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娟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工程档案资料,而作为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基本步骤,建筑设计工程档案的信息收集、整理、储存以及归档等环节,在建筑设计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现代化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档案也由传统的纸质档案发展成电子档案,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因此,本文重点探究现代化背景下建筑设计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方式,并对建筑设计工程档案存档管理方式的革新开展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工程档案;资料;革新
建筑设计单位在档案管理中会涉及诸多的工程设计图纸、文件以及书目等复杂的工程设计档案资料。这些工程档案资料一般以单个工程项目为单位,在项目档案管理中,工程设计档案因其复杂的资料内容,需要管理人员不断革新其资料管理方式,这样能进一步规范化建筑设计档案,使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高效、准确的提供工程信息数据。本文主要研究建筑设计单位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方式的革新。
1 建筑设计单位工程设计档案资料革新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设计单位在对建筑设计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过程中,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工程设计的图纸、文件等基础资料,创新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建筑设计档案资料的信息共享,同时也能提高建筑设计工程档案的利用率。随着2019年建筑设计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建筑设计图纸已经由传统的纸质文档转变为电子文档,这一针对建筑设计图纸归档管理方式的革新,为建筑设计单位的工程档案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不仅节约了大量建筑设计资料的归档时间,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方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建筑设计单位的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促进了建筑设计单位的工程档案管理发展。此外,不仅是针对建筑设计图纸归档管理方式的革新,针对其他建筑设计资料,革新管理方式,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以实现高效的建筑设计资料信息共享,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单位工程档案管理的重点内容。
2 建筑设计单位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资料归档管理效率低下
建筑工程由于涉及大量的工程信息和数据,导致传统纸质的建筑设计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建筑设计图纸、数据,存档效率低下、工作量大等问题。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建筑设计工程档案需要经常进行修改,许多工程信息数据也相应的会发生改变,增加了建筑设计工程档案管理的成本和难度。另外,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较长,且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建筑设计工程档案十分繁杂,这导致在工程档案在资料整理和归档方面也相对复杂。建筑设计单位通常以设计工作为重心,容易忽视对工程设计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导致工程设计档案资料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极大的影响了档案管理效率。
2.2 档案管理制度有待优化
建筑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及时收集和补充相关的工程资料,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的工作量繁重,在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都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档案归档工作,从而形成完整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而在建设单位工程档案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因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对工程设计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工程档案归档的系统性较差,容易导致工程档案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当前,我国建筑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档案管理方面仍然处于纸质管理层面,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容易造成工程资料信息丢失,同时也不利于工程资料的信息共享,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档案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3 建筑设计单位工程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策略
3.1 引进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
当前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而应用计算机技术为建筑设计单位的工程管理帶来了极大的便捷,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建筑设计工程档案将纸质转化为电子档案,这样不仅能提高工程资料、信息的传递和存储效率,还能使各个建设参与单位提供信息共享效率。此外,引进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设计工程档案管理中,能够推进建筑设计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建筑设计单位在工程档案存档方面,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工程档案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可以提高工程档案的检索效率,针对一些重要的纸质工程信息档案,将其转化为电子档案能够避免文件因磨损而造成的信息丢失问题,提高了建筑设计单位工程档案的归档效率,加强了建设设计工程档案的信息共享。由于图纸保存和利用复制的问题,当前建筑设计图纸多彩用硫酸纸趤行打印与复制,除了保存蓝图外,硫酸纸不易变形,同时具备耐高温,抗老化、反复嗮图和重复使用等优点,可以有效的提高保存年限。此外,在硫酸纸上晒图为蓝图进行保存,可以增强字迹稳定性,早期蓝图是使用氨水进行熏影定制,现如今也利用起数字扫描机进行蓝图印制,还有很多建筑设计的原始资料在管理过程中有使用水笔的要求,而水笔中石墨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因此只要纸张不出现腐蚀现象,图纸一般是可以进行长期保存的。此外,蓝图的柔韧性较强,不易褶皱,适合大多数的使用场景,如今,设计人员利用CAD设计软件设计图纸,项目设计完成审查后,直接转换成PDF软件格式,进行存档,更加大大促进了工程资料的完整,不易被修改破坏安全性的另一种保存方式,更加提高了建筑设计单位工程档案的管理效率。
3.2 创新工程设计档案的管理制度
建设设计单位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建筑设计工程档案进行归类管理,但由于需要分类归档的工程图纸、资料数量庞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随工程进度不断增大,因此要想提高建筑设计单位工程档案的归档管理效率,满足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服务化需求,必须创新工程设计档案的管理制度,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电子工程档案,持续优化完善管理制度,采取科学的档案信息管理方法,最大化建筑设计工程档案的利用效果。同时要严格划分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分工,明确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档案管理职责,合理归档分类不同的工程档案数据,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检索需要的工程图纸和数据信息。此外,应不断完善建筑设计单位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软硬件设施,避免因软硬件问题造成工程档案缺失,保障建筑设计单位的工程档案存档安全。
3.3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工程档案
现代化背景下,建筑设计单位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形成电子化的工程档案数据库,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建设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设计工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将工程档案更加详细、清晰的进行归档分类,提高了工程档案管理效率,同时也便于工程项目相关人员对工程档案的查询和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建筑设计单位的工程档案归档效率,节约档案管理成本和时间,促进建筑设计工程档案管理创新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院在管理工程档案以及建筑设计图纸、资料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明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引进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革新建设工程设计档案的存档方式,促进建筑设计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闵春.大数据背景下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17):57-59.
[2]林琼.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科学化管理措施探讨[J].地产,2019(15):95.
[3]董婷婷.建筑设计单位档案管理方法及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
[4]王莉莉.建筑设计单位档案管理方法及创新[J].科学与财富,2017(17):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