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当前中小学的法治教育主要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与此同时,其他课程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法治教育中来。历史课程发掘中国历史上的法治资源,讲授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探索与贡献,在法治教育课程体系中扮演积极角色,发挥了独特作用。
以中国历史资源开展法治教育的独特价值
青少年法治教育目前使用的典型案例、思想观点多数来自国外。比如,讲到民主政治的渊源就是雅典,说到法律制度就是《權利法案》《人权宣言》,谈及法治人物也是举例查士丁尼、杰斐逊、拿破仑等。但事实上,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虽然,在古代中国缺少系统的民主法治实践,但仍然积累了丰厚的法律传统,存在诸多法治的元素,这些资源也可以用来讲述法治故事、传承法治精神,从而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注入“中国元素”,留下“中国印记”,锻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中国魂”。
缩小空间差异,利于学生认知。采用国外的文明成果作为法治教育的材料,有其说服力和启发性,但也会因为与学生时空背景的距离而产生隔膜和茫然,出现“讲者难、听着惑”的怪圈。相比之下,运用中国历史资源对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用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可以较大程度缩小他们认知的空间差异,有利于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法治的中国故事与西方故事交相辉映,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法律文明的多样性。
结合已有知识,易为学生接纳。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亦随之提高,国学教育启蒙已然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在这样的基础上,广大青少年对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法治故事与法治人物均有着熟悉的语境,所以,以中国历史为资源的法治教育会让青少年倍感亲切,从而使法治教育更加鲜活与灵动。
树民族自豪感,立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是人们对自己所属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品德发自内心的骄傲, 是对本民族的高度认同和充满信心。家国情怀是维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懈发展的动力,是国民的精神支柱。在人类追求法治的途中,没有固定模式,每个民族都有智慧和能力发展出自己的法治道路。以中国历史上的法治故事与法治人物为内容进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从而在内心深处强化对中国本土法治道路的认同。
挖掘中国历史中的法治教育资源
早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就已经产生了奴隶制的习惯法。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出现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唐朝时,中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在中国法制史中,有关法治的法典、案例、人物、理念比比皆是,这些都可以成为在历史课上开展法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依法办事的思想。法家是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主要代表。商鞅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立法思想,其“刑无等级”的论述为中国传统法律从等级走向平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韩非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认为法律的强制手段是最为有效的统治方法。唐代统治者把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有效工具,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他宽仁慎刑、以身作则,以道德为导向,以法律为准则,促成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这些思想虽然与现代法治的内涵及标准存在本质差别,但尊重法律、依法办事的思想则是一致的。
以民为本的思想。民本思想在中华传统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思想富有浓郁的人权意涵,其中的“民”与现代的“人”、其中的“以民为本”与当代的“以人为本”是有相通之处的。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将人民置于君主之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其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唐太宗李世民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他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并强调以民为本。清代思想家郑板桥关心民瘼,泽加于民,其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竹林风声联想到百姓疾苦,可见其宏大的民本情怀。这些伟大思想,均可以用来阐释当代中国宪法中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以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
诚实守信的精神。诚信是法治的道德基础,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石。中华民族一直有着崇尚诚信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将诚信视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商鞅立木赏金、季布一诺千金,无不是将诚信立于国之柱石、人之根本的例证。这些案例,可以用以阐释民法诚实信用原则及行政法政府公信力等法治教育主题,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
为官廉洁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为官廉洁,也是“士”的浩然正气。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县令王密来拜,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海瑞经历明朝四代皇帝,担任过巡抚,却坚持最高的廉洁标准,从不接受俸禄以外之财,不畏权贵,一心为民,享有“海青天”之誉。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乡绅让其带当地土产回京,他没有接受,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在当前全面反腐的背景下,这些廉政思想和廉政故事,值得在法治教育中被深入挖掘和运用,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司法公正的思想。“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也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为了捍卫公正司法而“威武不能屈”的历史人物。东汉“强项令”董宣为了捍卫法律权威,依法严惩了湖阳公主的家奴,违抗了皇帝的意志,在历史上树立了一个正直法官的典型,激励了无数的后来者。在开展“司法公正”主题的法治教学中,这些案例都是非常适当的素材。
在历史课中进行法治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与历史教材相契合。中国历史浩如烟海,其沉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数不胜数。如何从浩渺的历史时空中寻找并选取适合的资源,以什么途径和方式进行教育,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良好实效性的基础。在国家的课程设置中,初中、高中阶段均开设有系统的历史课,且都匹配有相应的教材。所以,我们应把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蕴于历史课程中,并尽可能与历史教材相契合,这样就可以将历史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为一体,在减轻广大青少年学习负担的同时,取得较好的法治教育成效。
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比而言,“法治”的内容是较为枯燥的,虽然以中国历史为资源可以对法治教育的沉闷有所改善,但也很难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所以,除了依托历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法治教育外,还要拓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和渠道,比如举办以“中国历史与法治”为主题的讲座、故事会、手抄报、演讲比赛等多样化的活动,以激发他们对法治教育的兴趣。同时,考虑到中国历史中的资源大多以文言文呈现,往往艰涩难懂,所以,在运用中国历史上的法治资源时,应该对其进行浅显易懂的解读从而吸引学生,以更好地达到法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在历史资源运用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资源丰富多彩。中国历史上的法治资源蕴藏于广袤的历史长河中,并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烙印,其中亦有不少的忠君思想、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所以,在利用历史法律资源的时候,必须注意古代封建专制社会的法律与今天民主法治社会的法律在本质、地位、价值、目标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因而,要对选用的资源进行必要的甄别与整合,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适合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要求。
在开展全方位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应善于从中国历史中挖掘、汲取和运用优秀的传统法律资源。基于历史资源的法治教育,丰富了法治教育的形式,提升了法治教育的实效,锻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中国魂”,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