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羽
杨必位是一位非常注重个性表达的画家。长期以来,在从艺的道路上不论是写生还是游学,都努力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一路风雨却笔耕不辍,始终将艺术探索与生活体验放在绘画的第一位。为了从自然山水中获得鲜活真实的感受,他不辞辛劳,几乎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最后将视觉的重心移向了太行山与长江三峡这南北相峙的高山大壑中。在他的作品中,未以常规的写实手法去描绘太行与三峡的形貌特征,而是从精神入手去体验自然山川所传达出的苍厚博大之精神。他以《石涛画论》中“山为涛、涛似山”的辩证关系来展现这富有情韵的山与水,不但将其雄浑、高大的气势表现了出来,也让高峻之势中多了一层柔美多情,在其间形成了韵律美与结构美,使绘画表现中无论山峰、山谷、石壁,还是峻岭,都转变为他所需要的富有生命律动的韵律符号,同时也在南北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表现特色。
杨必位是一位善于学习、富有情意、敏于思索的艺术家。他在接触过的大量格调高雅的经典画作中,领悟到如何借助画家自身的文化品性来完成对作品的精神塑造和个人情感心境的表达。从他沉厚自然的笔调散发出的浓情意趣中,我们发现,这既是一种凭着执着追求得来的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也是从自身的真实体验中生发出的艺术心得。为了在原创道路上寻得自己的面目,他从生活中采集养分,将富有独特审美特征的自然元素转换成自己的笔墨表现语言,用归纳构成的手法将山水之质与笔墨之趣有机地融合于微妙的笔性表达之中,尤其在气势、气韵、气质的把握上有着自己深刻独到的体会,其作品结合了浑朴与野逸、典雅与精微,正是他追求灵动、渐入佳境的体现。
杨必位常运用积墨、破墨的方式在干湿变幻与水墨叠加中追求一气呵成的淋漓感,在斑驳的墨迹中注重绘画的虚实相生、聚散有致、巧拙相助、粗精互补。因此画作无论大小都能呈现出跌宕起伏的韵律变幻,也能形成平淡含蓄、矜持内敛的平和姿态。同时,他还善于结合诗歌中的比兴手法去达到文与韵的贯通,作品中常以意境的宏大去体现诗与远方,让图画表现的趣韵富于创意而又不失真情,让深刻而优雅的传统学养孕育而出的图画作品,给人们带来淳厚朴拙的人文景象。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说:“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的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宗白华精炼地概括出艺术表现的真意,将意境之美提升到文化的境界,意味着画家的内在心理及图画作品里的审美趣味也应该向着诗性化、意境化的方向发展。杨必位在学习、继承传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将个人的情意与精神都投向了对境界的追求。他将图画表现与心性表达相结合,从自然山水中去体悟生命的律动之美,在笔墨生活中以虚代实去觅得意境的美妙,并以自己的实践行为去印证着宗白华所提示的意境与传统的悠逸之美。他还通过绘画实践体会到,在绘画表现中学会做减法比做加法难,而做心灵的减法比做视觉的减法则更难。而这个减法不是减去精华,而是减去枝节,减去樊篱与赘疣让意境凸显。这一体会正是画家个人学养的体现。
杨必位虽立足于传统,但深知不应囿于传统。他将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论作为个性绘画思想的基础,从《石涛画论》“尝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识拘之也。识拘于似则不广,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的精辟论述中,感悟到当代艺术家在狭隘的古人思想圈中讨生活是没有出路的,而能借古人之路走自己的路才是大道之行。在他近著《画眼春秋集》中,他见解独到地重新梳理了南朝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畅神”观,重新解读了“意、韵、气、势”“情性”“自然”等理念,指出唯有结合诗性美与自然美而形成意韵美,并将其作为绘画的重要审美追求,才能让图画意畅、神逸。由于他始终坚守以学养治画的艺术理念,终使自己的艺术思想在作品中体显得鲜明而强烈,也被喜爱他的山水画藏家们誉为“注重学养的学者型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