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蔚
在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由此可见,它不但关注语言技能等“智”的要素,更重视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等“仁”的因子。
如果把儿童比作一颗种子,语文素养既是供应种子生长的养料,还是由种子生发出的花朵。怎样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我在《西门豹治邺》一课的公开教学中进行了基于“仁智语文”的实践与思考。
《西门豹治邺》是统编教材第七册中的课文。主要讲的是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他看到那里“田地荒无人烟稀少”于是就进行调查并摸清底细,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我发现课文的最大特点是对话。它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生动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品质,刻画出一个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地方官形象。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策略促进儿童语文学科素养的生长。
一、语言认知在深度思辨中建构
我们在教学语文知识的时候,不能用“搬运”的方式,要用“移植”的方法,保持知识的生命活性。既要把知识放在语言环境的母体里传授,又要通过探讨的途径,根植到学生的大脑中。
例如,课堂上,我抓住西门豹充满智慧的语句“麻烦巫婆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和“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中的两个“麻烦”,让学生体会是什么意思,是否一样。再出示“我遇到一点儿麻烦”和“他可是一个麻烦的人” ,让学生说说这两个“麻烦”又是什么意思。通过感悟,学生明白不同的语境里词语的意思就会不一样。
二、学习方法在自主参与中生成
教师要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根据学生需要,变换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互动起来、主动起来,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灵动起来。如在学习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巧妙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到底妙在哪里?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11—14自然段。ppt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自由读11—14自然段。
(2)画一画:用“___”勾画惩治巫婆的语言;用“~~~”勾画惩治官绅的语言。
(3)议一议:这句话妙在哪里?
(4)赛一赛:谁能读出这句话的巧妙。
在互动中,师生共同感悟:读书的时候,我们要先把书读厚再读薄。讀厚就是要深入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读薄就是融会贯通,把精华存入大脑。小组合作学习后,孩子们都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他们表达思想的平台。
三、思维水平在创造想象中提升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语文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是激发儿童创造想象力的绝佳素材。
创造想象不是一般的想象,伴随着积极的思维过程,必须在思维的调节支配下进行。在教学西门豹惩治其他官绅部分时,以“西门豹又是怎么处理其他官绅的呢?妙在哪里?”为谈论话题,让学生汇报交流。一学生说:“西门豹之所以要在漳河边上站那么久,他的目的是假装等待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是加剧官绅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以为自己也将被投进漳河。”另一位学生说:“西门豹站的时间越长,那些官绅心里头就越害怕,都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我想用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们,心有余悸、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我顺势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那些官绅在求饶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生:“西门大人,求求你饶了我们吧,我们知错了,不该和巫婆一起骗钱害人。”
生:“大人,饶命啊!我们再也不敢了,以后一定听您差遣,跟着您为民做好事。”
生:“西门大人,您大人有大量,饶小的一命,我们一定知错就改,为老百姓谋福利。”
我趁热打铁:西门豹救下了新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教育了百姓,如果现在让你穿越一回(孩子们哄笑),作为一名记者,你想采访谁?他(她)可能说些什么?
生:我采访的对象是小女孩。她说:“这下爹和娘不会再为我烦心了,我长大了不会被扔到河里给河神做媳妇了。”
生:我采访的是一位知错就改的官绅,他说:“以后再也不能做坏事了,可以跟着西门大人干点好事,为民造福。”
生:我采访的对象是一个书生,他说:“西门大人有胆识,高明!高明!”
生:我采访的对象是女孩的父母,他们说:“嗨!原来巫婆说的尽是鬼话,多亏了西门大人,谢天谢地,这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通过想象,学生感悟到西门豹办法的巧妙,将计就计,假戏真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来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官绅们自己招认了罪行,让老百姓看得透彻明白,足见西门豹聪明机智;二来西门豹没有处死其他官绅,突出西门豹的胸怀宽广。
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大力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语文课堂就能成为有激情、有活力,让学生十分向往的场所。
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应该激活儿童思维,引导儿童参与,鼓励同伴分享,促进素养生长。我想,课堂教学的智慧正在于此,教师的力量也在于此,教育的价值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