我们眼前。更重要的是,该小说体现了麦卡锡深刻的人文情怀。

一、创作与麦卡锡的人文情怀

优秀作家要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方能站在高处俯视生活,其作品才能直视生活的本质。优秀作家要有敏锐的目光,还要有人文情怀,其小说才能让读者的心融化。《路》具备了这两点特质,这正是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之所在。

麦卡锡大学未毕业就开始了其游历生涯,他离群索居,远离人们的视线;他弃主流社会而不顾,远离世俗生活。正是这种特立独行的生活经历,决定其小说具有“在路上”的游离感和无家可归的漂泊感。田纳西三部曲、边境三部曲抑或后启示录三部曲,既与其人生历程紧密相关,又充分展示了他的人文情怀。在《路》中,麦卡锡描写暴力,但不炫耀暴力,而是借之以揭示人类本性中恶之存在,以警示世人。其作品中的暴力描写并非暴力渲染,而是以暴力为媒介对人性进行探索,其作品中的暴力具有深刻的主题意义。[1]他书写死亡,因为死亡是其小说之主题,更是人类必面对的终极问题。麦卡锡对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等不论及生死议题的作家不以为然。他不理解他们,他甚至认为不涉生死之作不是真正的文学。人类世界的最终毁灭源于生态的毁灭、文明的毁灭和人性的毁灭。《路》将毁灭后的世界展现给读者,正如美国《时代》(Time)杂志所赞:它揭开了隐秘在悲伤和恐惧下的黑色河床,灾难从未如此真实过,麦卡锡延续着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和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的文风,他将未来发生的那个时刻提前展现在我们眼前。[2]11正因如此,麦卡锡被美国评论界巨擘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2019)称为当今美国一流小说家,并与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1937—)、唐·德里罗(Don DeLillo,1936—)、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2018)并称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四大小说家。

其实,麦卡锡创作小说《路》的灵感源于一次旅行。2003年,70岁的麦卡锡带着年仅4岁的幼子,途经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艾尔帕索(El Paso)。夜深人静时,他远眺窗外晦暗不明的夜景,想象这城市未来的光景。此时,他脑海里出现了如此景象:城市在燃烧,山岭冒着熊熊烈焰,如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笔下的炼狱(Inferno)。于是,他转身看着熟睡的孩子,动了创作《路》的念头。然而,他并未马上动笔。三年后,当他旅行到爱尔兰时,小说的故事、人物、情节涌入脑海,一切似呼之欲出。2006年底,《路》出版面世,麦卡锡将此书献给其幼子。《路》讲述核战将一个国家或文明,甚至整个人类文明毁于一旦。在这场浩劫之后,孩子出生,孩子之母不堪忍受生命的残酷而自杀,父亲幸存下来。父子俩踏上了去往美国南方海岸的奥德赛之旅,去寻找温暖和生存的希望。在灰暗的世界中,父子俩面临着许多未知的凶险和人性的邪恶。他们彼此关怀,充满对生的渴望。男孩成了希望的火种和救赎未来世界的基督。《路》是一则父亲写给孩子的故事,是一则震慑人心的末世寓言。

麦卡锡的漂泊流离和离群索居,令其与主流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也令其从一个更高视角来书写人性,更深刻地反思人性与人类社会的未来。而该小说之缘起是麦卡锡之于其幼子的关爱,进而在小说中书写末日后的世界上一对父子的求生之旅以及对人类文明的救赎之旅。凡此种种皆体现出麦卡锡的人文情怀及其人文精神。

二、大爱与麦卡锡的人文情怀

人文主义“集焦点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3]。人文主义以人为核心,“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重视,以及研究如何提高人的地位,了解人的本质、前途和利益……”[4]5。《路》谱写了一则艰难求生、重现生命尊严的末世寓言,一首地狱与天堂的交响曲,一曲献给全世界的捍卫人类尊严的优美挽歌。[2]7

人文主义源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将人从神权中解放出来,强调人的独立和自由,追求平等与幸福;启蒙运动强调人的主导作用,发挥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能以及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改造。此后,批判人文主义发现人的潜能和智慧,人的行为促进了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福祉,但也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带来巨大的戕害,如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带来毁灭性灾难。特里林(Lionel Trilling,1905—1975)的自由人文主义抑或萨义德(EdwardSaid,1935—2003)的世俗人文主义,都将人从自身中解放出来,控制人类的脚步和欲望,倡导人类的善和爱。小说《路》生动地诠释了这些人文主义思想,有传统的内容也有批判的思想。在文学创作中,麦卡锡始终坚持表达如此母题:“生与死、命运、自由意志、不朽、爱、亲子关系、乱伦弑夫等。”[4]44小说主题自觉或不自觉闪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如果说麦卡锡是美国当代最优秀的人文主义作家,那么,最能体现其人文主义思想特色的就是其小说《路》。

《路》描写一对父子在浩劫之后的世界上艰难求生之旅。为了生存,他们一直在寻找之中。此亦文学的永恒主题,《路》也不例外。父子在寻找其他的好人,寻找能果腹的食物,寻找更温暖的地方,寻找生存的希望。因此,求生和寻找构成该小说的叙事主干。小说虽未明言何种原因造成世界毁灭,但种种迹象表明,那是一场毁灭性核爆。父子在地狱般的世界中艰难求生,忍受寒冷、饥饿,还要躲避各种袭击,如食人族、盗贼,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父子无数次从死神手中逃离,他们也随时面临道德伦理选择。然而,他们却一直坚持做人的底线——不吃人。男孩生于末日后,他没有世界被毁灭前的记忆,面对末日后的世界,男孩善良而勇敢。虽对许多事情不理解,他却勤于学习。他的一举一动皆是善良的,令人温暖的。他深信父亲是好人,他们绝不吃人。当看见另一男孩一闪而过时,他希望父亲能收留那孩子,并带着那孩子一同前行,他甚至愿意分出自己微不足道的食物给那孩子。见父亲命令盗贼脱光衣服站在那里,他为之而痛心掉泪。遇见老人伊里时,他央求父亲给老人食物,还陪他过夜。父亲对儿子说:“你并不是那个为所有事情操心的人。”[5]239儿子却坚定回答说,他就是那个人。在人文主义讨论中,积极入世的生活与沉思默想的生活哪一个更值得提倡,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积极入世意味着创造价值,承担责任,惠顾他人;静默沉思表明完善自我,不顾他人。这在男孩的言行中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当父亲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他鼓励男孩“接过火种”,“找到那些好人”[5]256。男孩就是那个火种,就是要救赎这个世界的人。火种在,人类重生的希望就在。父爱就像这黑白世界里微弱火光,照亮兒子的内心,它超越了死亡,战胜了绝望,使我们看到了人类自救的唯一希望。儿子在父亲临终前的晚上,问那个曾经遇到过的小孩会怎样,父亲留给儿子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善会找到那个小男孩的。一直都这样。善会再次找到他。”[5]258男孩最终也加入了另一个好人之家,再次踏上希望之旅,为自己也为救赎人类。

三、继承与超越

《路》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向传统人文主义回归,如简单的结构,传统的叙事,细节的描写皆具备传统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小说采用单线条结构,即父子俩的求生之旅,没有复杂的多层次线索。小说也不分章节,而以旅途逃生遭遇构成情节,如遭遇食人族、路遇老人伊里等。虽无复杂的结构,小说却并不单调;风格虽简约,其内涵却丰富,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环保主义者目睹了生态毁灭,道德家见到了人性沦丧,思想家目见了生存的勇气,宗教家看见了上帝的缺失,人文主义者则看到了人类的爱和尊严。

麦卡锡惜墨如金,但其对细节的描写却颇见笔墨功夫。麦卡锡对被毁灭了的世界场景进行了多次反复地描写,如黑色的河流,烧焦的树木和土地,废弃的宅院、加油站、超市,锈蚀的汽车、沉船和桥梁,翻滚的灰尘,漫延的垃圾,刺骨的寒冷,无边的黑暗,一个没有生命的灰白世界。整个世界分崩离析,“这片大地已经被切割、被侵蚀,变得荒芜了”[5]163。“冰冷。孤寂。没有一只鸟。”[5]198据统计,小说中对灾难场景的描写多达35处以上。小说对父亲寻找食物过程的细节描写也匠心独运。父亲不放过每一个搜寻到的食物,一听可乐、几个苹果、生锈的罐头或掺着老鼠屎的玉米,这些无不述说着那个消失的世界里普通生活的可贵;而那精美的陶瓷和进口的吊灯则显示世界曾经的美好与奢华。可见,麦卡锡或繁或简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现实世界的平凡与珍贵,毁灭世界的恐怖与凄荒。这恰恰是麦卡锡人文思想的体现,他意在提醒人们珍惜现有的一切,警示人类未来可能遭遇的危险。可以说,麦卡锡小说的信心就源于对生命来路的回望和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展望。人文主义“从威胁或毁灭人类的灾难中振作起来,因为它始终对人有信心,相信人类能在重重的险阻中,继续走向崇高完美的境界,相信人类能在一次一次的自我丧失中,再度发现自己,重新发挥理性与爱的力量”[6]。《路》完美地演绎了这一人文主义思想,并有所超越。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以末世为背景的后启示录小说甚是繁荣。《路》就是其中之一。后启示录小说以世界末日后幸存的人类如何自救和拯救他人为主要内容。一般而言,此类启示录小说多描写超人或英雄利用高科技手段,战胜灾难重建文明世界。《路》虽描写末日后的世界,但小说中没有超人或英雄,也没有高科技,幸存的主人公仅是一对普通父子,世界已毁灭,且被毁灭的世界正在慢慢消失,幸存者大多变成强盗或食人族,沦为兽类,仅有极少数坚持人性善良的好人。正如那对艰难跋涉的父子,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到温暖的南方去。就此而言,麦卡锡已超越了其他诸多类似的后启示录作品。与其说《路》是科幻小说,倒不如说它更像一部对人类未来的寓言。《路》是对恐怖袭击的思考,更引起人们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忧虑。潘多拉的魔盒已然打开,如何控制人类的贪欲和人性中的邪恶?如何不断矫正人类之路,适中、合理和适宜地与世界相处?此乃麦卡锡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他对传统人文主义的修正与突破。

四、结语

霍金(Stephen Hawking,1942—2018)曾从科学的角度预言:科技的进步正为人类创造新的歧途,核战争、全球变暖、基因改造病毒将会成为人类在未来面临的艰巨挑战……人类随时面临生存的危机,人类文明也随时面临终结的危险。麦卡锡从人文主义角度,用小说再现了霍金的预言,用更形象的方式表达了现代人文主义思想核心所在,“使人类明白:生命的过程是享受自然的恩赐,而不是一味的以征服为乐”[2]6,并以悲天悯怜的人文情怀展示了人类的温情和大爱的感人伟力。

有论者指出,用任何一种思想或理论评价麦卡锡的小说都是狭隘的。麦卡锡解构信仰或观照自然的宗旨是关注人类本身的命运。因此,麦卡锡的人文主义思想一直照映着人类的未来之旅。麦卡锡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一直是其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世界的未来而言,麦卡锡比霍金更乐观:世界可被毁灭,善和爱却不能被灭绝。做个好人,拥有大爱,才是人类救赎的根本出路,此乃麦卡锡小说《路》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寓言。

参考文献:

[1] 陈爱华. 传承与创新:科马克·麦卡锡小说旅程叙事研究[M]. 北京: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8.

[2] 李杰. 路的尽头,还有希望:代序[M]// 科马克·麦卡锡. 路. 杨博,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1-11.

[3] 阿伦·布洛克.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 董乐山,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7:12.

[4] 段俊晖. 美国批判人文主义研究:白壁德、特里林和萨义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 科马克·麦卡锡. 路[M]. 杨博,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6] 韦政通. 人文主义的力量[M]. 北京:中华书局,2011:72.

责任编辑    徐    晶

A Humanistic Reading of Cormac McCarthys Fiction The Road

WANG Weiq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

Abstract: Cormac McCarthys post-apocalyptic fiction The Road is an allegory of the ultimate destiny of human beings. The creation of the novel reflects McCarthys humanistic feelings, while the universal love and the desire for survival in the novel reveal McCarthys humanistic thoughts. In terms of the contents or form of the novel, McCarthy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humanistic spirit but transcends it. The allegorical character of the novel shows McCarthys critical humanistic thoughts. Looking back at the road from the past and looking forward to road of the future of mankind, only kindness and universal love make the human salvation possible.

Key words: Cormac McCarthy;The road;humanistic feelings;humanistic spirit

猜你喜欢
麦卡锡人文情怀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不是所有的花都是向日葵
不是所有的花都是向日葵
麦卡锡的雪茄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