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丽
摘 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安全保障。建筑工程往往建筑面积比较大,所用的混凝土用量也比较大,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关键技术的重视,以保证混凝土施工处理的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从而保证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 引言
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是比较常见的施工原材料,随着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高,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深入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好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提升整个建筑物的质量。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温度裂缝
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在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会扩张,使工程建筑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大小有所不同。为了规避裂缝问题,技术人员在搅拌混凝土时,可以加入适量缓凝剂,减缓水泥的水化速度,减少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另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少量钢筋和纤维,提高混凝土构建的抗变形能力,减少温度裂缝;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可以使用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降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浇筑温度,缓解温度裂缝问题。
2.2 沉陷裂縫
沉陷裂缝主要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均匀、土质松软以及回填土不密实、浸水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并且,在模板刚度不满足要求、模板支撑间距过大、底部松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沉陷裂缝,尤其在冬季,土体中含有冻土层,支撑在冻土中的模板在冻土化冻后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通常情况下,沉陷裂缝的主要形式是深进裂缝、贯穿性裂缝,裂缝的走向和沉陷关系比较密切,一般和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大的沉陷裂缝会出现错位,裂缝宽度一般和沉降量呈正比关系。但是,裂缝宽度不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地基变形稳定后,沉陷裂缝也会不断稳定。
2.3 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约7d。造成干缩裂缝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导致变形不同。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收缩量小的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合理控制水灰配比,预防干缩裂缝问题。
2.4 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主要是混凝土刚凝结时,受天气,如大风和高温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表层水分流失,混凝土体积收缩,造成建筑表面龟裂。
3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3.1 混凝土的运输及泵送
根据对建筑施工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可知,搅拌机运送混凝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可能会因外界因素而产生一定的变化,若变化十分明显可能会凝固,这时混凝土无法用于建筑施工中,若施工方还继续施工,会为建筑物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原因,包含混凝土材料质量、运送时间等,只有考虑到每个因素后制定有效的应对方式,才可有效加强混凝土材料质量。因此,施工人员要事先对混凝土展开充分搅拌工作,搅拌完毕后覆遮盖物遮盖处理,延缓混凝土水分流失。
3.2 混凝土施工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十分注意的一项工作是对混凝土施工要点展开控制工作。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混凝土维护工作,再而根据此次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特征制定出合理的混凝土比例,保障混凝土性能与施工标准相一致。此外,搅拌机工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借助精密的计算来加强混凝土质量。上述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要进行混凝土质量分层检测,只有不断加强混凝土质量、有效约束工人施工,才可明显加强各环节的施工质量。
3.3 钢纤维施工
混凝土施工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施工步骤,即钢纤维施工。进行钢纤维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进行实时监督并不断加强钢纤维施工质量,重点监督内容是混凝土搅拌和检修工作。为加强混凝土钢纤维分布合理性,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度符合施工标准。为进一步加强钢纤维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可通过抽查这一方式检查施工质量,进而保障钢纤维施工工艺和施工标准相一致。混凝土搅拌可选用湿拌和干拌中的一种。此外,工作人员需准确控制搅拌流程和时长。
3.4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时,施工人员需注意冷缝问题。一般,混凝土浇筑难以避免冷缝的产生。由于冷缝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求施工人员不断加强对冷缝的重视程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密实程度不足会产生很多冷缝问题。若人工展开振捣工作极其容易导致混凝土分布不均,进而产生相应的冷缝问题。目前,我国混凝土振捣工作多数选用机械展开。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要保障混凝土振捣时间科学、合理,以混凝土表面未产生浮浆和未下沉为衡量指标。借此能够有效加强混凝土浇筑质量,也可为建筑工作开展带来保障。
4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案例
4.1 案例背景简介
某民用住宅项目建筑面积4.5万m2,项目中包含高层住宅4栋,均为地下1层、地上22层。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耐火等级设计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Ⅶ度。本项目中涵盖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施工体量大,对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在水泥选型、原材料配比等方面。
4.2 质量控制方案
依照该项目建筑特点,在确定水泥材料时,首先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排除,尽可能使用强度在32.5#以上的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防控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泌水问题,并降低施工材料消耗。项目选用细度模数为2.4的中砂及配级碎石,考虑到后期混凝土运输及振捣作业要求,提高骨料粒径,以使混凝土强度达到高层建筑质量要求,同时控制混凝土水化及热缩反应程度。
在混凝土原材料中添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控制水化热,并提高材料间的粘合程度,确保混凝土抗渗性能、抗裂性能达标。施工过程,依照环境特点、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最终将混凝土材料的水泥、砂、石、水的配比确定为355:718:1123:204。经混凝土试块检验,该原材料配比方案产生的混凝土性能效果最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柱、梁等结构采用不同的浇筑方式。柱结构将浇筑点设置在柱顶位置,浇筑量达到50%后,开展混凝土振捣作业,然后完成剩余混凝土的浇筑。梁结构则依照一端向另一端的顺序,确保两端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前后合龙。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只有步步到位,才能更有效地加强建筑物质量。此外,施工人员不断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众所周知,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的具体质量会严重影响建筑物整体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断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柏军.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7(2):148+163.
[2] 李国宾.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10):193~194.
[3] 陈金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