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为
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时间是2020年4月22日,此刻我已经居家隔离了12天。
时间回到2020年4月7日下午,我坐上了从北京飞往上海的航班。其实在这次出差前,我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就在去机场的前几分钟还在犹豫是否应该取消。由于北京的管理措施还在继续,凡外地进京人员必须隔离14天,因此我在出差前按规定把小区的出入证交回了社区居委会,并做了详细的行程汇报。同时,我还在家中储备了一些未来14天需要的物资,做好这些准备之后,我就踏上了出差的旅程。
在去機场的路上,我想象了各种场景,但到了机场发现,这个每年往来近百次的地方似乎突然不认识了。进入停车场,熟悉的D区已关闭,只能把车停到A区,而每次挤满车的B区竟然空空荡荡。整个机场的工作人员比旅客还多,出现了许多平时没有的岗位。此外,熟悉的值机流程发生了改变,要填写真实信息以及详细行程,并保存好二维码留做登机时的凭证。登机时,发现去往上海的旅客是所有航线中,人数最多的,但看不到以往的喧闹,每个人都静静地戴着口罩坐在那里。两个小时的行程,几乎没看到几位旅客离开过座位,一切都在某种“默契”之中。
飞机安全落地,大家默默走出机舱。在上海虹桥机场落地后的一切流程几乎跟以往一样,只是快到出口的时候,要继续扫码如实汇报行踪信息,继而产生一个新的绿码。此刻,稍微出现了一些人流的拥堵。走出机场,虽然“自由”的大门敞开了,却让我想起了汤姆·汉克斯的电影《幸福终点站》。
回到北京已是3天后。到小区与社区工作^员做好了一切流程的登记,也做好了居家14天的心理建设。截止到今天,我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感觉无聊,也并没有感觉烦躁,反而觉得更加平静了。12天内,我只吃了12顿饭,保持过午不食的生活规律。在此期间,也从未采购过任何物品。今天,按照规定时间第二次扔了垃圾。对我而言,如果食物供给还足够的话,我似乎可以继续待在家中。对我而言,感觉一切与世隔绝,就连疫情都离我很远。
一杯清茶,一本书。一杯咖啡,一首歌。
有人常说“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我感觉自己14天后就是“又一条好汉”了。这次的独自一人居家隔离犹如一次难得的“生存挑战”,我的心理变化从出发前的犹豫到坦然面对,从不安到平静如水。其实在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后,就会更科学地了解整个流程,也理解了官方政策的道理。除了科学的自我防护,还有“幸运”的加持,毕竟本次航班上没有出现“疑似”病例,这样我才被允许回家隔离14天。所以在此我也呼吁:特殊时期尽量减少出行,对自己好,也对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