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做细做实新时代民生工作

2020-07-06 06:50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生群众制度

李 红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党校社会文化部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民生工作提出新要求,寄予殷切期望。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紧迫问题,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把脱贫攻坚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难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的讲话,为内蒙古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在民生工作中,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方面因素,坚持共建共享,推动民生工作新提升。各级党委政府既要切实担负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责,发挥好主导作用,也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勤劳奋斗的内生动力。必须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各级党委政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导力量,要努力做到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思路由群众酝酿、办法由群众提出、建设以群众为主,发挥群众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起社会共识,形成推进伟大事业的磅礴伟力。

坚持实事求是推进

当前,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过去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是基本需求,现在人民群众有收入稳定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更多层次的需求。要适应这些新变化,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教育、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工作,必须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切忌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坚决杜绝超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给付能力而过度追求规模和档次,避免陷入“福利陷阱”。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原则制定民生政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提高福利水平。

坚持围绕突出问题

民生工作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着重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补齐民生短板,稳步推进各项民生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特别是要优先覆盖基础条件薄弱的城乡社区,优先实施最迫切需要的民生工程,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尤其要把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摆在最优先的位置,围绕突出民生问题、特殊困难群体、群众最关心的小事,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解民生之忧。在为群众办实事问题上,我们要抓住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越要力争办好。不能避重就轻,见了困难就绕道走。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坚持问需于民立场

公共服务供给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只有与群众需求实现有效对接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深入调研群众需求,科学配置和供给公共服务,有的放矢,才能准确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期待。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连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牢牢把握民情民意这一关键,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做到体民情、察民意、知民心、解民忧,把民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只有了解了群众最真实的需要,民生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够为群众排忧解难。明朝张居正讲:“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前人议政的这句话,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借鉴。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科学把握民情民意,积极回应民生期待,推动我区各项民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坚持注重谋划长远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着眼于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紧解决紧迫的民生问题,抓紧落实民生政策,还要注重从长远谋划,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想在前头,规划做在前头,注重持续性满足民生需求,注重民生工作的长期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建立民生改善的长效机制,在推进当前民生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民生工程实施的长远效益,拓宽眼界,高瞻远瞩,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前谋划,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群众办实事要有科学思考和科学论证,不能有短期行为。一件事办得是否有意义、有价值,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应成为我们为民办实事的座右铭。

坚持抓好贯彻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注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到农村牧区和城市社区。图为医务人员在牧民家中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因人因户精准施策,优化带贫减贫机制,深化扶贫协作,完善制度设计,多措并举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必须统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障机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规范社保基金管理,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必须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必须继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必须进一步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生工作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好事,也是关系改革发展的大事。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民生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这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体现,更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力举措。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必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切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好地带领全区各族群众一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猜你喜欢
民生群众制度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