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鑫
审结各类涉疫案件,办理各类涉疫情的公益诉讼,体现司法“热度”;杜绝“和稀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更细更实,体现司法“角度”;促进矛盾化解和司法和谐,体现司法“温度”。5月26日、27日,上海代表团代表热议“两高”工作报告,为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努力建言。
篇幅不长变化很大
“两高”工作报告实事求是,不强求篇幅长短,但内容上有很大变化,让代表们印象深刻。
“一些老问题,如执行难、超期羁押、司法不公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报告中有很多司法业务上的新做法和司法理念上的新思考。不仅讲具体工作、判断个案对错,更注重对整个社会的引导作用,让人眼前一亮。”寿子琪代表为报告点赞。
“人民群众关心什么就能得到及时回应。”张兆安代表举例说明,如法院及时严惩侮辱国旗国歌的犯罪,保护英烈权益;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公益诉讼。“人民群众需要什么都得到有力保障。”张兆安代表接着说,如法院加大对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和对非法集资犯罪方面的工作力度等。“人民群众期待什么都得到积极推进。”张兆安代表继续补充,如法院加强诉讼服务,以信息化手段推广网上立案、网上审理,方便群众诉讼。检察院对群众来信均在7日内告知“收到了、谁在办”。
“我感受到了两院建设‘平安中国的决心、维护‘和谐中国的爱心、服务‘创新中国的用心。”徐珏慧代表深有感触。
智慧司法建设走出新路
2019年,全国法院法官人均办案228件,同比增长13.4%。看到平均每位法官每个工作日要办完一件案件,代表们“很揪心”。
面对全球范围内案件持续较快增长趋势,中国法院要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推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互联网法院案件平均审理周期42天,比传统模式缩短57.1%。
去年参加了三级法院司法调研的金锋代表对智慧法庭印象深刻:“创新了办案程序,减少了申诉人的时间和精力,提升了司法能力,非常好。”
廖国勋代表建议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加快智慧法院、智慧检务建设,使人民群众更便捷顺畅地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陈力代表希望全国统筹智慧司法建设,推进现代科技手段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徐如俊代表认为要推动诉讼“网上办” “掌上办”,实现诉讼人“零跑腿”,推广区块链等技术与司法审判深入融合。
特殊保护更实更细
代表们在报告中欣喜地看到,最高人民检察院2018年就防治校園性侵发出第一号检察建议后,去年与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委共建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制度,把对孩子的保护做得更实、更细。
“保护未成年人关键在于早发现。”刘艳代表提出,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制度要明确评判标准,完善相关操作细则和程序;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要确定对未履行强制报告责任的追责,增加强制报告的免责事由和奖励措施;公安司法机关要进一步规范未成年人伤害事件的介入程序。
周燕芳、徐珏慧代表认为,应建立全国范围的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库和强制信息查询制度,推广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把有前科的人员阻挡在校门外,实现对未成年人保护关口前置。
曹立强代表建议严惩利用互联网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行为,净化传播内容和上网环境,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金融法院管辖布局
今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目前,金融案件、资本市场案件数大幅度提高,代表们认为,金融需要司法保障的需求空间很大。
信托、期货、债券等跨国、跨地区金融产品增多,陈鸣波代表建议“两高”深入研究此类案件,将其纳入法治框架。
“尽快对金融案件、资本市场案件的专业法院进行管辖布局。”刘新华代表认为,金融案件、资本市场案件专业性强,涉案金额大、取证难、冻结查封难,需要高新技术和专业技能的投入,以提高效能。他建议以上海金融法院为样本,在全国金融案件、资本市场案件较多的地方设立金融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