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柏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对于这句哲学的、具有隐喻性质的名言,我们的问题是:语言,何以成为存在的家园?
首先,人类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这个世界。当我们在《汉字王国》里看到“人”,看到“大”“人”之上一横所代表的“天”,以及这个“天”字既表达出人对苍天的崇拜又表示着人在万物中的至高位置的时候,我们便会理解,人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创造了天地,创造了万物,然后分门别类,为这个茫无际涯、混沌一片的世界建立了秩序。这种秩序带给人的是清晰的边界意识,是坚固的安全感,使人类得以在语言能够抵达的领地里建筑了“存在的家园”。而之后的“语言的演变”则不过是使“家”的领地更辽阔,“家”的建筑更牢固,“家”中的设施更完备而已。
其次,我们可以从人类的所造之物,从高楼、从电脑、从手机这些有形之物中得到印证。人类的这些构成“家”的存在之物,都是从先以语言构造出无形之物开始的。人类正是以语言构建了自身“存在的家园”,并在无边无际的未知里不断地拓展家园的领地。人的有限性,使人类的家园终究只能是浩渺宇宙中的一部分。
[美]塞缪尔·早川 柳之元 译
塞缪尔·早川(Samuel HayaKawa,1906—1992),日裔美籍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作家、政治家;旧金山国立大学英语教授,1968 年任代理校长。
我们都知道而且也应该知道,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东西并不一定有连带关系。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思想里,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对某些事物随意作出评价这一习惯。这一点往往得怪社会不好。因为在有些问题上,多数社会都是有系统地鼓励人们,养成把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混为一谈的习惯。……在现代社会里,许多人受环境影响可以不吃饭却不能不穿漂亮衣服,以表示自己阔气。最奇怪的是,我们一穿上漂亮衣服也就真的觉得自己阔气起来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和那些为了要得荣誉奖而考试作弊想得高分的学生一样,觉得符号比它们所代表的事物要重要得多。
【解字词】此句是对“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的延伸,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也是全文立论的根基。
【释语段】这里事例的列举,就逻辑而言,是一种归纳法。要想使“养成把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混为一谈的习惯”成为可靠的判断,完全归纳不可能,那么所举的例子就应该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解字词】请注意这个“都”,你会发现,虽然本句中的“学生”似乎是个例子,但主语是“我们”,所以这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
这种把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混为一谈的习惯,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都会在各种不同的文化阶层上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从而成为一个永久性的人类问题。自从近代各种沟通知识的工具日益发达以来,分不清言辞与现实这一问题也已变得格外突出。
由于收音机、电视、电脑、邮政制度等种种媒介,随时随地都有人和我们说话:教师、牧师、推销员、网友、报纸、政府机关、有声电影……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由许多前所未有的语义影响所形成,并且大部分也是由它们创造的。四处做广告的公关专家则是通过重新塑造语义环境使其对客户有利来获取高薪的高级工匠。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非常兴奋却也充满危险的环境!
【释语段】本段中有些文字与上一段是重复的,出现重要的不同的文字是“后果”与“问题”,如果要求概括段意,这应是我们入手的地方。
【释语段】这是本段的中心句,其中的“危险”一词尤其值得重视。“危险”意指各种言论都在有意识地甚至是强迫我们“把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混为一谈”。
因此,现代社会里的公民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常识”。他们必须对一般符号(尤其是言辞)的能力和限度有一个科学化的理解,才能不至于被他们身边复杂的语义环境完全冲昏头脑。关于符号的原则,首要的一条就是:符号并不就是其所代表的事物;地图并不就是其所代表的地区;言辞并不就是事实。
【释语段】本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才避免“把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混为一谈”呢?答案是:对一般符号(尤其是言辞)的能力和限度有一个科学化的理解。注意“首要”一词,这表明懂得“言辞并不就是事实”,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而已。要想知道所有办法?读整本书吧!
【解字词】这是对“第一个世界的描述,怎样概括或命名这个世界呢?别急,往下看。
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第一个世界是环绕我们身边、由我们自己直接认识的事物组成的。这个世界非常小,因为它只包括我们真正亲身看到、接触到、听到的一连串事物——那些不断在我们的感官面前流过的事物。就这个亲身经历的世界而论,非洲、南美洲、欧洲、温哥华、纽约或洛杉矶这些地方,除非我们亲自去过,都是虚无缥缈之乡;迈克尔·杰克逊、披头士、约翰、库切、多丽丝·莱辛这些知名艺人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除非我们亲自见过,也都不过是一些人名而已。我们只要审查一下自己有多少直接得到的知识,就会发现我们知道得实在非常少。
我们多半的知识都是从亲朋好友、学校、报纸、书本、谈话、演讲和收音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经过语言这一媒介而得到的。例如,我们的历史知识全都是从语言得来的。我们知道从前曾经有一个滑铁卢战役,因为我们的书本上有过这样的记载,或是听到别人说,此外就没有别的证据。
【释语段】这应该是对“第二个世界”的描述,怎样概括或命名这个世界呢?还是别急,往下看!
我们把这个通过言辞学到的世界叫做言辞世界,把我们直接知道的或是能由个人经验而直接知道的世界叫做“外向世界”。就像别的动物一样,人一生下来就与外向世界接触,可是一到有了理性以后,他就和别的动物不同,开始接受报告、报告的报告、报告的报告的报告……同时他也接受由报告得来的推论、由别的推论得来的推论……每个几岁大的孩子,一旦上了学校,认识了几个朋友,看过一些电视玩过一些电脑后,就会在道德、地理、历史、自然、人物、游戏等各个方面积累起相当数量的间接知识——这些知识加起来就是他的言辞世界。
【解字词】看,作者给这两个世界命名了!表达是要传播自己的看法,让他人甚至是请求他人理解乃至接受自己的观点。对人的浑成的世界进行分类并命名,使所要谈论的问题一下子清晰起来。写作要使人明白。
这一言辞世界与外向世界之间的关系,就像地图与它假定代表的地域之间的关系一样。一个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倘若他脑子里的言辞世界和他在日益增多的经验中所接触到的外向世界相差并不太多,到了成人后,他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因为他的言辞世界早已告诉了他,对什么可以多期望些,对什么只能少期望些。他对自己的生活已经有了准备。
【释语段】本段以“地图与它假定代表的地域之间的关系”来类比人的“言辞世界与外向世界之间的关系”。注意地图的功用,我们就能注意到:这里的“外向世界”是特指人“将要”接触的“外向世界”,而不是其已经经历过的知晓了的“外向世界”。
在我们因为脑子里存有了错误的地图而作出的那些愚蠢可笑的事情中,有些几乎普通到大家都已不觉得奇怪。有些人出门时在袋子里放一只兔爪,以防意外;有些人不肯睡在旅馆里的第13 层楼上;有些人把他们所用的牙膏换一种牌子,希望能够就此拥有一副更白的牙齿……这些人都是在一个与外向世界极少符合甚或完全不能符合的言辞世界里生活着的人。
【解字词】为什么不觉得奇怪?一是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习以为常;二是我们自己身上也多少有这样的影子。
事实上,一张地图若是不能正确地表现出各个地点间相互的关系或是一片区域内的概况,那么无论它多么好看,对旅行的人都是毫无用处。譬如说,我们画了一张湖泊图,为了让它变得更好看一些,竟在湖的轮廓上画了一个大缺口,这张地图就完全没有价值了……
同样道理,我们可以借助想象的或错误的报告、从正确报告得来的错误推论或是一些漂亮的辞藻,随意用语言创造与外在世界毫无关系的“地图”。除非有人把这种“地图”错认为代表真正的地域,它们也是不会产生什么害处的。
【释语段】以上两段,似乎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外,但我们只要想到地图并不是好玩,人也不可能不长大,就会想到这文字之外也许别有深意。拿地图当玩具的,是不去旅行的人;“随意用语言创造与外在世界毫无关系的‘地图’”,如果不是去欺骗别人,那一定是拒绝长大。这里暗示了“养成把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混为一谈的习惯”的主观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承袭了许多无用的知识、错误的印象和谬见(那些都是我们从前认为是正确的地图),因此我们所学到的总有一部分是必须抛弃的。但是我们由自己文化中承袭到的遗产——也就是我们群体收集到的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之所以被人重视,主要是因为我们相信它们供给了我们一些真正能够代表经验的正确地图。
【释语段】如何判断那些环境以及他人所塑造的“言辞世界”的正确与错误呢?这是可以引起深思的问题。比如群体对语言的敬畏,每一个人对语言的敬畏,对言辞世界与外向世界的关系的深刻体认,基于此,对言辞世界的不断修正,所谓三省吾身是也。
(选自《语言学的邀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分析是写作议论文的重要手段,人的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作者把这个完整的世界分析成“外向世界”和“言辞世界”后,问题就变得清晰易懂了。
B.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论断,一方面作者的论断都建立这些事实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这些事实也使文章浅显易懂,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C.作者把地图比喻成人的“言辞世界”,把“假定代表的地域之间的关系”比喻为人的“外向世界”,形象地证明了人的“言辞世界”的重要性。
D.“言辞世界”与“外向世界”的命名,也叫下定义。由于这个定义建立在列举的大量事例之后,因而并不显得抽象。
2.大多数人养成把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混为一谈的习惯,其中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考点链接】论述类文本,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