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苗族“背牌”服饰的审美特征浅析

2020-07-04 03:18李亚星黄睿
戏剧之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

李亚星 黄睿

【摘 要】本文在搜集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贵州高坡苗族“背牌”的审美特征进行解读和浅析。“背牌”是高坡苗族女子服装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件,它是高坡苗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外在标识,也是高坡苗族服饰审美文化的凝聚点。而背牌文化真正有意义的部分在于“打背牌”仪式,它是高坡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通过对高坡苗族基本情况的调研,以及对高坡苗族背牌的造型、工艺、色彩、艺术秩序等审美特色的分析,把高坡苗族背牌文化与高坡苗族服饰的内在关系揭示出来,提高对高坡苗族服饰文化的理论认知水平。

【关键词】高坡苗族;背牌;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8-0146-02

一、高坡苗族概况

高坡乡位于贵阳市东南端,在花溪与龙里、惠水三县(区)交界处。因地势高且温度低,在贵阳有“小西藏”之称[1]。

高坡苗族的原住地在现今贵阳市中心区一带,大规模的汉族移民进入后,他们迁徙到高坡这个地方。这种迁徙深刻影响了高坡苗族文化。正是这样的历史文化环境,构成了高坡苗族“背牌”深厚的文化背景[2]。

二、高坡苗族“背牌”概述

(一)高坡苗族“背牌”历史来源

在高坡,“背牌”是高坡苗族女性服装的点睛之笔。“背牌”分为两种,即黄背牌和白背牌。高坡苗族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佩戴白背牌,在隆重场合佩戴黄背牌。

1.黄背牌的历史传说。在很早以前,苗家人每年敲牛祭祖时,都要将牛前腿进贡给皇帝。但因为路途遥远,送到宫内的牛肉已经不好吃了。皇帝见此情况就下诏书,免去这项进贡,可以将牛前腿送给自己敬爱的人。而且皇帝还赏赐给苗族男子每人一件紅袍,苗族女子每人一块盖有大红印章的印布。苗家妇女就在大红印章周围绣了一圈花朵,这样披起来既好看又醒目,这就是黄背牌的来历。

2.白背牌的历史传说。很久以前,在龙里山丘上,年轻的苗族男女正载歌载舞,不知何时,从附近的一口水井里冒出来一群龙姑娘,她们悄悄跟在苗族姑娘身后,一起跳芦笙舞。跳完舞后,苗家小伙子们送龙姑娘们回家,但送到井边时,龙姑娘们一下子都不见了。而龙姑娘们跳舞时踩过的草都倒向一边,形成了一个“丰”字。所以高坡苗族的妇女们为了纪念龙姑娘,就制作了白背牌,即以“丰”字纹样为中心,在其四周绣上跳舞的人。这就是白背牌的来历[3]。

(二)高坡苗族“打背牌”文化

高坡苗族背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打背牌”仪式,这个仪式是高坡苗族背牌成为一种文化的关键,也是高坡苗族背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背牌”来源于该地区人们定“娃娃亲”的习俗。由于孩子们长大成人后很少与定的娃娃亲的人产生情感,所以高坡苗族人便想到了“结阴亲”的方法,即“打背牌”。高坡苗族男子将软箭射到与他定过娃娃亲的女子的背牌上,表示双方在现世可获得婚姻自由,但去世后要履行娃娃亲。这就是高坡苗族的“打背牌”文化[4]。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高坡苗族“打背牌”仪式更多是一种高坡苗族青年男女象征性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对高坡苗族传统文化的彰显。

三、高坡苗族背牌文化的审美特征

高坡苗族服装构造与工艺比较简单,其文化体现在背牌上,而背牌的独特之处来自于它的审美特征。所以本文将从高坡苗族背牌的工艺手法、色彩搭配、装饰纹样以及审美特征等方面,对背牌文化进行阐释。

(一)工艺之美

高坡苗族背牌的工艺手法是挑花绣、辫绣和皱绣。白背牌的刺绣工艺,主要是十字挑花法。相对白背牌而言,黄背牌刺绣工艺除了运用挑花绣外,还运用了较为繁复、华美的辫绣与皱绣。辫绣是先将丝线编成辫子的形状,编好后,依据所要绣的图案,将丝辫一圈圈缝在图样上。皱绣则是在辫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把编好的丝辫折成图案的样子,再将其缝在绣布上[5]。这样的绣法,让绣布摸起来有种“浮雕感”,立体感较强,给人一种美观大方的感觉。高坡苗族女子一般在节日里或婚礼上才穿这种皱绣的黄背牌,也因此成为其服饰中最闪亮的一部分。

(二)色彩之美

高坡苗族的白背牌以白色为主色调,将黑色、海蓝色、天蓝色作为辅助色,如今高坡苗族的白背牌中融入了现代色彩,也将红色和柠檬黄色作为辅色。具有“爱情的见证”意义的黄背牌,色彩丰富,但黄色代表隆重、庄严,其主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黄背牌的主色调为黄色,红色、绿色、白色、黑色以及其他色作为点缀色穿插其中,让人从视觉上有主次之分,在大色块中体现细节之美。

(三)装饰纹样之美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很多文化传承都体现在装饰纹样上,高坡苗族人民将先祖的智慧和民族事迹用图案纹样记录在服饰当中。而作为高坡苗族服饰的精髓“背牌”,其装饰纹样种类繁多、工艺精美。主要纹样有传统的八角花、飞鸟纹、马鞍纹、“丰”字纹、十字纹,以及菱形、方形等几何形纹样。而十字纹通过错位、加长、缩短的方式,又变成“风车纹”“米字纹”“雪花纹”等,使纹饰丰富多样,增添了美感。除此之外,每个纹样都有其寓意,例如,八角花纹样表现的是高坡苗族人民跳花场的场景,表达了其能歌善舞、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丰”字纹样寓意粮食高产、五谷丰登。所以高坡苗族背牌装饰纹样之美不仅体现在它的造型色彩上,更体现在它的寓意上。

(四)形式之美

形式美法则的主要内容有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6]。在高坡苗族的背牌上,其服饰艺术的审美特征也体现出了形式美。

多样与统一。高坡背牌的装饰形式体现了多样与统一的形式美,不论是黄背牌还是白背牌,它们的主要造型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正方形组成,例如白背牌后片是由一个“丰”字填充,再用正方形花边将其圈起来,在“丰”字的上下左右又形成了四个正方形,四个方形的内部又是大正方形套小正方形。而黄背牌后片则是由正方形印章纹样填充,围绕着正方形印章,用各色丝线绣制成正方形的花边。虽然两种背牌都是由正方形组成,但在每一个正方形中,色彩、纹样都不尽相同,让背牌呈现出多样与统一的美感。

对比与调和。在黄背牌和白背牌中,色彩冷暖对比非常鲜明,但是又通过主色与辅色的调和,使其统一于主要色彩,协调与辅助主要色彩,让整个背牌色彩多变又不失主次。

对称与平衡。从高坡苗族的背牌形式美来看,体现较多的是对称之美,有一种庄重平稳的美感。但也体现出平衡之美,例如对角式图案,因其不对称性、不规则性,反而体现出一种活泼感,使整个背牌看起来庄重而又不失生动,这也就是对称与平衡结合所体现的美。

节奏和韵律。节奏与韵律在高坡苗族背牌中主要体现在色彩与纹样上,例如黄背牌中的八角花纹经常以二方连续、反复与交替的节奏出现。多种色彩反复交替出现,表现出一种整齐灵动的韵律。

综上所述,高坡苗族背牌文化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其背牌本身的审美特征则是背牌文化的外在表现。不管是白背牌还是黄背牌,外形简洁大方,色彩丰富,主次分明,装饰与工艺精美而又互为统一,艺术秩序之美贯穿其中,这都为高坡苗族服饰增添了美感与韵律,也是研究高坡苗族服饰文化的精髓所在。所以对高坡苗族白背牌与黄背牌审美特征进行浅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对高坡苗族服饰文化的解读,更利于将其背牌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郎丽娜.高坡苗族背牌文化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

[2]吴秋林.高坡苗族背牌文化研究[J].艺术人类学,2000(4).

[3]吴秋林.美神的眼睛[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59-60.

[4]王亚新.原始记录:高坡苗族生活[J].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5][6]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论广西龙州旦歌的审美特征及功能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