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平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时刻,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会做人、健全人格;胸怀大爱、一起進步;尊重学生、严格要求。
【关键词】自身素质 情 爱 班风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204-0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时刻,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们作为一线班主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言行。俄罗斯教育家乌审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替代教师的人格作用。”我们应该不断“充电”,使政治觉悟、业务能力、思想认识不断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由此可见,班主任应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宽广开朗的心胸、乐观幽默的情绪、刚毅坚强的意志品质、完美和谐的自我形象和对学生始终如一的一颗爱心,并逐步养成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
新形势下的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要重识“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理念。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载体,利用身边的正反面事例,使他们从心底得到认可,分析真善美与假恶丑。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深化班级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班会》、《公德教育》等课程,适当增设实践基本课,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动力,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珍惜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纪念日、国耻日、历史事件纪念日、入队、班会等资源,集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扎实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活动课等,从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孩子们被老师的言谈举止所感化。在教学中适宜渗透一些与德育相关内容,潜意识地产生学科共融、互补、平等对待。以加强对孩子们的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教育。以形成合作、交流、参与、共享、创新、操作等意识,增强节约、环保、感恩、自我防范等意识。
二、学会做人,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具有健全的人格,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要务。班主任与孩子们的交往中,有责任去注重孩子们的人格。班主任应通过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当好第一任“形象设计师”。在班级管理中,始终把培养人、塑造人放在首位,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容易把注意力放在针对学生的某种行为上,却忽视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感受。对于班级内出现的一些“小事”应因人因事因地处理。由于孩子们年龄还小、好动性强、容易犯错误。班主任应学会理解和宽容。在理解孩子们犯错误的同时,去静心真诚地与他们谈心、交流、相互沟通,让孩子们心悦诚服地知错并在以后不再出现此类问题。以达到治表又治本之效。
接受高等教育的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从中折射出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位置。因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分析、判断能力差而感知能力强,对老师有无比的信任和依赖,老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影响他们。这就要求我们应以健康的心理、广博的知识、高雅的举止、文明的语言、宽广的胸怀去感染他们。在与孩子们互动中,利用《品德与社会》、《班会》、《公德教育》、《实践活动》等课的精心设计,对个别具有个性的少年儿童,进行因人因事因地、针对性教育,使他们在迷茫中回归。“心病要用心来医”,心灵相通、以理服人、以诚感人会使人神清气爽、消除任何负担。我们应从马加爵事件中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任:用爱心、用知识、用汗水去抚慰他们的心灵;用情、爱去医治他们的创伤。
三、胸怀大爱,一起进步
在教学双边中,最头疼的莫过于那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后进生内心深处渴盼着老师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一个贴心的谈话,都很可能使他们受宠若惊,如逢甘露,如沐阳光,从而自觉地改变学习态度。其实,我们应坚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原则。知道“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懂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学生是爱出来的”这些事实。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转化后进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长期、艰巨、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付出全部的“爱”才能有所收获。“师爱”是塑造孩子的巨大教育力量,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万能钥匙。每位后进生都有他们自豪的“闪光点”。我们应该睁大自己的慧眼,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善于选择突破口,抓住有利时机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他们一旦发现优点,就会感到自己也有长处、成功的时候,从而渴望产生成功感。小军曾经是班中的后进生,其行为恶劣到无视班规班约,随意打骂学生,报复打击对他有意见的同学,以至不听老师劝说且辱骂老师,成为我的头疼事。后来经家访、调查、了解,找到他屡教不改的症结,掌握情况之后,我便以爱的情感逐渐消解他对周围人的误解,逐渐让他懂得与人为善才能真正快乐。在班级的表现较以前有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应多找他们私下谈心,多观察他们的情绪波动,对于出现的问题应多调查,找到落后的根本,上课有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有了表现的机会,切身的成功体验。使他们树立在大家面前想说、敢说、敢做的信心。在此之上,投其所好,把他们那点微弱的“闪光点”成为学习上的资本、砌基、动力、转折点。时间一长,他们便对自己有了信心。而自信又是达到理想彼岸的第一步。后进生之因后进,是因他们缺乏成功体验,长期受某些不公平老师的不公平待遇,使自己在班级中无一席之地、在同学心目中是包袱、后退、多余的,因此形成思想堕落、行动对抗、“破罐子破摔”的格局,师生隔阂愈来愈深,呈现恶性循环。为此,我们应多站在学生、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行动。
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顶梁柱,我们绝不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远离学习、学校……绝不能让他们的求学生涯毁在自己的手中。应让他们的“自信”长期保持,再多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互补,良性循环,何乐而不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以情感亲近满足心理需求,以暗箱操作重塑自尊心自信心、以情境吸引提高学习兴趣。学会赏识教育,以耐心、恒心、信心、爱心去感化他们。
四、尊重学生,严格要求
老师对学生怀有“情 、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学生“悟”出一个高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但真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乎情理,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应通过《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在班级内让孩子们自己讨论、整理、修改,制定一些约定共识,具有可操作性,尽量涵盖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准则来要求自己。
总之,“众人捡柴火焰高”,作为一线班主任应积极与其他科任教师、家长、同学沟通,以第一时间了解、获取孩子们的最前沿新思想、动态、信息,及时解决他们的饥渴,以便更好地与孩子们谈心、沟通、零距离交流,视他们为小弟妹、自己的子女,成为在校学习的合作伙伴。只有把满腔的爱洒向学生,才能赢得起孩子们的爱戴和信任。让爱心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和温暖每一颗心灵。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二十一世纪的旋转车轮中,我们正视党和人民群众的嘱托,构建平等、和谐、人文的良好班风,在知识的海洋中去参与探索、参与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