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毅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我从心底赞成。随着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走向富足,下一代的劳动教育很容易被忽视和弱化,而这对孩子自身成长,对于家庭、对社会、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是深深的忧患。
从城市的社会生活层面看,下一代劳动教育被忽视和弱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恢复高考的背景下, “80后”一落地就成了家庭的中心,受到“四二一”式(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四位老人,爸爸妈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呵护。大人们尽其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多少家庭舍得让孩子在家在外劳动。从小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辅导班,很少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劳动情感和技能。择校、升学的竞争逐渐升温,最管用的砝码就是考试成绩,学校也一门心思去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劳动教育往往提不上日程。劳动是人的社会化不可或缺和最基础性的东西。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尊重劳动、感恩父母的情感,不惧困难能吃苦精神,应对挫折的韧性,团结互助、责任担当意识等,缺了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就不可能生成,而没有这些良好的情感、意志、能力和思想品质又何谈核心素养?我接触过许多“80后”孩子的家长,有企业家、公务员、大学老师、媒体人等等。他们自己很成功、很优秀。孩子也很聪明,学习都很棒,大都考上了国内外名校,让旁人羡慕不已。但是往深里聊自己孩子,有隐忧和苦恼的不占少数。他们抱怨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太弱,不能吃苦,太过自我,不懂感恩,心理脆弱,后悔自己在孩子小时候惯坏了他们。这些孩子成长的烦恼也超出寻常,他们进入社会以后,适应期较长。他们智商虽高,但缺少劳动教育养成的重要品格、能力,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受到阻碍,个人发展事业上升并不是特别顺利。
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孩子的劳动教育也开始弱化了。过去农村孩子早早就生活自理,大一点还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干农活,成长经历中不缺劳动。但现在,很多农村孩子也被家长们“富养”。家长们不让孩子动手干活,重点保护他们读书学习。学校也减少甚至不再安排学生搞劳动教育。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温饱跨入小康。然而,在告别贫穷落后转入舒适安逸的过程中,同时也滋生出新的危机和忧患。历史经验和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国家或民族,创业不易,守成更不易。伴随富足安逸生活而来的一个深重的忧患,就是后代奋斗动力的减弱,安于现状、贪图享乐。而劳动教育的弱化和缺失不过是这种危机开始萌生的某种信号和典型特征。对此没有警覺,没有远见卓识的应对措施,由盛而衰只是迟早的事情。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总结的是富裕家庭或家族由于后代置身福中,不思进取,结果一代不如一代,家族最终走向衰落的规律。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同理。
国家走向兴旺发达,人民走向富裕,如何让下一代接力时不掉棒,真正有担当,是教育的重要职责。从教育实践看,下一代的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形成共识和合力。中央有关劳动教育的文件出台,将会推动各级政府和学校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结合实际拿出更多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劳动教育的结合,是劳动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劳动教育,家庭是最重要的起点和支点,要在全社会营造氛围,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特别是劳动教育的科学理念、知识与方法需要得到大力普及。家长与学校要有共同的意愿与方向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应当担起主导责任,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设计家校互有分工,相互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活动等,协调统筹实施。
(作者系《教育家》杂志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