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学 朱荣才 李元洪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03)
柞蚕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之分,而河南省是典型的一化性柞蚕生产区,长期以来蚕农基本不饲养秋蚕,主要原因是没有合适的秋蚕种来源。我国四川、贵州一化性柞蚕区,目前采用了人工感光解除滞育的方法和人工越冬解除滞育的方法来解决一化二放用种问题,这两种方法在河南也进行了初步试验,但效果均不理想,一是蚕蛾羽化不整齐,制种历时时间长,蚕卵卵龄差别太大,蚕种质量没有保证;二是蚕蛹解除滞育不彻底,羽化率远远低于春季羽化率;三是费工费时,浪费人力物力,制种单位效益差,没有生产积极性[1-4]。因此,亟需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一化性柞蚕解除滞育的方法。
近年来,我们通过给一化性柞蚕蛹体微量注射β-蜕皮激素,促使其解除滞育、羽化产卵,已经分阶段进行了多年多次试验,初试阶段对药物的浓度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初步筛选出能使一化性蚕蛹及时羽化的药物浓度范围。本试验在朱荣才等[5]相关试验基础上,针对河南一化性柞蚕主推新品种豫大一号开展药物解除滞育试验。一化性柞蚕新品种豫大一号是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近年选育出来的大茧型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高产稳产等特点,目前是河南省深受蚕农欢迎的主推品种,近三年推广比例每年递增15%以上,针对此品种开展解除滞育试验来解决新品种秋季供种问题,对于促进新品种的推广意义重大。
河南一化性柞蚕茧豫大一号,由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柞蚕资源研究室提供。β-蜕皮激素,由湖州天健兽药有限公司(农业部兽药GMP验收通过企业)生产,规格为25 mg/mL。
1.2.1 试验按药物倍数设计6组试验(ABCDEF),每组3个重复。
1.2.2 蚕蛹准备
选取进入完全滞育的优质一化性柞蚕种茧,先把蚕蛹削出,然后把健康活蛹用75%食用酒精浸渍或用酒精棉球擦拭蛹体,也可用其它对蛹体无伤害的消毒药品进行消毒。
1.2.3 药物准备
把β-蜕皮激素用无菌水稀释成不同梯度浓度。
1.2.4 蛹体注射
用微量注射器吸取配比好的β-蜕皮激素稀释液,在每个蛹体的腹部进行注射。
1.2.5 蛹体保护
把注射过药物的蚕蛹再重新装进茧壳,将蚕茧并排摆放,或将蚕茧用线串挂起,在自然温度中保护即可。从解除滞育到羽化大约需要15~20 d的时间(时间长短随着保护温度不同而不同)。
试验数据如下表1。
表1 β-蜕皮激素注射试验
从表1可以看出,B、C、D浓度羽化率最高,A浓度虽然最大,羽化率并不最高,而到达E浓度时,羽化率明显降低。羽化率与浓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浓度的降低,死蛾率明显降低,C、D、E、F浓度死蛾率最低。死蛾率与浓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除A浓度死蛹率稍高外,其它浓度死蛹率都不高,均在1%以下,说明B、C、D、E、F浓度都不会出现较高的死蛹率。浓度与死蛹的关系如图3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C、D、E、F浓度单蛾产卵量最高,而A、B浓度产卵量较低,说明药物浓度对产卵量有一定的影响。浓度与单蛾产卵量的关系如图4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从药物浓度来看,所有稀释倍数的孵化率都在90%以上,并且相差不明显,说明此药物对蚕儿的下一代影响较小,即只要能正常羽化,交配,对下一代的孵化影响不大。药物浓度与蚕卵孵化率的关系如图5所示。
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可以看出与文献[5]的试验结果一致,而对于一化性柞蚕新品种豫大一号,利用微量注射β-蜕皮激素,促使其解除滞育、羽化产卵,稀释倍数1∶17~1∶18最为合适。利用此法生产的蚕种,经两年的秋季养蚕试验,与正常蚕种相比无异,各方面表现均无明显差异,初步证明在生产中应用安全。从以上试验结果来看,此药物能促使一化性柞蚕蛹在合适的时间羽化,但药物浓度过大,会有一定量的死蛾出现,并且羽化后的蚕蛾产卵量较少,但只要浓度合适,各项指标均能和正常羽化的蚕蛾一样交配产卵,并且不影响下一代蚕卵的孵化,不影响下一代蚕儿的体质,也就是说此方法可以用于一化性柞蚕蛹在需要的时间解除滞育,促使其羽化产卵制种,从而解决河南秋季因没有蚕种不能饲养秋蚕的难题。新品种豫大一号实验结果与前期试验结果一致,必将有助于解决新品种秋季供种问题,促进新品种的大量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