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健箭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效率也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BIM技术,除了可以提升管理水平,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对建筑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概述BIM技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以及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主要手段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用
1 前言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始终不先进,建筑工程中没有普遍应用信息技术,这样就很难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BIM技术是尤为重要的。利用BIM技术可以采用数据模型数字化表达建筑工程,配合工程人员实施质量管理,防止出现信息孤岛的情况,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效率。
2 概述BIM技术
从某个角度来看,BIM技术属于建筑信息模型,其借助数字化仿真技术模拟建筑工程每个施工环节的有关信息,以获取真实信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完成运行、策划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并没有针对BIM技术编制应用规范。本文是站在美国规范的角度来分析BIM技术。BIM技术通常是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BIM技术是用数字的方式表达建筑工程的功能特性以及物理特性[1]。第二,BIM技术是共享资源库,其可以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及时向工程有关技术人员传递和分享。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每个利益单位、每个部门都能够利用优化信息以及提取信息等等,实现每个利益方和每个部门的相互协同作业,避免施工中利益方和部门之间出现纠纷。避免施工现场各工种、各设备和各机械之间产生彼此影响,尽量使施工人员正确认识施工规范以及设计图纸。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够利用3D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完善的2D模型信息资源库,利用资源库与3D平台让工程每个利益方、每个部门都迅速掌握工程的实际情况,借助共享平台以及决策平台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我国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起步迟,这也导致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还是采用其他国家的质量管理方式,然而效果不明显[2]。有些学者提出为了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规范化,需要利用质量管理制度实施质量管控。也有学者提出,将风险控制管理理论应用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可以减少风险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包含很多环节,很难有效管理所以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该确保质量管理方式符合项目的要求,这样才可以达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
4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主要手段
4.1 信息互用
就BIM技术来讲,其核心在于多D信息模型,建筑工程管理单位能够利用BIM技术建立的信息共享平台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获得工程每个环节每个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效率。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BIM技术的重要价值是信息互用,其主要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中部门和部门之间、系统和系统之间、各利益方之间的信息共享、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到多个方面,信息量相当大,种类多样化,信息来源途径相当广,信息系统无法彼此兼容共享,这就容易造成建筑工程参与方之间不很难彼此沟通信息,不利于促进工程施工进度,也无法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并且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在沟通交换中很有可能遗漏,导致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做相同的工作很多次,不利于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3]。并且BIM技术建立的信息共享功能实现工程数据交换格式的统一,工程各参与方与信息系统都采取相同的IFC格式,真正实现建筑工程不同信息系统、不同软件之间的彼此共享兼容。不管是质量管理人员还是工程技术人员,都能够在此BIM技术建立的信息系统中及时查询到所需的信息,而且查询的信息准确客观。结合BIM系统平台共享的信息高效做好工作后,在B共享系统中建筑工程所有参与方可以更新信息,将与施工有关的信息输进,向其他的成员全面客观地反映着各环节的实际施工情况,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将信息交换流失的不足得到解决,防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反复施工的问题,不仅提升工程施工质量,而且显著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4.2 多D模型
当前,我国利用BIM技术构建的多D模型有很多,比如:3D以及4D等等,这些模型受到普遍应用[4]。构建BIM多D信息模型,通常都是由优秀的工程师通过BIM核心软件构建多D信息模型,而且工程每个阶段、每个项目的模型进行整合,以形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功能运用基础和信息基础。相对于传统模型而言,BIM技术构建的多D信息模型可以为工程每个阶段、每个项目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而便于工程后期进行修改以及更新。其每个阶段。每个项目的信息交换格式都相同,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工程每个阶段。每个项目质量管理的信息沟通。BIM将工程每个项目、每个阶段构建的模型相结合,进而形成整体模型,每个模型系统彼此可以兼容共享,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模拟、同步以及关联等等,而且与其有关的其他阶段也必定发生变更。2D的坐标有长和宽,而3D模型的坐标有长、宽和高。
4.3 其他手段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手段除了包括以上两点,还有其他的手段,比如:可视化以及深化设计等等。而可视化重点是应用BIM浏览器,利用可视化现场来协调和管理控制工程施工,提高工程质量[5]。运用BIM技术搜集的每个环节信息,与BIM仿真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相结合,虚拟布置施工现场。并且BIM深化设计具有很多优势,采用BIM技术合计的图纸能够对工程真实模型进行模拟。工程竣工验收后。与模拟图基本相同。除此之外,将BIM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相结合,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整个变形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可以测量一些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达标。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者,在施工中仅仅使用两次三维激光扫描就能够获取关于工程的数据,然而向BIM系统输进数据,就能够直接生成工程的整体变形情况。将这些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幅度提升工程质量管理质量。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应用BIM技术,可以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结合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必须要积极应用BIM技术,这样对提高建筑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效率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瑛,张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 BIM 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20.
[2] 康渊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的有效应用[J].价值工程,2018(33):163165.
[3] 王宝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0):117118.
[4] 任海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37):145146.
[5] 胡文言,余涛,张莹.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8(27):2123.