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杰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 改革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影响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偏重于预算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在应用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序幕拉开,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更加全面化。但是在改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单位不明确制度对于单位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现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借鉴。
我国事业单位在长久以来,都是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在财务会计领域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行政事业单位先后实施了国库支付制度、政府收支分类制度的实施,使得财政管理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收效良好。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预算会计一直是中心任务。预算管理虽然对于财政管理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过于重视,尤其是对预算资金执行管理,必然会导致其他管理问题出现,比如重视购入,但轻视管理等。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制度改革越来越迫切,社会对于公共事务关注度有了较大提升,尤其在政府绩效管理方面,而当下政府会计制度已经难以达成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建设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点的政府会计制度,达成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中,需要先将准则体系建立起来,进而使得财务会计于预算会计实现分离,之后在进行具有交互性的核算报告体系建设。于此,便需要制定全面、完整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达成双功能需要。
(一)政府报表体系的建设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在进行发展过程中,需要建设起会计准则体系,并且满足目前政府工作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较之传统会计准则,在新形势下会计制度不仅需要政府会计进行预算报告的编制,同时也要进行其他类型的财务报表编制。因此,政府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较之以往的,要能够真实、准确的对政府财务管理过程及资产管理状况进行反映,对于财务信息透明这一方面进行加强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财务信息可靠性及真实性需要。
(二)会计要素及其他规范加强
以往行政单位在进行会计作业时,吸收了大量各阶段会计工作的准则及定义,最大限度进行行政单位标准原则及基本内容的调整基础上,新的规范中可以针对性的展开会计要素定义及标准建设。要重视的是,若是会计要素的标准相同,便可以使会计实务工作中的问题得到预防,不同事业单位财务数据可比性得到保障。
(三)会计预算模式创新
为了使得预算会计核算及政府会计得到双重发展,在相关规范中将会计预算要素进行创新,主要包含有预算的收入、支出和结余,同时也更加关注到财务会计中的负债、资产、净资产、收入和费用。较之以往的会计核算模式,主要增加了收入及费用两个内容,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反映。
(四)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分离
根据上述的会计预算及财务会计的内容差异,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分离,以会计体系为基础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预算会计关注更多的是预算收入及支出平衡,财务会计则重视费用和收入平衡。对两者进行划分,能够使得预算管理实现全面性的预算管理。政府会计制度中的负债及资产,都是按照累积成本进行计量,特殊条件使用重置成本、现值方式计量。也可以应用现值方式、公允方式进行计量,使得会计主体权益得到保障。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压力增大
会计制度是对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基本保障,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在此次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除了对事业会计制度与行政会计进行整合之外,也同时对教、科、文等进行会计制度的统一。这也表明全国110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都在这一改革活动中发挥作用,以往存在的根据行业会计制度展开实际工作的习惯及思维可以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对于财务人员而言,有着相当一段时间过渡期。因为权责发生制度对于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保证时间充沛。在进行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缺少的不是制度和理论,缺少的是实践与执行力,所以将制度落到实地上才是制度改革的现實问题。就从实践来说,政府会计制度在出台之后,未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会变得更为繁琐,核算至报表要有两套准备,一套侧重于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另一套更重视预算管理要求。权责发生制核算之下,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以往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只需要对预算会计核算要点掌握,便能够达成对会计工作要求,但今后便需要兼顾成本核算才能达成岗位的工作要求。
(二)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更为完善
对于单位财务体系要不断进行完善,对于财务活动进行规范,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及目标。依赖单位内部展开财务改进及完善,但缺少外部监督和评价,会导致财务活动的规范性流于形式,毕竟没有单位会承认自身的不足。所以政府需要使用财政年报的途径进行单位财政资金执行状况的披露。政府财报信息披露越是完整,越能够使外界群众对财政收支状况做好监督。公共财政中,事业单位是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对外进行信息公开时,信息越多、越透明,单位就越难以遮盖发生的问题,进而使问题暴露,不断进行整改,使得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保证规范。所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能够使得事业单位内部财政活动得到改进,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三)使预算管理体制得到完善
事业单位预算中,尤其是人员支出预算是较为重要的预算部分。在以往,重视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对于财务信息的真实及准确较为忽略。在权责发生制实施以后,不是当期费用,就算是完成支付了,也不能当做当期费用入账。这便使得事业单位财务支出能够有实际性,利于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收支配比,同时便于日常中对财政资金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以后,对于单位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资金占用的情况对于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及可行性要进行重视,以此使得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展开更具有规范性,使得政府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获取效率得到保障。
(四)促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合理性提升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前,除了医院等特殊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计提折旧摊销,多数行业制度中都对折旧摊销没有明确。不计折旧,资产配置和资产运行维护成本间的勾稽关系就无法成立了。根据存量进行增量的确认,也仅是制度上的要求,难以进行实际的操作。但是在改革之后,这一问题就能完全得到改善,经过计提折旧摊销的实施,对于单位资产运行维护成本进行合理归纳和反应,以此使得边际成本分析的数据信息更加充分,资产的配置也能够达成合理性及科学性的要求。
(一)科学进行财务报表的制定
政府在展开会计制度改革时,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将权责发生制作为准则,这便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进行财务会计工作的改进,特别是财务报表制作及改进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在财务报表制定时,增设现金流量表,结合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展开分析,使用现值分析法将预期和实际收益转为现值,进而使财务报表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反映事业单位在不同时期中现金的使用状况。财务报表对比能够使得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对单位发展中现金流使用状况进行掌握,从而帮助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财务风险管理优化
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后,进行财务管理就需要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优化。新会计制度得到实施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求也会更加规范化、精细化,需要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不断进行优化,进而达成工作目标。部分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过程中,借鉴其他单位的模式,但是因为没有合理的风险管理模式,所以容易发生财务风险问题。所以事业单位在这一过程中,要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优化,结合实际展开工作借鉴,减少财务风险问题。
政府在进行会计制度改革之后,事业单位元收付实现制改换成权责发生制,事業单位财务管理预算机制和收支等管理活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更大困难和挑战。但是总体而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适应新时代发展做出的调整,能够保证事业单位资源配置及管理水平提升,进而使得单位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王琳.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实训基地建设探究——以山东淄博财政局实训基地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9(4):20-22.
[2]熊欣颖,周小花.浅析《政府会计制度》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当代会计,2019(5):50-51.
[3]严彩.论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轮岗的重要性[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