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患者9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剖宫产术后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给予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腹胀的发生,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腹胀;因素;护理措施
腹胀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一种症状,在剖宫产中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腹胀的发生不仅会对其基本生活影响,甚至对伤口的愈合、机体的恢复也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等,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降低腹胀的发生[1]。临床中目前没有统一的护理措施来作为标准,本文为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因素分析,重点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为后期临床中的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患者98例,所有患者都没有严重的合并症,麻醉方式都是硬膜外麻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30.5±2.7)岁,研究组年龄23.5-35.8岁,平均年龄(31.2±1.8)岁,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剖宫产术后应用常规护理,叮嘱产妇肛门排气后再进食,并给予常规的体征监测、饮食及病房环境的护理。研究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术后6h指导产妇食用少量的流质食物,辅助产妇进行翻身,同时按摩其腹部,止痛方法应用经静脉止痛泵进行。如果产妇发生严重腹胀,首先对其腹部进行热疗按摩,在产妇腹部放置50℃热水袋,10min后进行按摩。手法为沿患者结肠行环形按摩来促进胃肠蠕动,避免触碰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腹胀的例数,并统计引起腹胀发生的原因,同时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应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总分为100分,满意:>80分,基本滿意:60-79分,不满意:<59分,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均有腹胀的发生,但是研究组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给予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能够降低腹胀的发生。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引起产妇剖宫产术腹胀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①饮食不当,部分产妇在进行剖宫术之前进食了过量的糖、蛋白质、热量以及能够产气的食物,导致在剖宫产术后发生腹胀[3]。②气体吞咽,进入产程的产妇会出现大喊大叫、屏气等现象,导致胃内产生积气,或者术后在呻吟的过程中将空气吸入腹部,氮气大量存在产妇的胃肠道内,引起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延后,引发腹胀。③长期卧床,产妇在术后由于切口疼痛严重拒绝进行早期的活动,导致腹肌力降低,胃肠道蠕动不足,引发腹胀。通过对这些引发腹胀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剖宫产术后护理的措施:①术前及时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加强对其的心理护理,从而降低内心的恐惧感。②围术期给予产妇合理的饮食建议,术前、后应当使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术后6小时鼓励其早期食用温热的、免糖免奶流质食物,来促进胃肠的蠕动[3]。③术后给予产妇腹部热敷,并给予一定的按摩,通过连续温和的刺激能够对周围神经产生兴奋性,抑制中枢神经,从而松弛产妇的肛门括约肌,缩短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从而降低腹胀的发生[4]。④降低术后痛疼,可以通过播放产妇喜欢的音乐来转移其注意力,辅助产妇进行早期的翻身、下床活动,并告知进行早期活动能够降低腹胀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术后对两组产妇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在剖宫产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给予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腹胀的发生,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学珍,齐新颖,洪玲玲,等.改良剖宫产后评分法联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24(7):77-66.
[2] Tussey C , Kelly L A , Oja K J , etal. Reducing Discomfort After Cesarean Birth Using Abdominal Binders[J]. MC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aternal/Child Nursing, 2019, 44(6):1-23.
[3] 郭娜,白瑞苗,屈鹏飞,等.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前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6):369-374.
[4] 邬其玮,周双琼,徐振东,等.术后加速康复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79(8):6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