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拌种剂对连作花生出苗质量、叶部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2020-07-04 03:06郭峰李庆凯么传训刘志华唐朝辉孟静静张佳蕾孟维伟刘苹于天一陈建爱杨东清万书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花生病害产量

郭峰 李庆凯 么传训 刘志华 唐朝辉 孟静静 张佳蕾 孟维伟 刘苹 于天一 陈建爱 杨东清 万书波

摘要:为探讨不同药剂混合拌种对花生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选取5种市售常见拌种剂,以清水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拌种剂处理对连作花生出苗质量、叶部主要病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拌种处理均可提高连作花生出苗率、幼苗整齐度,减少烂种率和减轻叶部主要病害,优化产量构成,增加连作花生产量。其中T4(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组合处理效果最优,叶部主要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出苗率和幼苗整齐度分别可达90.7%和83.9%,单株果数、单株饱果率、百果重和百仁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7.29%、16.13%、11.12%和8.99%,烂果及虫果率降低62.35%,产量增加16.47%。

关键词:拌种剂;连作;花生;病害;产量

中图分类号:S482:S565.2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20)03-0117-04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lleviating effect of mixed seed dressing with different agents on peanut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five common seed dressing agents in market using clear water as control,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seedling quality, main leaf diseases and yield of continuous cropping peanu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 dressing treatments could improve the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and seedling uniformity, reduce the rotten seed rate and main leaf diseases, optimize the yield composition and increase the yield of continuous cropping peanu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T4(25% thiamethoxam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50% fludioxonil wettable powder+10% difenoconazole wettable powder) had the best effect with the lowest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main leaf diseases, and the emergence rate and uniformity of seedlings could reach 90.7% and 83.9%. In addition, the pod number and well-filled pod rate per plant, hundred pod weight and hundred kernel weight increased by 17.29%, 16.13%, 11.12% and 8.99%,respectively, and the rate of rotten and insect pods decreased by 62.35%, and the yield increased by 16.47% compared with CK.

KeywordsSeed dressing agent; Continuous cropping; Peanut; Disease; Yield

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和花生产区的相对集中,加之种植习惯、环境条件和种植效益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常常多年大面积连续种植[1]。长期连作导致花生病虫害加剧、根际土壤营养元素及微生物区系变化、根系化感物质自毒,引起花生植株发育异常、生理生化特点改变、产量和品质逐年减低[2-12]。花生连作2~3年,荚果平均减产20%~30%,且连作年限越长,植株发育不良症状有加重趋势[13]。花生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我国花生种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病虫害加剧是限制连作花生产量的最主要因素[14,15]。拌种剂是一类能与种子混拌并附着或浸透种子内、能够防治病虫危害的农药制剂,在缓解花生连作障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6]。但随着病虫耐药性的增强,单一或传统拌种剂的应用效果逐渐变差。为优化药剂组合、进一步提升连作花生产量,本试验选用市场上主推的5种拌种剂配置组合,研究其对连作花生出苗质量、叶部病害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防治连作花生病虫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街道新移官庄村进行。田块为连作花生3年的丘陵旱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5 g/kg、碱解氮45.3 mg/kg、速效磷17.4 mg/kg和速效钾46.8 mg/kg。

1.2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供试花生品种为海花1号。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设置,共设5个处理(表1)。每处理8垄,垄长20 m,垄距85 cm,垄高10 cm,面积136 m2。各处理供试药剂等量混合,100 kg种子均用种子重量0.3%的混合药剂对水4 kg喷洒,边喷边搅拌,后于阴凉处晾干种皮后播种。春耕前撒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900 kg/hm2,旋耕2遍。采用起垄地膜覆盖栽培,一垄2行。每公顷密度22.5万穴,小行距35 cm,穴距11 cm,每穴1粒。5月3日播种,9月6日收获。田间管理同一般高产田。

1.4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花生出苗质量调查根据春花生生育特点和生产实际,苗期(5月17日)调查各处理出苗情况。每处理随机选择3个点,分别量取2垄4 m(下同),调查苗数(以第一片真叶展开为标准)及烂种数。5月20日调查出苗整齐度(以出现3片或4片真叶为标准)。

1.4.2花生叶部病害调查花针期(6月25日)和饱果期(8月25日)分别对花生的主要病害进行2次田间调查。采用5点取样,每个点选取1株,摘取全部叶片进行调查,统计发病情况。主要调查褐斑病、黑斑病和网斑病,采用统一分级方法进行调查分级。病情指数的评价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1级(叶片有小病斑)、2级(病斑占叶面积的1/4)、3级(病斑占叶面积的1/2)和4级(病斑占叶面积的2/3以上)。

发病率(%)=发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相对病级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病级值)。

1.4.3花生产量测定成熟期收获小区荚果,自然晾干,称重。选择有代表性的连续10株室内考种,考查烂果及虫果数。

1.5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拌种剂组合处理对连作花生出苗质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拌种剂组合各处理连作花生出苗率和幼苗整齐度均较对照明显提高,T1、T2、T3、T4出苗率分别提高9.34%、17.99%、13.67%和26.50%,幼苗整齐度分别提高11.67%、21.04%、15.67%和28.88%。其中T4(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表现最好,其出苗率达到90.7%,较T1、T2和T3分别提高15.69%、7.21%和11.29%;幼苗整齐度达到83.9%,较T1、T2和T3分别提高15.41%、6.47%和11.42%。各处理的烂种率较对照分别降低44.21%、55.79%、48.42%和87.37%,T4降低最多,且较T1、T2和T3分别低77.36%、71.43%和75.51%。

2.2不同拌种剂组合处理对连作花生叶部主要病害的影响

由表3看出,不同拌种剂组合各处理连作花生叶部主要病害均较对照明显减少,T1、T2、T3、T4花针期发病率分别降低35.4%、55.3%、40.2%和72.9%,病情指数分别减少35.5%、55.2%、40.3%和73.0%;饱果期发病率分别降低32.3%、44.6%、38.7%和58.1%,病情指数分别减少34.0%、47.0%、41.2%和64.5%。由此可见,药剂拌种对于连作花生中前期防病效果要好于后期。T4(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效果好于其它处理,花针期发病率较T1、T2和T3分别降低58.1%、39.5%和54.7%,病情指数分别减少58.1%、39.6%和54.7%;饱果期发病率较T1、T2和T3分别降低38.1%、24.4%和31.7%,病情指数分别减少46.2%、33.0%和39.6%。

2.3不同拌种剂组合处理对连作花生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拌种剂组合处理对连作花生产量产生积极影響,单株果数、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和产量均表现为T4>T2>T3>T1>CK,烂果及虫果率则相反,T4(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表现最为明显,单株果数较CK、T1、T2和T3分别多17.29%、10.64%、4.70%和7.59%,饱果率分别提高16.13%、10.02%、3.51%和9.64%,烂果及虫果率分别降低62.35%、23.81%、27.27%和30.43%,百果重分别增加11.12%、6.77%、3.51%和5.48%,百仁重分别提高8.99%、5.24%、1.35%和4.97%,产量分别提高16.47%、8.62%、5.34%和6.53%。

3讨论与结论

花生出苗质量不仅与种子本身有关,所用拌种剂也是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连作花生。拌种剂可有效杀灭和控制花生种子表面及连作花生土壤中的病虫害,减少花生烂种、病苗和虫害等[16]。连作条件下,花生叶部病害发病率明显加重,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有加重的趋势[17]。刘美昌等[18]研究发现,花生连作1年叶部病害发病率较轮作增加5.1%、病情指数增加43.2%,连作2年发病率增加12.2%、病情指数增加129.7%;加强叶部病害防治可使荚果产量提高7.8%,较轮作的增产率提高22个百分点。因此,控制花生病害对缓解花生连作障碍十分必要。

不同拌种剂对连作花生的缓解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葛洪滨等[19]研究了8种拌种剂对连作花生病害发生的影响,表明:戊唑醇、醚菌酯、百菌清拌种可以明显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且对叶斑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多抗霉素、戊唑醇、醚菌酯拌种对花生锈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醚菌酯拌种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较好。随着花生连作年限的增加,病虫耐药性逐渐增强。因此单一或传统的拌种剂不利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本研究表明,不同药剂混合拌种均可以提高连作花生的出苗率、幼苗整齐度,减少烂种率和减轻叶部主要病害,且增产明显,尤以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组合拌种效果最为突出。

参考文献:

[1]万书波. 中国花生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封海胜,张思苏,万书波,等. 花生连作对土壤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1993(1):13-15.

[3]封海胜,张思苏,万书波,等. 连作花生土壤养分变化及对施肥反应[J]. 中国油料,1993(2):55-59.

[4]吴正锋,成波,王才斌,等. 连作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及荚果产量的影响[J]. 花生学报,  2006,35(1):29-33.

[5]万书波,王才斌,卢俊玲,等. 连作花生的生育特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7(2):32-36.

[6]王才斌,吴正锋,成波,等. 连作对花生光合特性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7,33(8):1304-1309.

[7]刘苹,赵海军,万书波,等. 花生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3):431-435.

[8]刘苹,赵海军,万书波,等. 连作对花生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3):639-644.

[9]刘苹,赵海军,仲子文,等. 三种根系分泌脂肪酸对花生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3,33(11):3332-3339.

[10]李庆凯,赵海军,李燕,等. 化感物质对花生根部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6,48(6):66-70.

[11]李庆凯,郭峰,唐朝辉,等. 三种酚酸类物质在花生连作障碍中的生态效应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41(1):53-63.

[12]唐朝辉,郭峰,张佳蕾,等. 花生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其缓解对策研究进展[J]. 花生学报,2019,48 (1):66-70.

[13]郑亚萍,王才斌,黄顺之,等. 花生连作障碍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3):384-388.

[14]Li X G,Ding C F,Zhang T L,et al. Fungal pathogen accumulation at the expense of plant-beneficial fungi as a consequence of consecutive peanut monoculturing[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72:11-18.

[15]滕应,任文杰,李振高,等. 花生连作障碍发生机理研究进展[J]. 土壤, 2015,47(2):259-265.

[16]李红梅,朱红星,史耀东. 不同拌种剂在花生上的使用效果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58(4):48-50.

[17]李孝刚,张桃林,王兴祥. 花生连作土壤障碍机制研究进展[J]. 土壤,2015,47(2):266-271.

[18]刘美昌,郑亚萍,王才斌,等. 连作对花生生育的影响及其缓解措施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144-148.

[19]葛洪濱,刘宗发,徐宝庆,等. 不同土壤消毒剂对连作花生的病害及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2):37-39.

猜你喜欢
花生病害产量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