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心理原因探究

2020-07-04 05:26孙柳云
时代人物 2020年3期
关键词:消费观消费行为消费

孙柳云

一、非理性消费心理

(一)盲目消费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引发的现象在大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初期表现地较为明显,初入大学的大学生缺乏社会锻炼,刚有权利自主消费手中的金钱,这时就会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别人买什么自己买什么,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的情况,这种消费心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浪费金钱,反而真正需要花钱的地方得不到资金的补充,不值得提倡。从校园贷角度来说,当今一些知名的电商也积极推行网络贷款产品,比如蚂蚁花呗等等,让大学生感受到这种贷款产品的好处,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

(二)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

由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虚荣消费和攀比消费情况在现阶段的大学生中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对商品的品牌追求和时尚追求。在当今媒体无孔不入的广告舆论的长期影响下 , 大学生在实际购物中更多地关注品牌 , 选择所谓的“名牌”产品 , 通过对时尚商品的追求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①这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购买到的商品不仅仅具有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借助商品的品牌展示自己的财富与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种消费心理表现出了别人有我也要,我要更好的趋势,对于一些普通家庭或者条件不好的家庭就极大地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对个人健康心理的养成也有不利影响。当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大学生习惯了攀比,而实际的经济情况又不允许他们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时候,就会想采用别的捷径来满足,比如有的大学生就铤而走险采用校园贷的方式,结果越欠越多,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裸贷”就属于校园贷的一种,这主要是针对女大学生,以自己的裸照为抵押进行贷款,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三)超前消费心理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基本都是来源于父母,购买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有时会借助校园贷这种方式满足自己超前消费的欲望。另外,超前消费的消费心理也是受到了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和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这就为各类校园贷平台利用大学生这样的消费心理进行虚假宣传提供了空隙,向他们提供贷款,使他们卷入还贷危机。目前就有很多大学生陷入了校园贷危机,有些还不上贷款的甚至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校园贷是当代大学生坚决不能碰的,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超前消费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二、大学生非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高校在关于学生消费观方面的教育引导不够。当前大学生与社会有一个全方位的接触,当她们受到譬如享乐主义等思想的侵蚀时,需要学校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实际情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学生正确消费观的足够重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无法对学生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的研究,要真正达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研究,着重关注大学生的现实消费情况,但在有些高校仍然未能形成首先从实践开始研究的教学风气。其次是高校教学缺乏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在思想品德课中缺少有关专题教育,从而没有达到引导的真正目的。最后是缺失校园文化建设,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时更加具有品牌意识,时常具有严重的从众心理。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避免盲目从众,自觉树立正确的观念。

市场化大发展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消费市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是在日常消费品市场,还是在餐饮、娱乐或者文化教育等其他市场,都产生了各种分类市场,这些市场主要针对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可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此外,大众传媒也通过各类商业手段譬如广告宣传等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消费方式向享受型消费转变,这对传统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难免会受到影响此类消费方式转变的影响,不再满足于有吃有穿,而是要求吃得好穿得好,而当前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正好满足了当代大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另外,当今电商的不断发展,也为大学生进行贷款提供了便捷,阿里巴巴等电商有一定的安全性,会使大学生对电商贷款产生依赖性,从而对电商的贷款缺乏警惕性,有的走上了校园贷的捷径,校园贷通过前期的迷惑宣传,使那些需要钱的大学生卷入校园贷风波,之后贷款数目不断变大,大到大学生难以承受,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是人的性格养成的第一个场所,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一个人的健全人格的養成具有重要意义。生活在和谐健康家庭的孩子一般具有较为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三观。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观,如果家庭能及时将正确的观念灌输于孩子的潜意识中,让他们从最初的思想上就接受正确的观念指引,这十分有利于健康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家庭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个体的消费观会极大地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孩子在生活中最先会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在家庭的各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在家庭消费方面,如果父母消费习惯较为节约,有理性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的话,子女消费习惯一般也较为务实、理性一些。如果父母的消费习惯不好,这会直接对孩子的消费观产生不好的影响。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一般来说,家庭消费支出也偏向享受型消费,这对孩子的消费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好的影响方面来说,有些大学生可能从中接受到良好的影响,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理性的消费行为,但是如果家庭支出过于偏向享受型,那么孩子就会养成偏向享受型的消费心理,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消费观产生影响。这体现为家长对孩子的偏爱,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家长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因而对于孩子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即使是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也会尽量满足,一些家庭条件较为富裕的家庭,更是在物质上极大地满足自己的孩子,这就对孩子的消费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原生家庭对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最初的,因为家庭是一个人最先接触和受到教育的地方,家庭不良消费观对孩子的消费观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误导。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希望被尊重而产生的炫耀性消费心理。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被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希望被他人尊重,以实现自我价值。有的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往往过多的追求名牌奢侈品,他们认为这些可以显示他们的富有,忘记了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过于重视物质上的富有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贫穷。这也是不成熟的消费心理的一种表现,有的大学生看到有些家庭情况较好的同学的消费水平较高,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想要拥有他们同水平的消费来满足心理上的平衡,另外,当今社会媒体的不断发展,对各类事物的宣传较为到位,大学生刚踏入社会,对一些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较低,容易相信一些虚假信息,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消费。

从众和求异心理是造成大学生攀比心理的动因。大学生在群体消费中往往会产生寻求与他人不同并高于他人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会产生。个人消费从众心理对每个人的影响大小会不相同,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个体独立性逐渐增强,他们逐渐有自己的生活圈,需要与外界进行人情往来,这部分花销也是难以避免的,但仅仅出于好奇、攀比、炫耀而进行的从众消费,这体现了一种极度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它所引发的不理性消费行为也是错误的。消费从众心理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但盲目从重,不能合理认清自身需要,不加以规范自身的消费行为,这种盲从的消费心理也会将大学生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二是求异心理,这种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新产品的产生与发展,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过于追求新产品会增加自己的經济负担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总而言之,造成大学生非理性的消费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想帮助大学生克服非理性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就要从各方面入手,打造风清气正的大学生消费群体。

参考文献

[1] 王国顺,李双.新时期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和教育引导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33)

[2] 石文卓,任超阳.消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及应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6).

[3] 朱璐咪.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研究[J].知识经济,2016(01).

[4] 吕佳琪.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以重庆市高校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6.

[5] 高芳放.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与行为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5(02).

[6] 杜幼楠.农村生源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D].长春:长春科技学院,2017.

[7] 翁美洁,曾凡.校园贷盛行下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成因分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1)

猜你喜欢
消费观消费行为消费
正确认识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90后”消费观
消费观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