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解决方法

2020-07-04 03:09董长青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0期
关键词:路基市政道路

董长青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原因,重点探讨了其解决方法,包括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增强施工质量管理等,旨在提升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的施工能力,减少市政道路的返工返修率,促进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逐渐提高。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沉陷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重视度,可以促进其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市政道路仍出现很多问题,其中路基沉陷影响了道路的安全性、可靠性、持久性,需要及时进行解决。

2  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原因

2.1  设计原因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道路路基沉陷现象,发现此种病害的出现受路基填土的高度、施工材料、坡度、土质、地下水等因素影响。在市政道路设计方面,若不能充分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会使工程施工产生路基沉陷的情况。若在软土地基和采空区设计过程中,不能对软土地基和采空区进行勘查,没有为设计人员提供全面的、详细的地质信息,导致道路路基设计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出现路基沉陷等现象。

2.2  材料原因

材料质量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影响,即使施工技术再先进,施工其他过程再完美,若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则会影响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问题却普遍存在。因此,市政道路路基必须要选择符合标准的土石进行施工,保证填料中没有掺杂淤泥等杂质,若施工人员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进行施工,则会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出现路基沉陷等问题。并且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材料还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若在雨雪天气中,使用不稳定的材料则会引发路基沉陷问题。

2.3  人为原因

从一个角度来说,一些市政道路工程的承包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减少成本,会影响道路工程的质量,出现路基沉陷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施工技术存在差异性,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正当操作和人工疏漏,使市政道路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有时施工人员为了赶进度,即使发现漏洞和隐患也不会及时进行修补,导致路基沉陷问题发生。

2.4  管理原因

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是实现施工管理的前提,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只注重技术,忽视施工管理工作的作用,导致很多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单位没有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并且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方法过于落后,使用事后质量控制方式,对施工过程缺少动态管理,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影响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3  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处治解决办法

3.1  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测,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前勘测现场可以充分了解工程的概况、施工现场的条件、周边影响因素,能够明确易引起道路路基沉陷的可能性,提前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并且,加强施工勘测有利于设计人员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防止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期限。

施工人员要使用大型机器或者人工处理的方法对路基范围中原有的树根、杂草、垃圾等杂质进行清理,换填具有优良透水性的填料,针对不良地质要设置砂砾隔层。对于路基中原来土体含水率过高的情况,要对含水率过高的土体进行翻松、晾晒,确保施工后期可以有效压实,使其保持在最佳含水率。并且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选择无杂质、冻土、淤泥的土石材料,保证路基换填土料的质量符合标准,提高路基填料的稳定性,防止路基沉陷问题出现。

3.2  观测路基沉陷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沉降观测处理,对施工效果进行全方面的根据监测,降低沉降问题的发生几率。若出现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等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则会使问题逐渐恶化,形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发生路基沉陷后要对路基沉陷加强观测。通常来说,主要有三种市政道路路基沉陷观测的方法,其一,先对地面沉陷进行观测,再依据观测结果对路基沉陷进行分析;其二,分层沉陷观测,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将每一层的填筑厚度控制在300mm以内,确保每一层的回填宽度在控制范围内。施工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土体使用不同的分层填筑方法,防止使其他道路产生病害。其三,深层沉陷观测。在具体路基沉陷观测时,要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观测方法,或者综合使用多种观测方法,增加分析的精确性。除此之外,在纵向、横向位置观测时,沉降板布点设置的越多,沉降观测的真实性则越高[1]。

3.3  合理利用施工技术

3.3.1  路基整体换填法

解决路基沉陷病害可以使用路基换填法,换填施工技术可以解决施工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的问题,适合小填方路段,但是对路基填方深度有较高的要求。针对高填方路段,需要换填的数量较多,工程经济性较差。在换填前要对原来的路基填筑料进行清除,将基坑进行整平、压实,保证其平整度与压实度符合施工要求后,使用施工要求的路基填筑料回填基坑。并且回填路基材料要使用级配合理的砂石,保证土体液塑限指标符合土工规范要求。路基土回填过程中要扩大开挖面积,并且各层间要设置成错台状,提高不同路基层的咬合能力,保证回填路基土体的压实度指标要比原路基土体压实度高1.8%。因为换填法的填挖方量较大,施工场地面积较大,不适合在建筑物过于密集的市政道路中[2]。

3.3.2  压力灌浆处理法

近几年,压力灌浆处理法是普遍使用的处理技术,适用于处治路基大面积沉陷与深度沉陷病害。针对省内一些城市的高填方路段,路基填筑材料主要是级配碎石,受施工技术和现场条件等因素影响,使高填方路段位置的边缘压实度指标不符合施工规范,在长期车辆荷载与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易导致路基结构不平衡。压力灌浆处治技术可以对路基固结性能产生影响,确保注浆可以扩散到路基碎石颗粒缝隙中,提高路基土体整体的固结性能与承载能力。省内高填方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料大部分主要是级配碎石,使用压力灌浆技术可以解决路基沉陷问题。

3.4  增强施工质量管理

第一,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况进行仔细调查,了解工程资料,细化工程总体质量目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监管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标准,确定施工人员的责任,并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第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流程进行操作,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防止劣质材料投入到施工现场中使用。第三,在竣工验收过程中,要根据国家关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相关质量标准严格验收施工质量,若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返工。

城市道路是极为重要的,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会对人们的出行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要对道路病害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相应的病害制定解决措施,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促进社会快速发展。

4  结论

市政道路路基沉陷受材料、人为、管理等因素影响,要做好施工勘测、路基沉陷观测、质量管理等工作,增强市政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延长道路的使用期限,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蔡源先,王德建.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措施[J].科技风,2019(23):123.

[2] 周博.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解决技術[J].价值工程,2020(10):107~108.

猜你喜欢
路基市政道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公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伸缩缝施工技术研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试析市政道路路基翻浆施工处理建议
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浅论公路路基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