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气象档案数量较大、类型较多、利用面较广,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被多个部门所认识,各个部门不但需要原始记录档案,同时还要求提供很多的站点与年代长的信息加工产品。气象档案资源还没有及时开发,造成档案服务和社会需求矛盾凸显。所以,气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从以往的管理方式中解放出来,进行电子化与信息化的现代化管理优化发展。
关键词:气象;档案管理;优化;发展
伴随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气象档案管理不但是气象部门历史发展的凭证,同时还是气象事业发展与台站变迁的重要依据,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与建设,还有维护国家与单位等多方的利益发挥着重要的法律保护作用。因此,对气象档案管理优化发展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论述是很有必要的。
1 气象档案管理概述
气象档案就是说将气象部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构成的文件与录像、图表与盘片等多种资料加以存档,此乃气象部门的珍贵经验财富,其特征分别是统一性与区域性、时间性与持续性等,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表现。气象部门经过气象历史记录记载,于天气持续变化阶段汲取经验,精准预测气象变化。经过分析历史记录,同时拟定气象灾害预案。其是建立和谐社会不能够缺少的重要部分。
现如今,中国的气象档案管理大部分沿用的是以往的管理方式,就是采用纸质档案管理加以实现,并且会有一些电子档案与数字档案作为辅助。伴随时间的持续推移,不断涌现出很多的纸质文本,这部分文本必须要很大的库房才可以存储,同时也需要分配专业人员展开分类管理,为未来查询提供便捷。可是,在现实工作过程中,因为文本资源太多且比较复杂,倘若出现管理不当的问题就会造成文本资源很难查询,导致信息查询与咨询备受空间与地区等因素所限,文本信息共享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导致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将经济非因公增大。除了这些以外,因为档案管理传统方式工作任务繁重,所以档案收发与归档工作分别交给各个工作人员进行,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脱节的情况发生。
2 气象档案管理优化发展路径
2.1 加强气象档案职能部门管理意识,增加档案管理指导与培训力度
首先,因为气象档案管理对于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需要进一步意识到气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除去需要给予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投入以外,还应当增加对气象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与培训力度,这一环节是十分关键的。其次,需要增强所有职工对于气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价值较大的信息资料需要主动采集,避免随意丢弃。参与多种会议与培训班带回来的多种信息资料与活动材料等需要主动上交至各个单位档案室,避免占为己有,各个单位档案室同样应不定期或者定期上交信息资料与档案给档案馆。当构成了一套健全且完善的汇交于接收机制,才可以真正确保主要的档案实时收集,才可以推动档案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2.2 气象档案管理电子化与信息化
气象档案管理需要向着电子化方向发展,电子文件特征就是经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直接采用计算机展开拟稿,同时根据程序交给专业人员审核且定稿。电子文件一旦构成,就储存于信息数据库里面,在某种范围以内达到资源共享。除此以外,因为电子文件经过计算机展开处理与传递,所以在处理环节中可以添加画面与同期声,促使气象档案管理工作不但停滞于纸质文件上,能够更为生动且形象地掌握多种气象灾害,例如大雪与暴风来临的时候,经常伴随着7级以上的风,给行人与车辆出现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假设只从文字上来看,不具备渲染力,可是增加了画面与同期声,就可以还原当时的灾害情况,提高感染力,促使气象档案变得更直观化,为未来气象事业发展提供关键资料。其次,气象档案管理还需要具备大范围信息化,促使档案信息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等所限,于授权下获得综合共享。气象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构建专门的档案内部网站系统,将每次总结的档案使用计算机文件形式录入且经过编制气象档案名称对已经录入的档案加以分类,促使多种气象档案变得更加清晰。
2.3 气象档案检索工具标准化
气象档案馆管理的重要检索工具就是案卷目录,通常反映的是档案文献外部特点,而反映档案文献内容特点的检索工具,比如著录,其内容简单,不完善,同时因人而异,有着一定的主观性,对于检索效率影响较大。所以,需要主动推行气象档案管理检索工具标准化,此乃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检索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吸纳阶段需要加强档案著录格式标准化工作,需要严格根据档案著录要求展开著录。然后就是主题词标准化,加速计算机检索的速度,反映档案核心内容,促使气象档案在大范围以内可以获得有效的利用。最后,气象档案管理专业化术语应标准化,根本原因在于其是档案专业领域中得到共同语言且构建多项指标的基础。
2.4 强化档案业务人才队伍建设,合理挑选档案储存策略與架构
气象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体制变革乃业务优秀人才队伍转型的最佳契机,需要进一步思考到现代化业务建设阶段于系统构建完成以后的人才需要。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气象档案业务优秀人才队伍之中,不仅需要了解与掌握数据储存技术,拥有系统研发和运维能力的技术工作人员,同时还需要拥有档案员数据信息整合编辑经验,熟练使用多种载体长期安全储存技术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了解档案数据实体与多种类型用户的需求数据服务工作人员。其次,气象档案管理优化发展的难点就是储存技术改革创新速度快,气象档案载体对于软件与硬件设施依赖性强的基础之上,怎么确保数字档案长时间可读性。有效的解决思路就是挑选标准化的储存格式,挑选安全且稳定的储存设施,使用异地与异质等储存方式,不定期读取对载体与软件、硬件环境展开测试与读取。当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还有激素标准出现比较大的变化,需要在第一时间迁移数据,按照档案数据量与管理目的挑选储存技术与架构。
3 结束语
气象档案管理工作在发展阶段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气象档案的可行性与真实性,大大推动了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此次经过增强气象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推动气象档案管理建设和业务协调性发展,增加人员技术培训,研发气象档案管理资源等作了进一步讨论,目的在于促进气象档案管理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雯,王海军,曾涛.湖北数字气象档案管理RFID应用系统设计与应用[J].信息通信,2019(10):285-287.
[2]梁贞,贺琳为.探析大数据背景下气象档案管理问题[J].农家参谋,2019(15):113.
[3]王秋文,杨永杰.气象档案管理系统一体化的设计与实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4):56-57.
作者简介
李正堂(1986-),男,彝族,云南广南人,大学本科,助理馆员,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