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摘要】作业是孩子们学习的一部分,是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养成独立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而产生的。如何让孩子们爱上作业,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分层作业 欣赏个性错误 真诚评价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155-01
问题背景:
大家都知道作业是孩子们学习的一部分,是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养成独立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而产生,从三年级开始每天晚上我们老师都会布置一些书面作业。可能是三年级的孩子还比较小,对为什么要写作业不理解;也可能是孩子们能力大小的不同,尽管我每天布置“少而精”的作业,但总有个别孩子少、漏不能完成。而且我还发现,我每天不辞辛苦的精批细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很多时候我花了一上午批的作业,学生改都不改,甚至直接扔进垃圾桶。为此我没少费心思,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利用班级展台表扬等等,然而每天我都是带着期待批阅,每每因为学生的错题率高和书写潦草而恼火。
原因分析:
拿过这些孩子的作业我仔细的分析,原因是我对部分孩子的作业质量期望值太高,每次上完课总是希望他们能掌握所学内容并做对相关作业,总把他们和好学生比,而没有考虑到他们本身的素质及书写水平。殊不知我的沮丧失望或者批判正在慢慢地影响着孩子们对待作业的看法,并且进一步影响到做作业甚至学习的态度,最终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具体措施:
本学期区教育局大力提倡作业分层,我们学校也研讨了分层作业的具体做法,何不趁着这股东风,大胆的尝试分层作业,让孩子们的作业活起来呢?于是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精心设计分层,个性作业精彩纷呈。
每天我都会将当天授课内容的重难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融会在作业中(无论书本上的还是课外探究性作业),由易到难分为A、B、C三层,学生根据自己当天的掌握情况及自身特长自己来选择要完成哪一到二层(当然了每一层的奖励也不同),这样既避免了老师的硬性指派,又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每天的作业讲评也分三层,使每个学生都有受表扬的机会。原本很多在“一刀切的作业中” 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生却在自己选择的层次里成为榜样和领军人物。此外,根据小学生爱攀比又爱竞争的特点,我又让他们在自己选择的层次里,再自由选择一到两个竞争对手进行正确率、书写及改作业等全方位竞赛,获胜者不但能够得到表扬还可以为小组赢得双倍的分数,这样以来孩子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氛围中,错题减少了,字迹美观了,个性化的作业精彩纷呈。不但体现了孩子们思维的提升,更树立了孩子们的自信心,现在很多孩子已不满足原来的作业层次,纷纷向高层次挑战。
二、抛开以往想法,欣赏孩子个性错误。
不管我们如何分层,如何想尽办法降低作业的错误率,但错误总是难免的。因为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不同学生对于同样的问题会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或浅或深,或全面或片面,所以会有不同答案,但正确的只有一个,做错题就在情理之中了。对待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火冒三丈,而是带着宽容的微笑去思考:他为什么这题错了,他是怎么得出这个错误结论。作为老师,我是不是有哪些地方没有讲清楚,或没有顾及到学生的认知情况,我该如何去帮助他提高思维能力等等。只有彻底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并做到正确。
三、寻找闪光点,真诚的评价沟通心灵。
如:对特优生我会说“本周里你一次次的挑战,一次次的成功,老师为你的勇气鼓掌,为你的成功喝彩!”……学困层的孩子我会说“每次翻开你的作业本,都会感受到你的进步,这种感觉真好!”……尤其是对那些发展生就像挖掘宝石一样挖掘他们的优点,加以评价。如:智轩的作业特点是字迹小且挤在一起,一次他的作业字迹比以前的大也比以前认真,我趁机在他的本子上写到“瞧,只要用心你也能将作业写好。老师相信只要努力下去,你將很快站在优秀学生的行列里,加油!”邹言的作业经常少漏,只要作业能完成我就及时鼓励“今天你的作业和其他同学一样好,老师真希望每天看到这样的你。”……在我不断的激励鞭策下班级内认真完成作业的氛围越来越浓。不仅如此,我还主动让学生及家长对我布置的作业及完成情况写上个人感受。这时候的作业本,简直就成了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教学相长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学生想着你,也喜欢着你教的学科,我们育人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当然了,万事开头难,分层作业对我们来说仍处在尝试探索中,虽稍有成效,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有些提高生为了确保正确率,一直选择最低层次的作业,从而失去动脑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将怀着极大的热情不断改革创新方法,且行且思,我相信作业将不再成为学生的老大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善娜.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J]. 基础教育课程, 2016(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